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精彩语文课堂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小学各年段阅读教学中必须达到的目标。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则很值得探讨。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提高朗读指导的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反思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以及一些观摩课上,笔者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一些弊病,比较常见的有: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读破句; “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轻重不分,过于平淡……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无法与文字进行深入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有碍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針对朗读时存在的种种弊病,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发现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问的太多,课堂上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提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疏通课文情节的需要。课文分析完了课也上完了。由于问题过于琐碎,就导致了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于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有的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所以课堂上设计的一些朗读只是随意性的“滥读”。
  3. 指导无方,效率不高
  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语言的情境和情感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指导中都要考虑真实表现语言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仍然是上面的案例,执教着似乎就没有考虑语言情境,也没有考虑语言情感。
  二、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几点方法
  既然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感悟文意,揣摩语言,发展思维,熏陶品格。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范读引领,感染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语气,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2.依据文体,调弦定音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读,让学生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通过读文本理解所包含的内涵,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文而异,采取不同朗读方式,不同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认知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可靠选择,结合实例说明提炼关键词、迁移类比、列表比较、扩展引申和构建知识结构等认知策略对高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效课堂的建设与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实践与探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首先,构建高效课堂有利于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感悟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清醒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乐学,使学生健康积极发展,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是高效课堂的探
幼儿阶段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同时幼儿的心理健康又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主要也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而展开的。如果在幼儿时期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或
从关注高职学生职业性发展、拓宽就业面和提高就业力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改革,以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为载体,构建“锥形”课程模式。它是以工作体系为建构视阈,以“就业有优势,择业有
【摘 要】十八大以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在是一句口号,人民满意,教师的教学成绩是关键,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是一线教师几十年不变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五步教学步骤“引、动、展、评、考”在我校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做一次初浅的探讨与论证,提供给一线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课堂 教学成绩 教学步骤 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  高考改革的号角吹响多年,多种评价机制也初步形成,但是主要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核心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借助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概念预习、形成概念网络、深化概念巩固,从而让学生的概念学习
新课程教学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要求每个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也应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长达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知识,练就过硬是我综合本领,在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探索实践,让学生得到锻炼。在新课政探究实践教学活动中,我结合教学改革要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
论文从师专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建构一个客观、科学的力学实验课程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普通物理力学实验课结构模式以及普通力学实验四模块考核评价体系。
以"神经调节"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主张以"生物学的3个核心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以"践行STSE理念"为基本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开设的新型课程。我们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探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