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簸箕是我国农村中普遍的农事器具,年代弥远,制作精良。本文以鲁西南地区的簸箕实际考察为基,查阅相关材料,集中分析了鲁西南地区簸箕产生、造型、制作及风俗等。在传统簸箕走向衰落的现当代,引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保护和重视。
【关键词】:鲁西南;簸箕;特征;技艺;手工
一、关于簸箕的历史记载及产生原因
簸箕是一种铲状器具,三面有沿,一边敞口,纯手工制作,用于收打粮食。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实用工具,使用历史悠久。北魏时代的大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中提到:“至秋,任为簸箕”①。唐代钟辂《前定录·刘逸》也提到:“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说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②。其实簸箕到底何时产生,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簸箕的产生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对其产生了决定性作用。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民们收获的粮食逐渐增多,为了可口的饭食,对粮食的纯净程度要求也相应提升,于是一种可以把粮食扬尘去皮、除掉杂质的农用器具应运而生,这就是簸箕。
鲁西南一带四季分明,本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加之本区地形较低,土壤较肥沃,适宜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粮食作物生长,这些条件为簸箕提供了可用武之地。另外这一区域属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区,低洼河滩地栽植了大量杞柳、紫穗槐、白腊条、桑树等灌木,这又为簸箕的产生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二、鲁西南簸箕的造型特征
鲁西南簸箕造型简单朴实,底面掌平、窝深,前面敞口,其余三面有边沿。这种形制的好处是不挥洒粮食,便于簸物。大簸箕和小簸箕形状都一样,前端是一条柳木板,谓之“舌头”,大簸箕舌头长度有1米左右,小簸箕舌头一般不到60厘米。舌头的作用一是固定整个簸箕的形制弧度,二是舌头类似于铲形,便于往簸箕内盛装粮食等物品。另外,从表面材料肌理上看,由于簸箕通常采用单一柳条按照重复规律编织,并且这些用于编织簸箕的柳条子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被编织以后其每一根条子呈现出的弧形突起组合在一起,这就使簸箕表面呈现的材料肌理有强烈的秩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强烈的材料肌理的美感。这种简单的重复营造出美感显示出一种简洁朴素之美。因为簸箕在功能上要求窝深、掌平,不撒粮食和簸物时易于倒出,其后部造型必然要求圆润饱满,而在制作时这一点又尤为重要,因与当地嫁女习俗相连,蕴含对未来生活圆满的寄托,故在编织过程中反复纠正其圆度,直到编织者满意为止。此外,由于簸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双手把握,并且其在地面上放置时必须平衡稳定,所以簸箕在平面上做成了对称的造型样式。总之,簸箕的整体造型呈现出圆润优美的线条和它的对称美都是简洁美,体现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实用、简约的朴素之美。
三、鲁西南簸箕的制作流程
对于簸箕標准的制作流程,至今仍没有一本书籍详细记载。其手艺是由祖辈一代代承袭而来。簸箕的制作程序虽不复杂,但也有一套基本的工序。据了解,编织簸箕大致分为以下五道工序:
1.备料。编织簸箕的条子是专门在田地里栽植的绵柳,一般都是在秋天收割。这种柳条子柔韧度高,易于加工。条子收割后剥皮,然后在密闭保持湿润的条件下储藏起来,一般放在地下窨子里,以备随时取用。待准备编簸箕时,提前从窨子里拿出数量大致相当的条子,先在大水缸里浸泡两到三个小时,然后拿出来裁剪;裁剪之后,一般还需要将条子再放回水缸浸泡两个小时才能达到需要的柔韧效果。
2.起脊。如同房子的屋脊一样,簸箕的脊是整张簸箕的对称轴。起脊时下面放一根小梁子,即量尺,目的是控制整张簸箕的大小,还能让簸箕中间的脊梁高起来,前面镶上舌头,然后沿着脊往里编放条子,向两边开始编。
3.结掌子。舌头镶好之后,沿着簸箕的脊梁向后编,这一过程工作内容较单一,就是一根根往里织条子。以柳条子为纬,以麻线为经,用麻线勒紧条子,形成平纹结构。这种编织方法便是在我国流传1000多年的“勒编”。直到把条子编成平整的簸箕片,这一工序算是完成。
4.结角子。又叫握簸箕,所谓结角子就是把簸箕片的左、右、后部用手握起来形成三道沿,使簸箕片由平面立体化。在结角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簸箕整体对称,正面掌平、窝深,又要坚固背面饱满圆润。
5.缠沿子。又叫缝沿,即把簸箕的三道沿用条子片包裹固定好,使沿子保持光滑不扎手,且美观简洁大方。所谓条子片,就是把柳条子沿竖截面一根劈成三根,由麻线固定在沿子上。如同结角子一样,缠沿子这道工序也是非常耗时,且技术含量要求高。
此外,编织簸箕还需要潮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一旦见风见光,柳条子就会变黑变干,柔韧性和色泽都变差。因此通常编簸箕都在地下挖地窑进行做工,鲁西南一带称簸箕窑为窨子。
四、簸箕使用风俗及衍生品的产生
簸箕作为一种流传千年历史悠久的农事器具,至今仍在沿用,必然与它的用途密不可分。不仅用来簸粮食,扬糠去皮,而且在民间婚丧嫁娶诸事中不可或缺。当地农村男子结婚前一天下午或晚上都要由其母亲带着到庙里去扫坛,扫坛一般都准备:烟酒、果品、小簸箕、小扫帚,祈告神灵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该娶媳妇儿成家了。然后,果品带回家里一部分让新郎吃,其余都留庙里。还有一般出嫁闺女的一方都把簸箕作为一件嫁妆随女子到男家,簸箕的饱满圆润寓意一对新人生活圆满如意;若是女方没陪嫁簸箕,一般婆婆就要在一年后给儿媳妇买簸箕和针线笸箩,寄托了对儿媳妇贤惠灵巧,居家过日子,多打粮食的美好祝愿。当然,在丧礼中,盖棺材盖时撒的粮食,一般都是孝家一手拿扫帚,一手持小簸箕,把粮食扫进簸箕里。
由此可见,簸箕确实在不少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但其主要功能基本上已被其衍生产品所取代。如今打场时,铁撮子延续了簸箕一面敞口,三面留沿的形制特征,用来往布袋里装粮食;木锨把粮食挥向空中,扬糠去皮效果比簸箕更好,可它前掌平,后头洼,仍然继承了簸箕不少形制特征。
结语:
簸箕历史久远,以其实用、简单、朴素的特性成為农村家庭必备的农事器具。但在现当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趋向衰落,簸箕已经渐渐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其似乎已经出现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而编织簸箕的这门手艺可能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失传,所以更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留存。
注释:
①贾思勰(北齐).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28
②钟辂(唐).前定录·刘逸,第1卷,中国知网
参考文献:
[1] 华觉明,李绵璐主编,王连海 著.中国手工艺·编织与扎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2] 陈露.从簸箕看中国民间器物的朴素之美[J].参花,2013(8)
[3] 陈传铮,侯宪起 主编.郓城县志[G].济南:山东人民印刷厂,1992
[4] 汴瑞鹤.簸箕[J].农村·农业·农民,2012(2):57
【关键词】:鲁西南;簸箕;特征;技艺;手工
一、关于簸箕的历史记载及产生原因
簸箕是一种铲状器具,三面有沿,一边敞口,纯手工制作,用于收打粮食。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实用工具,使用历史悠久。北魏时代的大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中提到:“至秋,任为簸箕”①。唐代钟辂《前定录·刘逸》也提到:“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说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②。其实簸箕到底何时产生,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簸箕的产生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对其产生了决定性作用。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民们收获的粮食逐渐增多,为了可口的饭食,对粮食的纯净程度要求也相应提升,于是一种可以把粮食扬尘去皮、除掉杂质的农用器具应运而生,这就是簸箕。
鲁西南一带四季分明,本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加之本区地形较低,土壤较肥沃,适宜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粮食作物生长,这些条件为簸箕提供了可用武之地。另外这一区域属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区,低洼河滩地栽植了大量杞柳、紫穗槐、白腊条、桑树等灌木,这又为簸箕的产生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二、鲁西南簸箕的造型特征
鲁西南簸箕造型简单朴实,底面掌平、窝深,前面敞口,其余三面有边沿。这种形制的好处是不挥洒粮食,便于簸物。大簸箕和小簸箕形状都一样,前端是一条柳木板,谓之“舌头”,大簸箕舌头长度有1米左右,小簸箕舌头一般不到60厘米。舌头的作用一是固定整个簸箕的形制弧度,二是舌头类似于铲形,便于往簸箕内盛装粮食等物品。另外,从表面材料肌理上看,由于簸箕通常采用单一柳条按照重复规律编织,并且这些用于编织簸箕的柳条子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被编织以后其每一根条子呈现出的弧形突起组合在一起,这就使簸箕表面呈现的材料肌理有强烈的秩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强烈的材料肌理的美感。这种简单的重复营造出美感显示出一种简洁朴素之美。因为簸箕在功能上要求窝深、掌平,不撒粮食和簸物时易于倒出,其后部造型必然要求圆润饱满,而在制作时这一点又尤为重要,因与当地嫁女习俗相连,蕴含对未来生活圆满的寄托,故在编织过程中反复纠正其圆度,直到编织者满意为止。此外,由于簸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双手把握,并且其在地面上放置时必须平衡稳定,所以簸箕在平面上做成了对称的造型样式。总之,簸箕的整体造型呈现出圆润优美的线条和它的对称美都是简洁美,体现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实用、简约的朴素之美。
三、鲁西南簸箕的制作流程
对于簸箕標准的制作流程,至今仍没有一本书籍详细记载。其手艺是由祖辈一代代承袭而来。簸箕的制作程序虽不复杂,但也有一套基本的工序。据了解,编织簸箕大致分为以下五道工序:
1.备料。编织簸箕的条子是专门在田地里栽植的绵柳,一般都是在秋天收割。这种柳条子柔韧度高,易于加工。条子收割后剥皮,然后在密闭保持湿润的条件下储藏起来,一般放在地下窨子里,以备随时取用。待准备编簸箕时,提前从窨子里拿出数量大致相当的条子,先在大水缸里浸泡两到三个小时,然后拿出来裁剪;裁剪之后,一般还需要将条子再放回水缸浸泡两个小时才能达到需要的柔韧效果。
2.起脊。如同房子的屋脊一样,簸箕的脊是整张簸箕的对称轴。起脊时下面放一根小梁子,即量尺,目的是控制整张簸箕的大小,还能让簸箕中间的脊梁高起来,前面镶上舌头,然后沿着脊往里编放条子,向两边开始编。
3.结掌子。舌头镶好之后,沿着簸箕的脊梁向后编,这一过程工作内容较单一,就是一根根往里织条子。以柳条子为纬,以麻线为经,用麻线勒紧条子,形成平纹结构。这种编织方法便是在我国流传1000多年的“勒编”。直到把条子编成平整的簸箕片,这一工序算是完成。
4.结角子。又叫握簸箕,所谓结角子就是把簸箕片的左、右、后部用手握起来形成三道沿,使簸箕片由平面立体化。在结角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簸箕整体对称,正面掌平、窝深,又要坚固背面饱满圆润。
5.缠沿子。又叫缝沿,即把簸箕的三道沿用条子片包裹固定好,使沿子保持光滑不扎手,且美观简洁大方。所谓条子片,就是把柳条子沿竖截面一根劈成三根,由麻线固定在沿子上。如同结角子一样,缠沿子这道工序也是非常耗时,且技术含量要求高。
此外,编织簸箕还需要潮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一旦见风见光,柳条子就会变黑变干,柔韧性和色泽都变差。因此通常编簸箕都在地下挖地窑进行做工,鲁西南一带称簸箕窑为窨子。
四、簸箕使用风俗及衍生品的产生
簸箕作为一种流传千年历史悠久的农事器具,至今仍在沿用,必然与它的用途密不可分。不仅用来簸粮食,扬糠去皮,而且在民间婚丧嫁娶诸事中不可或缺。当地农村男子结婚前一天下午或晚上都要由其母亲带着到庙里去扫坛,扫坛一般都准备:烟酒、果品、小簸箕、小扫帚,祈告神灵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该娶媳妇儿成家了。然后,果品带回家里一部分让新郎吃,其余都留庙里。还有一般出嫁闺女的一方都把簸箕作为一件嫁妆随女子到男家,簸箕的饱满圆润寓意一对新人生活圆满如意;若是女方没陪嫁簸箕,一般婆婆就要在一年后给儿媳妇买簸箕和针线笸箩,寄托了对儿媳妇贤惠灵巧,居家过日子,多打粮食的美好祝愿。当然,在丧礼中,盖棺材盖时撒的粮食,一般都是孝家一手拿扫帚,一手持小簸箕,把粮食扫进簸箕里。
由此可见,簸箕确实在不少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但其主要功能基本上已被其衍生产品所取代。如今打场时,铁撮子延续了簸箕一面敞口,三面留沿的形制特征,用来往布袋里装粮食;木锨把粮食挥向空中,扬糠去皮效果比簸箕更好,可它前掌平,后头洼,仍然继承了簸箕不少形制特征。
结语:
簸箕历史久远,以其实用、简单、朴素的特性成為农村家庭必备的农事器具。但在现当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趋向衰落,簸箕已经渐渐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其似乎已经出现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而编织簸箕的这门手艺可能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失传,所以更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留存。
注释:
①贾思勰(北齐).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28
②钟辂(唐).前定录·刘逸,第1卷,中国知网
参考文献:
[1] 华觉明,李绵璐主编,王连海 著.中国手工艺·编织与扎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2] 陈露.从簸箕看中国民间器物的朴素之美[J].参花,2013(8)
[3] 陈传铮,侯宪起 主编.郓城县志[G].济南:山东人民印刷厂,1992
[4] 汴瑞鹤.簸箕[J].农村·农业·农民,201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