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是现实的数学课堂往往比较沉闷、呆板。究其原因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呆板。那数学课堂应如何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
  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吸引,学习上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我们在创设快乐教学情境时,要掌握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真实、优美、和谐的氛围,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教学方式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能集中注意力, 就能愿意学、主动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产生厌烦感,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学生爱听故事,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情感也容易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同时可让孩子事先排练个小短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学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帮助理解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上下一个对着一个地摆。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4 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上《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我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张正方形、长方形和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纸,小棒等学习材料”,教学时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看能折出什么图形?从而认识了三角形。接着再让学生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纸拼一拼,又能拼出什么图形?从中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认识了这两个图形后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这两个图形。这一教学过程注重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折一折,拼一拼,围一围,摆一摆,画一画,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都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在一个愉悦的氛围内学习,有效的进行了课堂教学。
  5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夸”能使孩子变“好”,“激”能使“水跃”。学生在学习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信任、理解和认可,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鼓励、肯定,这种欲望正是他们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这时老师积极的评价、表扬对调动学生的情感有着重要作用。老师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会意的点头,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使学生久久不忘,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积极投入学习中。正因为如此,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你真棒!”“相信你能做好。”“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简短的话语,在学生的心里就像注入了兴奋剂,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倍增,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深刻。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你认为他的做法好吗?请你谈一谈看法。”经过锻炼,学生能正确的评价他人、评价自己,从而相信他人,相信自己。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各种各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无味”变“乐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教学中必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种种新形象。”因此,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素质,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创新思维简述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主动寻找新颖的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对应的是习惯性思维。即一种已经被形成定势的思维模式。在小学教育过
期刊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初中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陈蓓营指出: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教师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上规定的内容”上。虽然音乐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乐音知识、技能技巧。但关键是,首先要使学生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要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快乐的去学习、有感受的去学习。而教师只不过是知识
期刊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作者看来,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1
期刊
【摘 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育要体现时代需要,要把握时代特征;对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健全的价值观,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创造意识和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合作能力。班主任运用民主的原则来管理班集体事务,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就可以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师生、生生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构建一个
期刊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1 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  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期刊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体现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倡导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1 数学必须回到生活  数学是一门非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新课程理念注重让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各有特点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爱上生物课,积极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 ,才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学生克服困难、变苦为乐的内驱力,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贯穿于
期刊
数学教学中存在一普遍现象令数学教师感到疑惑,那就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从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何很好地调动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教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家长都希望
期刊
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认识练习的功能,把握练习设计的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练习的功能  1.1教学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专门用来进行练习的“练习课”(课型)自不必说,即便是“新授课”也要安排各种性质的练习。新授前组织基本功练习或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