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选取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和术后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传统修补术;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3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选取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伴有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3.1±5.9)岁。观察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2.9±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后,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方切口2厘米,逐层切开,使疝囊充分暴露,测量疝环的大小,回纳疝内的容物,使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修补,术后进行都要常规注射抗生素。
1.2.2观察组患者
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方切口2厘米,切断腹外斜肌腱后,保护患者的神经血管,游离疝囊以及精索。止血后,将锥形网塞置入疝环内,同时用可吸收线进行固定。精索后置入网形补片,内侧使用可吸收线,外侧使用单丝聚丙烯滑线,在网片内侧端固定时,要让边缘超过耻骨结节处1-2厘米,以免补片太小,导致术后复发率增高,最后关闭切口[1]。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1-2个月,医院安排专门的调查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督促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2]。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 )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腹股沟疝一般分为直疝、斜疝和股疝,其中斜疝最常见,发生率占腹股沟疝发生率的95%,并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手术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一般会在发现腹股沟区域有包块或者身体有不明疼痛的时候去医院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和临床症状,诊断为腹股沟疝,但是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都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腹股沟区有病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36例患者的病情有两个共同点:患者仰卧的时候,都可以自行还纳腹腔;疝内容物的体积较小,病情和腹腔的距离较近。由于病变不严重,并且对周围神经和肠管功能的刺激比较轻微,这可能是腹股沟疝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原因,再加上多数腹股沟疝患者都是男性,且年纪较大,腹壁张力比较低以及肥胖等原因,经常会干扰医生的诊断,忽视了腹股沟区的病变和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作为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因为腹横筋膜胶原纤维代谢异常、腹壁薄弱、解剖缺陷,再加上腹股沟生理性内环关闭、内环括约肌机理障碍等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等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腹壁低于负压失衡。传统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组织的强行缝合,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斜疝修补术术后患者复发率约为15%左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左右[3],并且患者在手术后也会出现长期的局部不适感或者疼痛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无张力修补术是以人体腹股沟生理解剖结果为基础,修补时可以对合正常解剖层次,并且切口没有任何张力,從而保持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满足患者生理功能和解剖的需要。
本次研究选取3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和术后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郁.段绍斌.于亮.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63-64.
[2]李丙锋.善释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在120例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77-1678.
[3]葛永.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6):76-77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选取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和术后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传统修补术;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3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选取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伴有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3.1±5.9)岁。观察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2.9±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后,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方切口2厘米,逐层切开,使疝囊充分暴露,测量疝环的大小,回纳疝内的容物,使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修补,术后进行都要常规注射抗生素。
1.2.2观察组患者
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方切口2厘米,切断腹外斜肌腱后,保护患者的神经血管,游离疝囊以及精索。止血后,将锥形网塞置入疝环内,同时用可吸收线进行固定。精索后置入网形补片,内侧使用可吸收线,外侧使用单丝聚丙烯滑线,在网片内侧端固定时,要让边缘超过耻骨结节处1-2厘米,以免补片太小,导致术后复发率增高,最后关闭切口[1]。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1-2个月,医院安排专门的调查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督促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2]。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 )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腹股沟疝一般分为直疝、斜疝和股疝,其中斜疝最常见,发生率占腹股沟疝发生率的95%,并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手术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一般会在发现腹股沟区域有包块或者身体有不明疼痛的时候去医院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和临床症状,诊断为腹股沟疝,但是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都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腹股沟区有病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36例患者的病情有两个共同点:患者仰卧的时候,都可以自行还纳腹腔;疝内容物的体积较小,病情和腹腔的距离较近。由于病变不严重,并且对周围神经和肠管功能的刺激比较轻微,这可能是腹股沟疝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原因,再加上多数腹股沟疝患者都是男性,且年纪较大,腹壁张力比较低以及肥胖等原因,经常会干扰医生的诊断,忽视了腹股沟区的病变和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作为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因为腹横筋膜胶原纤维代谢异常、腹壁薄弱、解剖缺陷,再加上腹股沟生理性内环关闭、内环括约肌机理障碍等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等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腹壁低于负压失衡。传统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组织的强行缝合,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斜疝修补术术后患者复发率约为15%左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左右[3],并且患者在手术后也会出现长期的局部不适感或者疼痛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无张力修补术是以人体腹股沟生理解剖结果为基础,修补时可以对合正常解剖层次,并且切口没有任何张力,從而保持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满足患者生理功能和解剖的需要。
本次研究选取3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和术后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郁.段绍斌.于亮.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63-64.
[2]李丙锋.善释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在120例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77-1678.
[3]葛永.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