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的课堂多以教师传授知识、讲授教材为主,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农村学生生活单一,见识少,锻炼的机会不多,造成了学生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制约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学生上课质疑解疑的能力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发言;有些学生即使发言,也是词不达意,声音极轻,没有自信;有些学生干脆是“金口”难开。对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在交流、在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在主观上产生“我要说”的愿望,在逐步掌握了说的技巧后,进而达到“我会说”的目的。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学;语文课程
一、巧设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就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激励学生发现美,唤醒学生的至真至善,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设计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奥,但一定要既照顾到孩子的认知规律,又照顾到文本的特点,为这节课播下一颗舒适的种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自问、互问外,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提出一些有效的、学生没有想到却应该了解的问题是必需的。因此,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又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质疑的问题一定要是真问题,要有目的,要贴近文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弹性,不能回答的问题可留为课外思考,给学生留有悬念。
问题不在多,而在精。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切记不要喧宾夺主。
二、会听
听是说的基础。要想会说,就要养成多听、爱听、会听的习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能专心听教师讲话,而且还要做到认真、耐心地听同学讲话。听后学生要对讲话者的内容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多听故事、听广播、听别人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提炼、积淀,就会逐渐形成语言智慧的源泉,从而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说
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只有多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要想尽一切方法,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
1.带学生走进生活。根据课程需要,带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观察、体验、欣赏、调查,以获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五组课文前,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现草的力量、花的勇气,体会生命的美好和意义。这样学生学习这组课文的时候,因为有了在大自然中的体验,语言便会伴随着情感而迅速地组合提炼,表达起来也会显得具体生动流畅。还可以由家长带孩子去游览动物园、参观博物馆、购物等,由教师带领学生采访、调查,学习与人交流的方法,培养说的能力。
2.采取适当的方法。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话,我们可以采用一放、二教、三激、四诱、五逼的方法。一放,就是放任学生说。他们可以说得不好,也可以说得不对,甚至可以吹牛、胡猜,只要不带脏话、不讽刺挖苦,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从而让学生有胆去说。二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示范,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条理。有计划地渗透说的方法,教给学生说话的技巧,例如语言表述时的节奏、语速、语气变化等。三激,就是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避短就优,适度激励、表扬,还可以用“激将法”,使学生乐于说。四诱,就是让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浅的问题,接着就这个问题引出下个问题,一步步诱导学生答出较难问题,并适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五逼,就是对那些不愿答题的学生提出要求,一节课必须答出一个问题,否则会得到惩罚,逼他们发言,并告诉他们只要敢回答,他就是最棒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被教师“逼”上“说径”。通过这五步走的方法,学生变得都敢说、都能说了,而且也越来越想说、越来越会说了。
四、多读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在课内加强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进行训练,最简单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喜欢读课外书,这些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语言流畅,思维活跃;也有些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这就使他们与人交流时说了上句没下句,造成语塞,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两类学生除了先天素质差别之外,更主要说明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善于做好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如:有的课文需要了解作者生平、与本文有关的人物事件等,教师要扮演好辅助角色,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途径和来源,材料的取舍最好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读、分析、与人交流等自己解决。又如节选的课文,教师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全文;课内选了某作家的文章,课外可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课内选了某作家的作品,课外可指导学生读另一作家的同名作品。教师平时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阅读的小技巧,鼓励学生借阅图书(学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备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说话练习、写作练习等),积极开展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选、评价。
五、多背
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在于日久天长的积累。其主要方法是靠熟读和背诵。从古到今,教者都很重视这些,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背诵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比如多背诗词、名言警句、精彩段落等,它们的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如背得多了,情感上就会受到滋润、熏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丰富而生动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的背诵能力提供展示的舞台,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朗诵比赛、分类古诗词谚语闯关、知识竞赛等。
六、会编善写
会编善写是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标志。建议学生养成会编善写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梦写下来,编下去,这对提高学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童话故事——没有结尾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并根据故事情节续写。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别饿坏了那匹马》《两小儿辩日》等,让学生在写、演的同时,激发创造力,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经历了前期大量细致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将逐渐实现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转变的飞跃。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宜急功近利,需循序渐进。教师要因时、因人调节自己的指导方法,还要善于总结和分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只要有无比的教育热忱,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有负责任的态度,有一往无前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研究一定会蒸蒸日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学;语文课程
一、巧设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就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激励学生发现美,唤醒学生的至真至善,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设计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奥,但一定要既照顾到孩子的认知规律,又照顾到文本的特点,为这节课播下一颗舒适的种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自问、互问外,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提出一些有效的、学生没有想到却应该了解的问题是必需的。因此,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又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质疑的问题一定要是真问题,要有目的,要贴近文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弹性,不能回答的问题可留为课外思考,给学生留有悬念。
问题不在多,而在精。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切记不要喧宾夺主。
二、会听
听是说的基础。要想会说,就要养成多听、爱听、会听的习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能专心听教师讲话,而且还要做到认真、耐心地听同学讲话。听后学生要对讲话者的内容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多听故事、听广播、听别人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提炼、积淀,就会逐渐形成语言智慧的源泉,从而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说
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只有多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要想尽一切方法,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
1.带学生走进生活。根据课程需要,带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观察、体验、欣赏、调查,以获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五组课文前,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现草的力量、花的勇气,体会生命的美好和意义。这样学生学习这组课文的时候,因为有了在大自然中的体验,语言便会伴随着情感而迅速地组合提炼,表达起来也会显得具体生动流畅。还可以由家长带孩子去游览动物园、参观博物馆、购物等,由教师带领学生采访、调查,学习与人交流的方法,培养说的能力。
2.采取适当的方法。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话,我们可以采用一放、二教、三激、四诱、五逼的方法。一放,就是放任学生说。他们可以说得不好,也可以说得不对,甚至可以吹牛、胡猜,只要不带脏话、不讽刺挖苦,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从而让学生有胆去说。二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示范,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条理。有计划地渗透说的方法,教给学生说话的技巧,例如语言表述时的节奏、语速、语气变化等。三激,就是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避短就优,适度激励、表扬,还可以用“激将法”,使学生乐于说。四诱,就是让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浅的问题,接着就这个问题引出下个问题,一步步诱导学生答出较难问题,并适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五逼,就是对那些不愿答题的学生提出要求,一节课必须答出一个问题,否则会得到惩罚,逼他们发言,并告诉他们只要敢回答,他就是最棒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被教师“逼”上“说径”。通过这五步走的方法,学生变得都敢说、都能说了,而且也越来越想说、越来越会说了。
四、多读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在课内加强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进行训练,最简单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喜欢读课外书,这些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语言流畅,思维活跃;也有些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这就使他们与人交流时说了上句没下句,造成语塞,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两类学生除了先天素质差别之外,更主要说明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善于做好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如:有的课文需要了解作者生平、与本文有关的人物事件等,教师要扮演好辅助角色,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途径和来源,材料的取舍最好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读、分析、与人交流等自己解决。又如节选的课文,教师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全文;课内选了某作家的文章,课外可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课内选了某作家的作品,课外可指导学生读另一作家的同名作品。教师平时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阅读的小技巧,鼓励学生借阅图书(学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备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说话练习、写作练习等),积极开展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选、评价。
五、多背
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在于日久天长的积累。其主要方法是靠熟读和背诵。从古到今,教者都很重视这些,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背诵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比如多背诗词、名言警句、精彩段落等,它们的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如背得多了,情感上就会受到滋润、熏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丰富而生动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的背诵能力提供展示的舞台,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朗诵比赛、分类古诗词谚语闯关、知识竞赛等。
六、会编善写
会编善写是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标志。建议学生养成会编善写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梦写下来,编下去,这对提高学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童话故事——没有结尾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并根据故事情节续写。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别饿坏了那匹马》《两小儿辩日》等,让学生在写、演的同时,激发创造力,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经历了前期大量细致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将逐渐实现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转变的飞跃。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宜急功近利,需循序渐进。教师要因时、因人调节自己的指导方法,还要善于总结和分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只要有无比的教育热忱,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有负责任的态度,有一往无前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研究一定会蒸蒸日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