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杠杆,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可谓是教育扶贫的第一站,关于到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本文梳理国内外贫困生教育,阐述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
目前关于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学界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高校精准扶贫等视角,进行全方位探讨,这对我国推进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研究
教育精神扶贫段从宇通过元教育视角的分析,统合厘定教育精准扶贫内涵,他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固有功能在扶贫领域的延伸与扩展是一种针对贫困人群人力资本增值、思想观念塑造、生产技能提升的综合性的教育治贫活动”。[1]张翔给出“针对不同贫困人口,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2]的教育精准扶贫概念表述。代蕊教授认为:“针对不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不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运用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技能,以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3]
(二)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的研究
学界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探讨“百家争鸣”。段从宇从横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纵向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探究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1]赵红霞认为:尊重教育规律和教育改革的自身需求,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准扶贫科学体系。[4]王嘉毅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需做到改革创新、特殊扶持、突出重点、确保精确、自立自强、讲究方式。
(三)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教育在助力国家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学界对“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关注度越来越高。李芳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的AGIL模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框架,明晰发展目标,确立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精准扶贫思路,有效整合资源,构建以协调有效为重点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持续推动扶贫制度执行,形成连贯有序的推动体系。[5]罗玉华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进行分层分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6]。
(四)关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
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是贫困群体接收教育的首选,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因而近年来学界对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关注度非常高。陆颖认为,职业教育可以帮助贫困个体获得经济型资本收益、符号性资本收益及缄默性资本收益,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直接性、发展性和补偿性扶贫。[7]唐智杉认为,通过政府对农村职校发展的制度化保障以重构学校社会资本,促进学校内部社会资本再生产,扩展学校外部社会资本,内外部社会资本互动、融合与共生。程华东,刘堃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的实践为案例,通过对三螺旋理论的深化和扩展,构建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教育精准扶贫新范式,即四螺旋模型,为高校推进智力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在地方落地生根,助力地方脱贫致富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国外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的研究
国外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教育学家更关注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提高贫困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能力贫困研究。阿玛蒂亚·森认为,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舒尔茨认为,影响人的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的自身素质。OECD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实现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的目标,进而为战胜贫困提供帮助。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穷人独特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产生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在贫困环境中被“代代相传”形成恶性循环。国外的研究为我国学者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现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关于高校教育扶贫模式的研究对象多停留在公办本科院校的贫困生上,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殊群体的相关研究甚少。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民办高校学生贫富差距较大,同时贫困生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如何引导和教育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更缺乏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探讨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培养问题,因此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分层分级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进行扶志、扶智、扶学教育精准扶贫,构建民办高校贫困生“五导”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段从宇,伊继东.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要素及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8(5):23.
[2] 张翔.集中连片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7(1):24.
[3] 代蕊.教育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7):9.
[4] 赵红霞.致贫理论视域下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9(2):93.
[5] 李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模式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9(2):118.
[6] 罗玉华.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2):59.
[7] 唐智彬.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校地协同发展模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8(3):30.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民办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模式的构建与实践”(SMXY201941)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
目前关于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学界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高校精准扶贫等视角,进行全方位探讨,这对我国推进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研究
教育精神扶贫段从宇通过元教育视角的分析,统合厘定教育精准扶贫内涵,他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固有功能在扶贫领域的延伸与扩展是一种针对贫困人群人力资本增值、思想观念塑造、生产技能提升的综合性的教育治贫活动”。[1]张翔给出“针对不同贫困人口,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2]的教育精准扶贫概念表述。代蕊教授认为:“针对不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不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运用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技能,以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3]
(二)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的研究
学界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探讨“百家争鸣”。段从宇从横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纵向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探究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1]赵红霞认为:尊重教育规律和教育改革的自身需求,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准扶贫科学体系。[4]王嘉毅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需做到改革创新、特殊扶持、突出重点、确保精确、自立自强、讲究方式。
(三)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教育在助力国家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学界对“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关注度越来越高。李芳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的AGIL模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框架,明晰发展目标,确立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精准扶贫思路,有效整合资源,构建以协调有效为重点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持续推动扶贫制度执行,形成连贯有序的推动体系。[5]罗玉华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进行分层分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6]。
(四)关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
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是贫困群体接收教育的首选,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因而近年来学界对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关注度非常高。陆颖认为,职业教育可以帮助贫困个体获得经济型资本收益、符号性资本收益及缄默性资本收益,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直接性、发展性和补偿性扶贫。[7]唐智杉认为,通过政府对农村职校发展的制度化保障以重构学校社会资本,促进学校内部社会资本再生产,扩展学校外部社会资本,内外部社会资本互动、融合与共生。程华东,刘堃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的实践为案例,通过对三螺旋理论的深化和扩展,构建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教育精准扶贫新范式,即四螺旋模型,为高校推进智力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在地方落地生根,助力地方脱贫致富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国外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的研究
国外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教育学家更关注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提高贫困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能力贫困研究。阿玛蒂亚·森认为,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舒尔茨认为,影响人的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的自身素质。OECD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实现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的目标,进而为战胜贫困提供帮助。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穷人独特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产生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在贫困环境中被“代代相传”形成恶性循环。国外的研究为我国学者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现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关于高校教育扶贫模式的研究对象多停留在公办本科院校的贫困生上,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殊群体的相关研究甚少。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民办高校学生贫富差距较大,同时贫困生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如何引导和教育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更缺乏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探讨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培养问题,因此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分层分级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进行扶志、扶智、扶学教育精准扶贫,构建民办高校贫困生“五导”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段从宇,伊继东.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要素及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8(5):23.
[2] 张翔.集中连片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7(1):24.
[3] 代蕊.教育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7):9.
[4] 赵红霞.致贫理论视域下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9(2):93.
[5] 李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模式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9(2):118.
[6] 罗玉华.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2):59.
[7] 唐智彬.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校地协同发展模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8(3):30.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民办高校贫困生教育扶贫模式的构建与实践”(SMXY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