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了解学生,辅导学习技艺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后辅导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沟通师生情感、实行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技能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对课内教学的适应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辅导要求。
  我现在所带的一年一班共有22人,学习数学的情况来看,大约有5人左右能力较强,基础较好;10人左右属于中等生,基础题一般能胜任,而对于中高档难度的题比较吃力;还有7人左右的学生基础较差,基础题有时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些困难。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在课堂教学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全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新知识,一般来说,新课的教学内容均相对基础,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达到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基础差点的学生有些困难,在课堂上分层教学可以略有体现,比如在课堂练习中就可以对优生和差生进行分层训练和分层引导。我的课堂教学均立足于中差生, 整节课下来,这部分人对当堂内容基本都能掌握。而优生能力的培养和差生基础的落实,仅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后分层辅导实现培优转差。
  一、课后辅导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第一,通过课后辅导了解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难懂的地方,对教参中所说的难点问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通过课后辅导了解学生的水平,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老师的备课、讲课起到指导作用。 刚工作的时候,就听很多老师说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只有知道学生是怎么想才能教好他们。但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很难想象学生会怎么想那些问题,总觉得那么简单的问题,套公式或者照猫画虎不就行了吗?怎么就学不会呢?通过学生来问问题,我们就会逐渐熟悉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了学生的认识盲点,从而在备课中细致准备,在讲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讲通讲透。
  第三,通过课后辅导可以拉近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你。我们都有十几年的学生经历,有这样的体验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听她的课,从而喜欢她所教的科目,所谓“爱屋及乌”吧,可见“喜欢”是学好一门课的前提,而学生只有熟悉你、了解你,才会喜欢你。
  第四,通过课后辅导可以面对面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是对概念理解错误、是计算能力上的问题,还是解题不规范、缺乏逻辑性等问题。这样当面提出就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及时改正,能力也迅速获得提高从中进一步体会到问老师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二、要使辅导达到理想的效果,老师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对差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差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差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差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差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给差生补课时,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第二,对于中等生抓好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多给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因此课后要积极引导学生打破“最近发展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建立新的“最近发展区”。比如给学生介绍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按波利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去寻找解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必将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而且养成了有益的思维习惯。
  第三,对于优生提出一些灵活性更强,难度稍大的问题,让优生钻研,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注重数学技能的培养,系统的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安排变式训练,拓展拔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之,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课后辅导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们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方法,而且重要的是有一种不怕吃苦,甘愿奉献的耐心。
其他文献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当无法用语言表达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时,非语言交际可以突破语言的局限,实现更好地交流。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是一个具有现实的课题,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方式之一。  课堂教学是一种交际行为,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语言交际行为,二是非言语交际行为。  一、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非语言交际指交际者用身体的
期刊
在新课程历史课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提问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师问生答方式,而是师生间或生生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良好思维品质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活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教师在备课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掌握好问题设计的策略,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
期刊
一、利用“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自主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直接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教材》中实验内容在呈现形式上,与旧教材不同的是已经没有单独列出的实验课,实验内容是以分散的形式分布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
期刊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和他的社会环境的联系和不可分离性。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是,离不开社会语言情景。所以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离不开社会语言情景。所以人们常说“在国内学习三年英语,不如到国外去学三个月。”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的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
期刊
胡晓明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教育如此美丽的定义让我钦佩并憧憬,可是长期的基层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遇到的情况常常不是如此美妙的。今天的时代、社会、家庭、经济、文化的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心理成长的复杂性,确实很难准确把握,我最大的困惑是作为教育者很难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学生的内心,深刻理解他们想
期刊
通过对中小学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重要的,同时又是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是机械记忆和解题训练加黑板上令人昏昏欲睡的讲解,数学只给我们压力,不给我们魅力。正是因为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识,研究数学美就变得尤为重要,数学美可以使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一、有关数学美的引入  没有一门学科像数学那样,在大家的心目中其重要性和亲近性竟产生这么大的分歧,一方面,所有的中小
期刊
谭丽碧  所谓“8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有人说:“在20世纪里,60后的人是‘头低头’,崇尚实干;70后的人是‘背靠背’,看重责任;80后的人则是‘脸贴脸’,以快乐为导向,要有自己的空间,做喜欢做的事情,还要工作得愉快,要有成就感。进而,刚走上三尺讲台的“80后”教师,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逐渐成了小学青年教师的主力军,并且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于是,培养“
期刊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因而,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对基础教育学科中的语文科而言,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引起广大语文教育者的关注,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以下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开展启发诱导的教学活动,以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览语文教
期刊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阅读是写话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写话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写话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这就是我们的长青话题——“读写结合”,也就是阅读与写话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低段学生写话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
期刊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的教育活动非常丰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具有其独特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而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首先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就凸显在我们面前。本文着力于陶行知的乡村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