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方面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了主体的适应性与社会性,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喜欢程度,它包括认知和感情两个成分。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一群有治国安邦才能的人,是中国日后的顶梁柱,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综述通过对主观幸福的定义、特点、结构进行了梳理,并介绍其影响因素,旨在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提高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影响因素
1前言
拥有幸福感是我们普遍所追求的目标,幸福感是一种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意义性的心理感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而逐渐加深。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对幸福感的研究,我国开始进行这项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晚于西方,且我国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实从90年代开始,本文概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特点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同时就如何提高幸福感提出相应的策略。
2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2.1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主观幸福感即幸福感,从字面上讲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从学术上讲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气愤、悲伤等)两方面。
2.2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其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主观性。对幸福感的评价完全依赖个体的标准,是否感到幸福都由评价者自己的主观所决定,不受外人的影响,是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的标准来评估的。
第二: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态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是人们长期的一种状态,不会轻易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整体性。这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是对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3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1主观因素
(1)人格因素: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不同的人格会有不同的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朱文国研究表明,与优胜型人格相比自卑型人格觉得自己更加不幸福,外向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内向型,人格稳定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人格不稳定的大学生。
(2)自我概念因素: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自我概念总分显著正相关。李榨山研究表明,生理自我对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B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对正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心理自我、自我批评对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3)自我价值感因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多会产生积极情绪,对生活更满意:相反,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产生消极情绪,对生活满意程度低,多会对生活抱怨。
(4)自尊因素:自尊会导致幸福感。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张雯、郑日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但并非高自尊感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低自尊感意味着低幸福感。只能说是大多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呈正相关,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意识、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
(5)归因方式因素:它指的是人们在处理问题,解决事情时倾向于用哪种方法,哪种理解方式。大学生的不同归因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当大学生对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原因剖析时,一味强调外在因素,责怪于外部环境、不可控环境,这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比较高;相反,一味强调内在因素,责怪于内部环境、可控环境,这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比较低了。
(6)态度因素:一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处事有积极态度的大学生主观性感会比较高,对生活缺乏自信,以消极的态度、消极的情绪对待生活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会比较低。
3.2客观因素
(1)学习因素:有一些学者认为,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突出,经常受到老师、家长喜爱和表扬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高,而那些在学习上不上进,整天游手好闲,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严厉训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就较低了。当然还有些学者则认为学习的好与坏不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这主要还是看大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不大。
(2)社会支持因素:大多数研究成果都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支持包括:来自母亲的支持、来自父亲的支持、来自老师的支持、来自同性朋友的支持、来自异性朋友的支持等,这些不同来源的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同性的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
(3)心理调节因素:一般来说,具有较强心理调节能力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铰调节能力差的大学生高。
(4)经济状况因素:这是一个比较实在的因素,家庭条件好的,富裕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会较高。。佟月华研究表明,有些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总体学生的平均值。这当然只是一般条件下,并不是绝对的。
(5)人际关系因素:大学生中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性、异性朋友多的比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学生要更具有主观幸福感。郑雪、严标宾和张灵等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4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4.1提高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多阅读书籍,多参加活动,多思考,多交流,提高自己在人际关系、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方面的能力。只有如此,遇事才能做到不慌乱,才能正确的调整心态,充满自信,自然而然的就能提高主观幸福感。
4.2指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指导他们科学的调整情绪,教授他们调节情绪的好的方法,可以按时进行心理测试,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情绪上的辅导,倡导大学生多参加积极有意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4.3教育大学生有正确的主观幸福感: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大学生,在背后大力支持大学生做有价值的事情,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主观幸福感,在生活中尽量给他们为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支持。
结束语
写此文旨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作为我们国家日后的顶梁柱,要有积极情绪,要对生活有较高的满足感,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生活,更幸福、更阳光的成长,日后为我们中国尽力。
参考文献:
[1] 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
[2] 胡燕红 代琼琼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2,3(1)
[3] 王慧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2012,4(13)
[4] 张雯 郑日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 张涛、王瑞杰、景建民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经济师》,2008(12)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影响因素
1前言
拥有幸福感是我们普遍所追求的目标,幸福感是一种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意义性的心理感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而逐渐加深。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对幸福感的研究,我国开始进行这项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晚于西方,且我国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实从90年代开始,本文概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特点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同时就如何提高幸福感提出相应的策略。
2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2.1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主观幸福感即幸福感,从字面上讲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从学术上讲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气愤、悲伤等)两方面。
2.2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其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主观性。对幸福感的评价完全依赖个体的标准,是否感到幸福都由评价者自己的主观所决定,不受外人的影响,是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的标准来评估的。
第二: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态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是人们长期的一种状态,不会轻易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整体性。这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是对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3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1主观因素
(1)人格因素: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不同的人格会有不同的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朱文国研究表明,与优胜型人格相比自卑型人格觉得自己更加不幸福,外向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内向型,人格稳定的大学生幸福感高于人格不稳定的大学生。
(2)自我概念因素: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自我概念总分显著正相关。李榨山研究表明,生理自我对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B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对正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心理自我、自我批评对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3)自我价值感因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多会产生积极情绪,对生活更满意:相反,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产生消极情绪,对生活满意程度低,多会对生活抱怨。
(4)自尊因素:自尊会导致幸福感。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张雯、郑日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但并非高自尊感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低自尊感意味着低幸福感。只能说是大多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呈正相关,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意识、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
(5)归因方式因素:它指的是人们在处理问题,解决事情时倾向于用哪种方法,哪种理解方式。大学生的不同归因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当大学生对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原因剖析时,一味强调外在因素,责怪于外部环境、不可控环境,这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比较高;相反,一味强调内在因素,责怪于内部环境、可控环境,这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比较低了。
(6)态度因素:一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处事有积极态度的大学生主观性感会比较高,对生活缺乏自信,以消极的态度、消极的情绪对待生活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会比较低。
3.2客观因素
(1)学习因素:有一些学者认为,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突出,经常受到老师、家长喜爱和表扬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高,而那些在学习上不上进,整天游手好闲,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严厉训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就较低了。当然还有些学者则认为学习的好与坏不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这主要还是看大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不大。
(2)社会支持因素:大多数研究成果都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支持包括:来自母亲的支持、来自父亲的支持、来自老师的支持、来自同性朋友的支持、来自异性朋友的支持等,这些不同来源的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同性的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
(3)心理调节因素:一般来说,具有较强心理调节能力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铰调节能力差的大学生高。
(4)经济状况因素:这是一个比较实在的因素,家庭条件好的,富裕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会较高。。佟月华研究表明,有些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总体学生的平均值。这当然只是一般条件下,并不是绝对的。
(5)人际关系因素:大学生中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性、异性朋友多的比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学生要更具有主观幸福感。郑雪、严标宾和张灵等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4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4.1提高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多阅读书籍,多参加活动,多思考,多交流,提高自己在人际关系、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方面的能力。只有如此,遇事才能做到不慌乱,才能正确的调整心态,充满自信,自然而然的就能提高主观幸福感。
4.2指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指导他们科学的调整情绪,教授他们调节情绪的好的方法,可以按时进行心理测试,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情绪上的辅导,倡导大学生多参加积极有意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4.3教育大学生有正确的主观幸福感: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大学生,在背后大力支持大学生做有价值的事情,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主观幸福感,在生活中尽量给他们为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支持。
结束语
写此文旨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作为我们国家日后的顶梁柱,要有积极情绪,要对生活有较高的满足感,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生活,更幸福、更阳光的成长,日后为我们中国尽力。
参考文献:
[1] 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
[2] 胡燕红 代琼琼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2,3(1)
[3] 王慧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2012,4(13)
[4] 张雯 郑日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 张涛、王瑞杰、景建民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经济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