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刚过,看到网络上这样一段话:“小时候的年,是爸买回来的肉,是妈给我做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溅的一挂小鞭儿。的确,小时候的年是内心期盼的,而现在的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却谁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当作白天的混乱。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现在的我们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看到这段话,不禁让我产生一连串疑问:“我的童年美好吗?”“如今的孩子的童年美好吗?”“到底什么是童年?”“孩子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童年?”在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中,我找到了答案。
留住童年本来的样子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于1982年出版发行,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孩童的世界已受到物质化社会的侵蚀。而中国当时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物质也相对匮乏,那时候,孩子们大多在一起游戏,与大自然接触更亲密,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可到了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尼尔的观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过年回家,才上幼儿园的妹妹拿我的手机拍照、发微信语音、看视频,其熟练度让我惊讶;上三年级的弟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网络上,孩子自拍的各种才艺展示视频让她们成为粉丝上万的“网红”。甚至连“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走秀都有了儿童版。这种儿童世界成人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孩子们越来越容易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与他人的交往和大自然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他们本该色彩斑斓的童年无形中被覆盖了一层世俗化的膜。儿童与成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和成人在趣味和风格上越来越融合一气。”
除了孩子被物质世界和海量信息催熟,还有被改变的亲子关系,现在很多父母自己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而为了不被打扰,甚至给孩子扔下一个手机或平板电脑,然后各得其乐。在当今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童年在异化,他们本应该在广阔的天地、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活力,然而,如今伴随他们的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数码设备,缺少与同伴和他人的交流。
我很认同巴金先生的观点:孩子应该有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小孩,有充分的时间去调皮捣蛋。孩提时代的快乐就在于自由的体验,如光着脚走路、玩泥巴等等,大人可能不喜欢,但对孩子却很有意义。一句话,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这是一位诗人说的话,多么简单明了而又富有哲理。一个快乐而纯粹的童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它能为孩子的心灵提供最初的滋养,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要警惕成人化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的教育要为了孩子的明天,更应为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今天。而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首先我们大人要改变自己,放下手机,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多让孩子与小伙伴们游戏、一起走进大自然,沐浴阳光雨露,与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做朋友;经常走入书本世界,而不是抱着手机、电脑乐此不疲……只有这样,孩子们的童年才会更健康,更充满向上的力量。
别做儿童化成人
《童年的消逝》中除了指出儿童成人化这一现象之外,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儿童化成人。乍一看似乎跟孩子无关,但细细想来,儿童化成人现象实际上是儿童成人化现象的一种后遗症:儿童过早融入成人世界,孩子只是表面的行为举止上显得成熟,而实际上,由于缺失了正常的与伙伴和大自然交流的过程,他们的心理缺乏自然发育的过程,其实并不成熟,甚至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他们长大后,心理年龄仍停留在较早的阶段。
而更令人擔忧的是,现在的社会环境还在助推儿童化成人的产生。一是媒体迎合年轻人的心理。打开手机、电脑,娱乐新闻往往占据很大版面,媒体迎合低龄化人群的兴趣取向,各种明星往往是很多年轻人关注的焦点。二是社会整体环境浮躁而焦虑。如今的关键词是“快”,每个人都怕被时代抛弃,许多人都处于焦虑之中,无法沉静下来。三是不阅读。如今很多人都沉溺于手机、电脑,快餐化浅阅读流行,很难静下心认真地读一本好书,而且这还导致许多人将自己封闭、孤立起来,更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育。
《童年的消逝》一书告诉我们,作为个体的童年当然在延续,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却在悄悄改变,然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用责任感和勇气去追寻童年最可贵的真善美和积极向上的元素。童年已逝,童真可存,但为成人,不可续稚。愿爱你所爱,行你所行,顺从己心,无问西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email protected]
看到这段话,不禁让我产生一连串疑问:“我的童年美好吗?”“如今的孩子的童年美好吗?”“到底什么是童年?”“孩子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童年?”在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中,我找到了答案。
留住童年本来的样子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于1982年出版发行,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孩童的世界已受到物质化社会的侵蚀。而中国当时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物质也相对匮乏,那时候,孩子们大多在一起游戏,与大自然接触更亲密,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可到了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尼尔的观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过年回家,才上幼儿园的妹妹拿我的手机拍照、发微信语音、看视频,其熟练度让我惊讶;上三年级的弟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网络上,孩子自拍的各种才艺展示视频让她们成为粉丝上万的“网红”。甚至连“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走秀都有了儿童版。这种儿童世界成人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孩子们越来越容易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与他人的交往和大自然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他们本该色彩斑斓的童年无形中被覆盖了一层世俗化的膜。儿童与成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和成人在趣味和风格上越来越融合一气。”
除了孩子被物质世界和海量信息催熟,还有被改变的亲子关系,现在很多父母自己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而为了不被打扰,甚至给孩子扔下一个手机或平板电脑,然后各得其乐。在当今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童年在异化,他们本应该在广阔的天地、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活力,然而,如今伴随他们的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数码设备,缺少与同伴和他人的交流。
我很认同巴金先生的观点:孩子应该有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小孩,有充分的时间去调皮捣蛋。孩提时代的快乐就在于自由的体验,如光着脚走路、玩泥巴等等,大人可能不喜欢,但对孩子却很有意义。一句话,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这是一位诗人说的话,多么简单明了而又富有哲理。一个快乐而纯粹的童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它能为孩子的心灵提供最初的滋养,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要警惕成人化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的教育要为了孩子的明天,更应为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今天。而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首先我们大人要改变自己,放下手机,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多让孩子与小伙伴们游戏、一起走进大自然,沐浴阳光雨露,与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做朋友;经常走入书本世界,而不是抱着手机、电脑乐此不疲……只有这样,孩子们的童年才会更健康,更充满向上的力量。
别做儿童化成人
《童年的消逝》中除了指出儿童成人化这一现象之外,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儿童化成人。乍一看似乎跟孩子无关,但细细想来,儿童化成人现象实际上是儿童成人化现象的一种后遗症:儿童过早融入成人世界,孩子只是表面的行为举止上显得成熟,而实际上,由于缺失了正常的与伙伴和大自然交流的过程,他们的心理缺乏自然发育的过程,其实并不成熟,甚至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他们长大后,心理年龄仍停留在较早的阶段。
而更令人擔忧的是,现在的社会环境还在助推儿童化成人的产生。一是媒体迎合年轻人的心理。打开手机、电脑,娱乐新闻往往占据很大版面,媒体迎合低龄化人群的兴趣取向,各种明星往往是很多年轻人关注的焦点。二是社会整体环境浮躁而焦虑。如今的关键词是“快”,每个人都怕被时代抛弃,许多人都处于焦虑之中,无法沉静下来。三是不阅读。如今很多人都沉溺于手机、电脑,快餐化浅阅读流行,很难静下心认真地读一本好书,而且这还导致许多人将自己封闭、孤立起来,更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育。
《童年的消逝》一书告诉我们,作为个体的童年当然在延续,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却在悄悄改变,然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用责任感和勇气去追寻童年最可贵的真善美和积极向上的元素。童年已逝,童真可存,但为成人,不可续稚。愿爱你所爱,行你所行,顺从己心,无问西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