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和内涵,并就如何实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及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以促进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生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对校企合作过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反过来,校企合作过程形成的文化因子又会作用于高职校园文化,进而巩固高职校园文化的传统特色,增强高职校园文化的竞争优势。
国内有研究者建立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共建、共用、共享制度,很多高职院校也建立了对外办学方面的各种机制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建立产学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以及订单培养、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机制,并对校企融合的文化建设制度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新形势下,探讨在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搞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已成为探索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的有效途径。从高职“学校文化”到“学校文化企业化”出发,就高职文化的本体性进行认知,这不仅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契合,而且能进一步彰显其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文化”的特质所在。下文就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就如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进行一番探索。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能够促使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引导教学与生产结合,共同培育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性。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的结合是在与时俱进、相互结合、共同培育高职生模式下进行的,其一开始就表现为相互融合,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学习氛围与企业文化相衔接,包括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
2.教学场景与企业场景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的教室、实训室、实验室、技术服务等教学场景与企业的车间、开发部、工程部等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下是一致的,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点与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一致,这就可以造就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与企业氛围相一致,使高职特色校企文化散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使高职生除了学习到专业知识外,还能学习到企业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
3. 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吻合。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计划要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紧密联系,主要做到以下五个吻合:(1)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相吻合;(2)企业及社会调查报告与专业设置相吻合;(3)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相吻合;(4)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吻合;(5)学生参与的项目与企业研发项目相吻合。
二、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 创新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校企合作沿着健康道路发展的必要保证,职教集团的建立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平台,通过建立职教集团的理事会制度,下设不同的委员会,分别开展各领域内的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职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工作研讨和人才招聘等内容制度化、常态化。校企合作委员会根据制订的制度,定期召开职教集团会议,共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实习资源等教学问题,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权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到以下两点:(1)在政府牵头下,企业全体员工要有共同为企业、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意识;(2)企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所有教学安排方面的意见。
2.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打破原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做法。学校不但要将原来优良的学习氛围、团结互助、刻苦学习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还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创新校园文化机制,从机制层面上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做到以下几点:(1)主动与企业联姻,院校领导要从理念上重视校园合作建设,真诚与企业合作;(2)制订相应的校企合作制度,将校企合作工作常态化;(3)在教室、实训室、实验室、实训车间等教学场所,宣传企业氛围,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断融合,使学生感染到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
3. 构建师生与企业技能人才的沟通平台。
针对校企合作,建立交流互动平台,主要就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专业知识、技术合作、人才共同培育方案等展开交流,做到实时沟通。沟通方式除了建立周会制、月会制、季会制及年会制以外,还可通过网络平台、E-mail、QQ等信息化工具进行。
4. 搭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学习环境。
(1)共建实训环境。实训是高职院校学生必然要参与的学习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途径之一。企业通过向学校提供实训设备、企业操作手册、各部门工作流程、企业管理知识等,将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带入学校。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铁路集团合作,企业向学院提供火车头和轨道等设备,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与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第六学期由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参与教学,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
(2)共建课程体系。学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当前的教学和实训条件,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共同进行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实践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估方法改进。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开发实验案例、编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实践教学环境。
(3)共享校企资源。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样,他们的图书资源、实验设备等有限,一般只限于本专业、本产业群的资源,且专业化程度较高。学校的实训室、图书馆、生产实训车间等资源较为丰富,对企业研究开发样品,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有较大的帮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开展资源共享对学校和企业有较大的益处:一是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师生展开技术交流和互动;二是学校师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校园内仿真企业现场,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技能水平提升。
三、如何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集中体现,其运作必须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定向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与职校生的实际有机结合等四个原则。
1. 校企合作是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
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是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企业的管理理念、职业道德等文化价值观有效注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中,让高职生长期熏陶在企业文化中,使高职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岗前适应期和过渡期,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得培养出来的“校园人”在走出校门后顺利转换为“企业人”。
2. 技术合作是特色校园文化的根本纽带。
将企业的项目带入学校,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和实训设备、场地及技术力量,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将校企合作捆绑在一起,使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企业技术合作可从委托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图纸整理、企业人员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进行,以真实的项目将学校与企业两个实体统一起来。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与企业的多方面沟通与合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合作学院,以教师命名的教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学生在校内的课余时间可以在教师工作室里进行企业项目的研发,在实训车间加工企业的产品;在校外,可以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文化和提高职业技能。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项目“珠三角地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GTXYZ1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18).
[2]沈小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化构建的探索——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校企文化融合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耿晓东,王庆报,吴晓飞,张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4]张祎,管中秋,庞海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生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对校企合作过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反过来,校企合作过程形成的文化因子又会作用于高职校园文化,进而巩固高职校园文化的传统特色,增强高职校园文化的竞争优势。
国内有研究者建立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共建、共用、共享制度,很多高职院校也建立了对外办学方面的各种机制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建立产学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以及订单培养、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机制,并对校企融合的文化建设制度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新形势下,探讨在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搞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已成为探索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的有效途径。从高职“学校文化”到“学校文化企业化”出发,就高职文化的本体性进行认知,这不仅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契合,而且能进一步彰显其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文化”的特质所在。下文就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就如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进行一番探索。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能够促使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引导教学与生产结合,共同培育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性。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的结合是在与时俱进、相互结合、共同培育高职生模式下进行的,其一开始就表现为相互融合,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学习氛围与企业文化相衔接,包括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
2.教学场景与企业场景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的教室、实训室、实验室、技术服务等教学场景与企业的车间、开发部、工程部等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下是一致的,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点与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一致,这就可以造就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与企业氛围相一致,使高职特色校企文化散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使高职生除了学习到专业知识外,还能学习到企业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
3. 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吻合。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计划要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紧密联系,主要做到以下五个吻合:(1)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相吻合;(2)企业及社会调查报告与专业设置相吻合;(3)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相吻合;(4)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吻合;(5)学生参与的项目与企业研发项目相吻合。
二、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 创新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校企合作沿着健康道路发展的必要保证,职教集团的建立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平台,通过建立职教集团的理事会制度,下设不同的委员会,分别开展各领域内的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职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工作研讨和人才招聘等内容制度化、常态化。校企合作委员会根据制订的制度,定期召开职教集团会议,共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实习资源等教学问题,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权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到以下两点:(1)在政府牵头下,企业全体员工要有共同为企业、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意识;(2)企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所有教学安排方面的意见。
2.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打破原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做法。学校不但要将原来优良的学习氛围、团结互助、刻苦学习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还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创新校园文化机制,从机制层面上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做到以下几点:(1)主动与企业联姻,院校领导要从理念上重视校园合作建设,真诚与企业合作;(2)制订相应的校企合作制度,将校企合作工作常态化;(3)在教室、实训室、实验室、实训车间等教学场所,宣传企业氛围,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断融合,使学生感染到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
3. 构建师生与企业技能人才的沟通平台。
针对校企合作,建立交流互动平台,主要就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专业知识、技术合作、人才共同培育方案等展开交流,做到实时沟通。沟通方式除了建立周会制、月会制、季会制及年会制以外,还可通过网络平台、E-mail、QQ等信息化工具进行。
4. 搭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学习环境。
(1)共建实训环境。实训是高职院校学生必然要参与的学习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途径之一。企业通过向学校提供实训设备、企业操作手册、各部门工作流程、企业管理知识等,将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带入学校。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铁路集团合作,企业向学院提供火车头和轨道等设备,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与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第六学期由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参与教学,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
(2)共建课程体系。学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当前的教学和实训条件,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共同进行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实践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估方法改进。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开发实验案例、编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实践教学环境。
(3)共享校企资源。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样,他们的图书资源、实验设备等有限,一般只限于本专业、本产业群的资源,且专业化程度较高。学校的实训室、图书馆、生产实训车间等资源较为丰富,对企业研究开发样品,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有较大的帮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开展资源共享对学校和企业有较大的益处:一是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师生展开技术交流和互动;二是学校师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校园内仿真企业现场,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技能水平提升。
三、如何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集中体现,其运作必须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定向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与职校生的实际有机结合等四个原则。
1. 校企合作是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
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是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企业的管理理念、职业道德等文化价值观有效注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中,让高职生长期熏陶在企业文化中,使高职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岗前适应期和过渡期,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得培养出来的“校园人”在走出校门后顺利转换为“企业人”。
2. 技术合作是特色校园文化的根本纽带。
将企业的项目带入学校,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和实训设备、场地及技术力量,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将校企合作捆绑在一起,使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企业技术合作可从委托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图纸整理、企业人员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进行,以真实的项目将学校与企业两个实体统一起来。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与企业的多方面沟通与合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合作学院,以教师命名的教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学生在校内的课余时间可以在教师工作室里进行企业项目的研发,在实训车间加工企业的产品;在校外,可以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文化和提高职业技能。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项目“珠三角地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GTXYZ1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18).
[2]沈小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化构建的探索——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校企文化融合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耿晓东,王庆报,吴晓飞,张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4]张祎,管中秋,庞海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