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的本义指供食用的动物肉。“今天买点肉吃。”都是指猪肉,这是词义的缩小。
  小时候走亲戚基本都是为了吃点好的,特别要吃肉,俗话说:走亲戚不吃肉,不如在家受。当然“受”有受苦受罪的意思。如果你在亲戚家过一段时间,基本模式是:第一天吃好的,最后准备回家那天,亲戚去街上买点肉,因为小孩回家,家长都会问:在亲戚家吃什么呀。最后一顿吃肉,小孩回家都能记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村两个男孩,小亮和小刚,都十二三岁,小亮的姐姐结婚不久,小刚是他家门旁的,平时关系不错,农村一个庄上的不是本家就是亲戚。小亮准备去姐姐家,小刚跟着一起去。
  姐姐家并不富裕,看到弟弟和邻居小弟一起来,连忙凑点钱去街上买点猪肉。长时间没吃到肉的孩子,一点也不知道客气,天性完全展示出来。吃饭时两个孩子专门挑肉吃,总共肉也不多,一会就被他们吃得差不多了,就在一大盆菜里翻找。只见小亮眼如铜铃,拿着筷子肆意地在菜里翻腾着,要是在家,父母的筷子早抡到手上了,可今天不会,在姐姐家,姐姐不会说,姐夫不好意思说。小刚也毫不示弱,完全把自己看作主人了,和小刚一起在菜里翻找,终于找到一块,两人同时下筷子,谁也不让谁,且嘴里说着:“这块是我找到的!”姐姐觉得很尴尬,无奈拿刀把一块肉切成两块。回家的路上,两人还争着说那块肉是自己先找到的,直到小亮发出狠话:“下次我坚决不带你到我姐姐家,在我姐姐家还和我争。”不过,物质的贫乏并没有影响两个人后来的感情。
  大林从小喜欢吃肉,因为是长房长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给他先吃。一个冬天的午后,家里买了一块猪大油,母亲准备把猪油炸下,肉孜用来和菜做成馅,包饼吃。大家都知道,下面条炒干饭放点猪油都特别香,肉孜和菜包饼非常的美味。正在玩耍的大林看到家长提着猪大油,以為是肉,跟前跟后要吃肉,母亲在炸油,他就趴在锅边,后来炸好油,父亲把肉孜盛给他吃,他竟然吃了一碗,四五岁的孩子吃伤了,听说后来很长时间不要吃肉了。当然,肉孜刚出锅撒点白糖,适当地吃一些,那绝对是人间美味。
  八十年代初期,李家庄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小宝,生病在家,十一二岁姐姐照顾他,父母在地里干农活,小男孩对姐姐说:“大姐,你能不能做点好吃的给我?”姐姐说:“你想吃什么?菜地里有的,我就弄给你吃。”弟弟说:“大姐,菜里有梅豆,你就用梅豆兑瘦肉,少少地弄一碗给我吃吧。”这可难为姐姐了,梅豆有,瘦肉没有呀。
  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有个男子,四十多岁,瘦瘦的,喜欢吃肉,特别是糖肉(糖肉指的是五花肉煮熟后切块,放油加冰糖融化,放入切好的肉炒成糖色,加水和冰糖大火烧开,再小火炖煮,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红枣)。一次到亲戚家出喜礼,自己特别想吃肉,看别人没吃,不好意思。巧了,同桌上一个大哥特别喜欢喝酒,没人陪,没有理由一个人喝酒。其他人看出苗头,起哄:“你们两个人,一人喝酒,一人吃肉,如何?你吃一块肉,他喝一杯酒。”此言正合他们的意思,于是就开始了,他吃一块肉,他喝一杯酒,边吃边喝边吵,引得别桌的人过来看热闹,“看二层不怕波大”,有人把邻桌子的糖肉也端过来了,这位肉吃不少,那位酒也喝很多,两人走路歪歪扭扭。有人说:“喜酒喜酒,歪歪扭扭啊。”主家高兴,客人舒心。
  九十年代生活条件已经很好,有一次我在街上买了一块肉,母亲用马铃薯兑肉烧,还放粉条,特别好吃,马铃薯面面的,肉香香的,最后吃的是粉条。我跟母亲说:“妈妈,粉条也很好吃。”“肉兑什么不好吃啊?”哦,原来肉兑什么都好吃,特别是有肥有瘦的猪肉兑梅豆、豆角、马铃薯、干豆角、萝卜、大白菜,都好吃。
  前天看到邻居家的梅豆长势好,我说:“梅豆兑猪肉烧好吃。”他说:“猪肉兑什么不好吃啊。”
  刘水芹:耕耘在黑土地的园丁,爱与儿童在一起。喜欢读书,文章散见各类报刊。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记忆的春风里,时时飘旋着一只滴溜溜打转的皮囊,是那种橄榄状尖尖的、以一根根细亮的长丝悠悠地悬挂在杨树或柳树上、终生躲藏在叶子和丝粘织成坚韧如皮的小巢里、自以为聪明的小虫。我至今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打小只管它叫皮虫。  皮虫乌溜溜肥嘟嘟的,个头、长相酷似蚕虫,习性也相似,能吐丝,以树叶为食。所不同的是它一生都蜗牛般包藏在那只黑褐色的皮囊里,负着它啃食树叶,吃饱了就将自己用那根细细的长丝悬吊在树枝上
期刊
秋风吹雨,一夜新凉,立秋,暑热退,凉寒起,天之别调。《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暑气收敛,草木萧落,庄稼成熟。  立秋了,随着节气的转变,人也变得清爽起来了。立秋是秋天在打鼓,鼓声响起,秋天渐次登场,踏进了一片清凉的世界。古有迎秋仪式,举行祭祀,巡游,接秋,喜迎丰收的到来。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欢喜的牵牛用喇叭广播着秋的消息,清风拂面,温润带雨,神清气爽扑面而来。秋雨在
期刊
新中国成立前,二舅從老家来蚌埠投靠我们。父亲看他无业,就花钱让他去学手艺,学什么呢?他愿去学皮匠。学了半年,父亲又为他制了一副皮匠担子,买了三张牛皮,他就上街开业了。生意还算凑合,起码可以养得起自己和舅母了。  二舅是个很有趣的人,会讲故事说笑话,还会教我猜谜语,比如他让我猜两个字:“少一笔能领雄兵百万,多一笔能教弟子三千”。我那时肚里没几滴墨水,使劲猜也猜不出来。他告诉我前一句谜底是老师的“师”
期刊
河南东部太康县一隅的王坟村。  1978年,隆冬的下午。宽阔干涸的河床两侧,大片的盐碱地如打了霜似的泛着一层白光。远处,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枯草透着的全是死气。  王坟村村西人气少。偶有热闹,便是东边几个村子里有人死了送村西的荒滩上埋葬时,会响起一阵凄婉的唢呐声。  可这一年的冬天完全不同,腊月初,每天下午都会从村西口涌出一群人来。头里的一个拄拐老头,快收缩成了人干,要是不拄拐,一阵风可以把他刮跑。头
期刊
喜欢雨滴由来已久。我喜欢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观察不同的雨滴。譬如梅花萼下的雨滴,像一盏盏晶莹剔透的小灯笼,昭示着春天的来临,照亮着春天的前程。芭蕉叶上的雨滴,像水晶般透明的复眼,它们环视周遭,洞察幽微,映像宏观大千。透过雨滴,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热烈浪漫,秋天的沉静喜悦,冬天的韬光养晦。  我最喜欢夏天的雨滴,硕大饱满,充满张力与活力,落物有声,噼里啪啦,尤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期刊
不知为什么,小时候一心想逃离的乡村,现在竟是我们时时牵挂、常常相聚的所在。只要有假期,大家必聚,平时隔三岔五也总能找个由头回家聚聚。今年端午节放假前两天,大家就互约时间。端午节当天一大早,弟弟就打来电话,催我们快起床,早点出发。  到家时,哥哥嫂子在堂屋里包饺子,漏筛里包好的饺子一圈一圈的,个个咧着嘴。父亲正往灶膛里添着柴,大锅里红烧肉香味四溢,母亲在煤气灶上炒螺蛳,一派忙碌。弟弟看着说,还是在家
期刊
二姐越来越像个诗人,尽管她一字不識。  一次,我们来到一个红绿灯前,那是二姐第一次遭遇红绿灯。我们的方向亮起了红灯,我停了下来,另外一个路人也停住了。二姐扭头看了看,继续往前行,好在这时没有车辆通行。事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停下来。她说:你们都停下来让我走,我为什么要停下来?连那个不认识的人都那么懂礼貌。我又好气又好笑,给她普及了一点交通常识。  那天,二姐把她家的小黑带了过来。她要出一趟远门,晚上不
期刊
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
期刊
母亲从没念过书,她一生仅认得一个字,那就是父亲的姓氏“王”字。  那天下班,我把新收到的样刊带回家,母亲刚好也在。于是,我翻开书,找到我写父亲的那页指给母亲看,篇首有编辑设计的图案,半棵光秃秃的杨树萧瑟在寒风里,旁边画着一个低着头弓着背的枯瘦的中年男人。我拿手指点住图案对母亲说:“这配图代表父亲只活了半辈子,和他一生的艰难困苦。”母亲“哦”了一声,把书拿了过去。我便钻进厨房做晚饭去了。  待我把饭
期刊
1  一座石桥横跨小河两岸,清亮的河水在桥下哗哗地流淌,像顽皮的孩子扑腾着浅浅的浪花。扎西村主任把车停在坝子上,我随他下了车。这是在海拔3600米的四川甘孜州色达县杨各乡,一个叫上甲斗村的高原藏寨。  走在桥上,暖暖的阳光荡漾在水面上。这条小河的水面并不宽,却很长很长,像一条蜿蜒曲折的狭径。它从高高的雪山上流下来,在三面青山的夹缝中奔突,像一匹烈性的野马觅路跃越,流过宽阔的河谷和原野,傍依村舍田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