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晓明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教育如此美丽的定义让我钦佩并憧憬,可是长期的基层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遇到的情况常常不是如此美妙的。今天的时代、社会、家庭、经济、文化的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心理成长的复杂性,确实很难准确把握,我最大的困惑是作为教育者很难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学生的内心,深刻理解他们想什么,要什么,更难于走进他们的内心,触及他们的灵魂,使教育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庞大和复杂的课题,我仅就二十年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简单思考总结如下:
一、着眼问题出现的客观必然,激发教育学生的热情和智慧
学生有问题向我求助,甚至有时家长向我求助如何与孩子沟通,我视之为对我的最大信任,内心里感到神圣。我欢迎学生向我展现问题,甚至欢迎学生有问题,因为从我的角度,正好藉此更加了解学生内心,以便采取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从学生的角度,正是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出现小问题如同患感冒,既可以“排毒”,又可以增加免疫力。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教师的职业态度应该向医生学习:老师常常对问题学生感到头疼甚至厌烦,虽然出于职业责任和职业操守,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但终究心里是不愿意更多去面对的;而医生面对成千上万的病人,常常接诊久治不愈的、反复发作的病人,他们不会说也不会想:‘真烦人,怎么又是你,怎么又生病了呢,怎么就治不完了呢?’事实还恰恰相反,他们以得到病人信任为快乐,以治愈疑难杂症为荣耀。
在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还有一个被共同默认的事实:就是我们通常对学习好的学生非常好,而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够好,而学生毕业离校以后,往往是学习好的孩子认为成功是靠自己优秀赢得的,对老师不够感恩,而当年学习不好的孩子却常常感念老师曾经对他的管理、教育、不放弃,对老师很感恩,这样看起来,老师常常对将来对自己不够好的学生足够好,而对将来对自己足够好的学生不够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不会认为学生犯错误、出问题有多不应该,多可恶,相反我们就会更理解学生,更包容学生。
教育需要耐心,爱心,这来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尤其是对问题学生的的理解,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正常的,但问题厌恶心理常常使我们的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措施不够恰当有力,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泰戈尔说过:“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学生往往是在不断解决自己问题中成长和成熟的,教师也是在成功地解决学生问题中不断成长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学生,感谢他们出现的种种问题给了我们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二、科学创设教育情境,巧妙化解教育对抗
教育是农业,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工业,需要规范生产。高一入学班主任会上,我讲过:“做人的工作难,做未成年人的工作尤其难,做准成年人的工作难上加难,因为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独立的意识和观念,而这些却又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所以我们在做高中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切中关键。”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具有人性,在教育中传递智慧、传递文化,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懂得做人的道理,获得处事的智慧,不断完善人格。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三、借助生动鲜活的案例,立足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管,更需要理,一方面通过制度、纪律的约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调理达到更加深入灵魂的教育效果。和孩子相处的原则,我借用宋哲元将军的话:“不说狠话,不做软事。”“不说狠话”就是越生气越要控制自己表达得体,不要说过头话,过激话,以免弄到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不做软事”就是在事关原则的时候,情理分清,寸步不让,毫无商量余地。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至于完善。”面对学生在成长中出现问题,教育并不都是唇枪舌剑,暴风疾雨式的批评,也可以是在和风细雨中的交谈中,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使其进行自我认知选择,从而水到渠成完成教育,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发展地看待学生的是非,有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世界
我曾经这样概括夫妻间的是与非:第一阶段以己为是,以对方为非,凡事要争个是非短长,谁对谁错,用自己的“是”去矫正同化对方的“非”;第二阶段吵得很烦,争得很累,没精力没心情去争那个是与非,懒得去分辩谁是谁非;第三阶段历经交锋之后,静下心来反思,蓦然发现夫妻间本不存在是与非,也说不清谁是谁非,曾经自以为的“是”可能是“非”,曾经以为对方的“非”也可能是“是”。其实师生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形势不断变化,社会日趋复杂,是非评判的标准和角度多元化,而且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作为老师一直奉行的“是”在学生看来未必很“是”,甚至很“非”,退一步讲,如果学生被学校培养教育得像老师期望的那样,被家庭培养教育得像他的父母一般,未必就能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是有老话说过“乖孩子没出息”吗?鹅卵石被人把玩,不就是因为没有棱角吗?我们的学生身上最多不过小是小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但应当原谅,甚至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的勇气和思维,因为未来非常需要这种勇气和思维所带来的创造力。教育者的作用正如父母带儿童过马路,不可能永远牵着孩子的手走,必须放开孩子自己走,当然父母要不远不近地守望着,危险的时候能够拉得住。
教育不是真空,教育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社会现实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不可回避,教育中引入社会现实问题甚至矛盾冲突,使学生直面生活现实,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从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教育如此美丽的定义让我钦佩并憧憬,可是长期的基层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遇到的情况常常不是如此美妙的。今天的时代、社会、家庭、经济、文化的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心理成长的复杂性,确实很难准确把握,我最大的困惑是作为教育者很难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学生的内心,深刻理解他们想什么,要什么,更难于走进他们的内心,触及他们的灵魂,使教育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庞大和复杂的课题,我仅就二十年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简单思考总结如下:
一、着眼问题出现的客观必然,激发教育学生的热情和智慧
学生有问题向我求助,甚至有时家长向我求助如何与孩子沟通,我视之为对我的最大信任,内心里感到神圣。我欢迎学生向我展现问题,甚至欢迎学生有问题,因为从我的角度,正好藉此更加了解学生内心,以便采取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从学生的角度,正是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出现小问题如同患感冒,既可以“排毒”,又可以增加免疫力。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教师的职业态度应该向医生学习:老师常常对问题学生感到头疼甚至厌烦,虽然出于职业责任和职业操守,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但终究心里是不愿意更多去面对的;而医生面对成千上万的病人,常常接诊久治不愈的、反复发作的病人,他们不会说也不会想:‘真烦人,怎么又是你,怎么又生病了呢,怎么就治不完了呢?’事实还恰恰相反,他们以得到病人信任为快乐,以治愈疑难杂症为荣耀。
在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还有一个被共同默认的事实:就是我们通常对学习好的学生非常好,而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够好,而学生毕业离校以后,往往是学习好的孩子认为成功是靠自己优秀赢得的,对老师不够感恩,而当年学习不好的孩子却常常感念老师曾经对他的管理、教育、不放弃,对老师很感恩,这样看起来,老师常常对将来对自己不够好的学生足够好,而对将来对自己足够好的学生不够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不会认为学生犯错误、出问题有多不应该,多可恶,相反我们就会更理解学生,更包容学生。
教育需要耐心,爱心,这来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尤其是对问题学生的的理解,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正常的,但问题厌恶心理常常使我们的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措施不够恰当有力,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泰戈尔说过:“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学生往往是在不断解决自己问题中成长和成熟的,教师也是在成功地解决学生问题中不断成长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学生,感谢他们出现的种种问题给了我们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二、科学创设教育情境,巧妙化解教育对抗
教育是农业,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工业,需要规范生产。高一入学班主任会上,我讲过:“做人的工作难,做未成年人的工作尤其难,做准成年人的工作难上加难,因为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独立的意识和观念,而这些却又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所以我们在做高中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切中关键。”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具有人性,在教育中传递智慧、传递文化,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懂得做人的道理,获得处事的智慧,不断完善人格。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三、借助生动鲜活的案例,立足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管,更需要理,一方面通过制度、纪律的约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调理达到更加深入灵魂的教育效果。和孩子相处的原则,我借用宋哲元将军的话:“不说狠话,不做软事。”“不说狠话”就是越生气越要控制自己表达得体,不要说过头话,过激话,以免弄到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不做软事”就是在事关原则的时候,情理分清,寸步不让,毫无商量余地。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至于完善。”面对学生在成长中出现问题,教育并不都是唇枪舌剑,暴风疾雨式的批评,也可以是在和风细雨中的交谈中,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使其进行自我认知选择,从而水到渠成完成教育,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发展地看待学生的是非,有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世界
我曾经这样概括夫妻间的是与非:第一阶段以己为是,以对方为非,凡事要争个是非短长,谁对谁错,用自己的“是”去矫正同化对方的“非”;第二阶段吵得很烦,争得很累,没精力没心情去争那个是与非,懒得去分辩谁是谁非;第三阶段历经交锋之后,静下心来反思,蓦然发现夫妻间本不存在是与非,也说不清谁是谁非,曾经自以为的“是”可能是“非”,曾经以为对方的“非”也可能是“是”。其实师生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形势不断变化,社会日趋复杂,是非评判的标准和角度多元化,而且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作为老师一直奉行的“是”在学生看来未必很“是”,甚至很“非”,退一步讲,如果学生被学校培养教育得像老师期望的那样,被家庭培养教育得像他的父母一般,未必就能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是有老话说过“乖孩子没出息”吗?鹅卵石被人把玩,不就是因为没有棱角吗?我们的学生身上最多不过小是小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但应当原谅,甚至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的勇气和思维,因为未来非常需要这种勇气和思维所带来的创造力。教育者的作用正如父母带儿童过马路,不可能永远牵着孩子的手走,必须放开孩子自己走,当然父母要不远不近地守望着,危险的时候能够拉得住。
教育不是真空,教育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社会现实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不可回避,教育中引入社会现实问题甚至矛盾冲突,使学生直面生活现实,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从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