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一、捉生活现象——激“情”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把数学和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服务。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时,可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中的电冰箱、电视机、音响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在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身高、学号,数一数居住的楼层、家里的人数等。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和处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倡导学生写“生活数学日记”,主题是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可从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如社会信息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合理使用压岁钱”、“我为学校设计跑道”、“测测旗杆有多高”、“你中头奖的可能有多大?”……这一篇篇数学小日记都在说明同一个事实:小作者对数学很感兴趣,他们有了数学意识,他们会自觉敏锐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捕捉生活问题。
二、循生活经验——导“学”
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教学的“灵魂”。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不少内容都是“旧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学习是把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进行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例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在体育比赛的记分板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机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
又如:教学“无限循环小数”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无限”和“循环”的意思,首先教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教师问:“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学生都说听过。教师就让学生一起接下去讲,学生接下去讲了好几遍,看看老师还不叫停,就不讲了,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讲了?”学生齐声回答:“讲不完的。”教师马上就揭示“无限”这个概念。然后教师再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一星期有几天?”“这7天是按什么规律出现的?”引导学生去感受现实生活,从中体会,一星期7天总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循环不断,再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现象,学生说出了如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经验,轻松地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概念。
三、设生活问题——促“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这成千上万个问题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的生活问题,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提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就一定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需求。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新课伊始就拿出红绿两支长短不同的铅笔让学生猜测“哪支比较长?”话音刚落,学生便好奇地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教师手里的铅笔,凭直觉猜起来。有的说红的长,有的说绿的长,还有的说一样长,情绪异常高涨,争论不休。我没有肯定哪一方,追问:“哪位同学能想个好办法,有根据地说出哪支长?”随即就有学生说,把两支铅笔的一端对齐,结果发现红的比较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我继续问道。全班学生沉思片刻,少数学生想到了用尺量。“那你知道长多少吗?”对我再一次的提问,学生愕然了,怎么比划也说不清楚。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长度单位便呼之欲出了。这样,随着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学生从没有科学的直觉猜测到有根据的比较,再到科学的用尺量,不知不觉已踏入了数学的大门。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联通:431900湖北省钟祥市实验小学)
一、捉生活现象——激“情”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把数学和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服务。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时,可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中的电冰箱、电视机、音响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在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身高、学号,数一数居住的楼层、家里的人数等。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和处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倡导学生写“生活数学日记”,主题是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可从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如社会信息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合理使用压岁钱”、“我为学校设计跑道”、“测测旗杆有多高”、“你中头奖的可能有多大?”……这一篇篇数学小日记都在说明同一个事实:小作者对数学很感兴趣,他们有了数学意识,他们会自觉敏锐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捕捉生活问题。
二、循生活经验——导“学”
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教学的“灵魂”。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不少内容都是“旧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学习是把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进行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例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在体育比赛的记分板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机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
又如:教学“无限循环小数”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无限”和“循环”的意思,首先教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教师问:“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学生都说听过。教师就让学生一起接下去讲,学生接下去讲了好几遍,看看老师还不叫停,就不讲了,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讲了?”学生齐声回答:“讲不完的。”教师马上就揭示“无限”这个概念。然后教师再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一星期有几天?”“这7天是按什么规律出现的?”引导学生去感受现实生活,从中体会,一星期7天总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循环不断,再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现象,学生说出了如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经验,轻松地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概念。
三、设生活问题——促“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这成千上万个问题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的生活问题,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提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就一定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需求。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新课伊始就拿出红绿两支长短不同的铅笔让学生猜测“哪支比较长?”话音刚落,学生便好奇地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教师手里的铅笔,凭直觉猜起来。有的说红的长,有的说绿的长,还有的说一样长,情绪异常高涨,争论不休。我没有肯定哪一方,追问:“哪位同学能想个好办法,有根据地说出哪支长?”随即就有学生说,把两支铅笔的一端对齐,结果发现红的比较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我继续问道。全班学生沉思片刻,少数学生想到了用尺量。“那你知道长多少吗?”对我再一次的提问,学生愕然了,怎么比划也说不清楚。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长度单位便呼之欲出了。这样,随着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学生从没有科学的直觉猜测到有根据的比较,再到科学的用尺量,不知不觉已踏入了数学的大门。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联通:431900湖北省钟祥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