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秋天的怀念》《散步》的备课为例,从两个角度探究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教学备课,为备教叙事散文提供基于语言形式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關键词:语体;散文;备课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两篇叙事散文,多数教师设计教学时落脚点在文本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上,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伟大;在《散步》中,感受中年人的责任;但却忽略文章言语形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秘密。”读懂了形式进而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才能懂得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学生才能建构个体言语经验。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每个文本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的特殊表现,这两篇散文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呢?
“语体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所讲的话语在选词、语法、语调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特征”,从语体视角审视备课,为学生找到一条借助语言解读文章的通道,这才是有效有意义言语形式备课。“在言语活动中,对语体的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语体分析,一是语体感。”笔者主要从辨识、欣赏两个角度,谈谈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如何教学备课。
一、辨识语体基于丰富的情感
语言体式的选用与作者的创作观念和实践有关。作家往往不是规范化的文体来创作,而是依据所要表达思想情怀来选择语言体式,追求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循着情感的路径,可以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统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语如是说: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显然《散步》情感显豁直露,《秋天的怀念》情感深沉含蓄。
莫怀戚直接抒发关心爱护母亲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生命的感悟,情感明朗、愉悦,他用简约而耐人咀嚼的短句、对称和回环句式来抒写。“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个短句,把母子的情态刻画出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个回环句,写出生命轮回之感。再看对称的句子:“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些对称的句子,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相互映衬。再看结构,基本上一事一段,感情昂扬向上。词语方面,称自己的家人都加上“我的”,体现家人在“我”心中的地位;另外还有小中见大的见幽默的特点。
史铁生对于母亲怀着怜惜、内疚的复杂情感,情感痛苦、压抑,他用含蓄、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表达。如当“我”脾气暴怒、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写尽一位母亲担忧、宽容、理解的心情。结构上,段与段之间因为有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两类情感的交织,所以一张一弛、富有节奏。词语方面,用“母亲”“她”来指代,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沉沉的愧疚。作者即使使用副词也让它变得意味深长。
教师备课时可从散文情感角度分析这两篇文章的语句、段落组合方式和文章构思特点,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选对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为学生找到披文入情的路径。我们执教杨绛的《老王》、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等叙事散文都可以从情感角度辨识语体,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欣赏语体基于内外的语境
语体的实质在于不同的语境中有区别的运用语言。语境有语言内的语境和语言外的语境,“内”即词与词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句与句之间以及段落篇章的内部关系;“外”有文体、对象、目的、场合情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内、外语境中欣赏语体,才不会偏颇。从课堂教学角度看,这是说怎么教。基于内、外语境,为学生品味语言提供抓手,这是笔者在备课中设计的环节。
作者运用语言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用语特色,并且在文中反复出现。如我们能区分出鲁迅的散文语言和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凭借的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语言的特点。这些语言特点在文本中是吸引读者的精彩之处。散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从一篇美文里看出它的语言运用精彩之处,包括运用词汇运用、句子、语段、标点等。
备教《散步》一文时,笔者设计让学生划出特别的句子,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感受这些句子蕴含的特殊情感。正如笔者所预料的,学生被文中的6组对称句吸引住,关注到内语境下这些对句的特点。一是句式对称。两句或三句一组。二是人物关系对称。我与母亲,妻与儿子,是母子关系。我、妻与母亲,我和妻与儿子,是上下辈的关系。奶奶与孙子,又是一组对称关系。三是事情发展对称。起初,“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引出了“儿子”的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接着,“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而母亲却变了主意,结尾处由“走”至“背”。这些是从事情发展角度呈现的对称。学生借助内语境,不仅欣赏和谐音韵语言之美,而且感受到作者特别情感——尊老爱幼、责任之情,如果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只在这个层面,那么对于“文章第4段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肯定也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入外语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资料,笔者设计了探究问题“作者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一文写道:‘发生命的感慨’,强化生命,淡化伦理,联系对称句,谈谈你感悟到的生命具体内容。”这时,学生才会结合内、外语境审视对称的句子,发现写此文的作者真实目的: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职责,这些在生活中是上下辈对称的。基于此,学生也就能明白言语形式为文本意义服务的真谛。 备教《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探究母亲行为、语言不合常理之处,体会母亲的心境、处境。笔者和学生找出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我”发脾气摔东西时,母亲为什么不劝止却“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动静”;“我”拼命捶打自己的腿时,母亲为什么会有和先前动作截然不同的“扑”和“抓”呢;母亲在“我”的面前说了敏感的词,为什么不解释,“又悄悄地出去了”呢;为什么母亲让“我”好好的活,自己却没有“好好的活”等。一个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母亲内心的痛苦、煎熬,以及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笔者和学生除了在母亲形象中找到不合常理之处以外,还在“我”的行为举止中也找到了不合理之处,如母亲活着的时候,“我”多次拒绝看花的提议,母亲离开后,“我”主动要求和妹妹一起看花。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揭示出意义:秋天看花,既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又是对母亲爱的表现,更是体现在母亲的帮助和母愛的影响下,作者已经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人生的苦难,能够直面人生的不幸。正是因为文本有太多看似不合理、矛盾的语言,成就文本的含蓄美。探究这些为什么,引导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个来回。然而母亲的形象在史铁生作品中有连续性、呼应性,如果单凭内语境,学生不能深入领会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沉情感。因此,引入外语境——史铁生写母亲的其他篇章。同样,笔者让学生探究这些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矛盾心理。矛盾点:作者认为上帝看母亲苦,把她召唤回去了,但作者舍不得母亲离开(《我与地坛》)。作者怀念母亲,处处寻找母亲留下的痕迹,但他又怕睹物思人(《合欢树》)。重重的矛盾交错在作者心里,才会有《秋天的怀念》这样耐人寻味的文章。
内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写的,外语境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这样写和这样写达成的目的。阅读叙事散文,我们都可以通过内语境品味语言,然后借助作者创作背景或作者的一组作品作为外语境,进而全方位把握文本的语体。
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体会在不同语境、不同文体中的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要素组合使用的规律,从而真正地从对语言现象的探究中有所收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促进其对语感、语法的进一步理解,最终能为其在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沟通、研究所用。这也是笔者备教叙事散文的初衷。
作者简介:吴玲凤(1974—),女,浙江省衢州市龙游教研室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關键词:语体;散文;备课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两篇叙事散文,多数教师设计教学时落脚点在文本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上,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伟大;在《散步》中,感受中年人的责任;但却忽略文章言语形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秘密。”读懂了形式进而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才能懂得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学生才能建构个体言语经验。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每个文本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的特殊表现,这两篇散文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呢?
“语体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所讲的话语在选词、语法、语调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特征”,从语体视角审视备课,为学生找到一条借助语言解读文章的通道,这才是有效有意义言语形式备课。“在言语活动中,对语体的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语体分析,一是语体感。”笔者主要从辨识、欣赏两个角度,谈谈语体视角下的叙事散文如何教学备课。
一、辨识语体基于丰富的情感
语言体式的选用与作者的创作观念和实践有关。作家往往不是规范化的文体来创作,而是依据所要表达思想情怀来选择语言体式,追求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循着情感的路径,可以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统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语如是说: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显然《散步》情感显豁直露,《秋天的怀念》情感深沉含蓄。
莫怀戚直接抒发关心爱护母亲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生命的感悟,情感明朗、愉悦,他用简约而耐人咀嚼的短句、对称和回环句式来抒写。“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个短句,把母子的情态刻画出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个回环句,写出生命轮回之感。再看对称的句子:“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些对称的句子,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相互映衬。再看结构,基本上一事一段,感情昂扬向上。词语方面,称自己的家人都加上“我的”,体现家人在“我”心中的地位;另外还有小中见大的见幽默的特点。
史铁生对于母亲怀着怜惜、内疚的复杂情感,情感痛苦、压抑,他用含蓄、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表达。如当“我”脾气暴怒、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写尽一位母亲担忧、宽容、理解的心情。结构上,段与段之间因为有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两类情感的交织,所以一张一弛、富有节奏。词语方面,用“母亲”“她”来指代,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沉沉的愧疚。作者即使使用副词也让它变得意味深长。
教师备课时可从散文情感角度分析这两篇文章的语句、段落组合方式和文章构思特点,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选对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为学生找到披文入情的路径。我们执教杨绛的《老王》、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等叙事散文都可以从情感角度辨识语体,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欣赏语体基于内外的语境
语体的实质在于不同的语境中有区别的运用语言。语境有语言内的语境和语言外的语境,“内”即词与词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句与句之间以及段落篇章的内部关系;“外”有文体、对象、目的、场合情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内、外语境中欣赏语体,才不会偏颇。从课堂教学角度看,这是说怎么教。基于内、外语境,为学生品味语言提供抓手,这是笔者在备课中设计的环节。
作者运用语言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用语特色,并且在文中反复出现。如我们能区分出鲁迅的散文语言和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凭借的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语言的特点。这些语言特点在文本中是吸引读者的精彩之处。散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从一篇美文里看出它的语言运用精彩之处,包括运用词汇运用、句子、语段、标点等。
备教《散步》一文时,笔者设计让学生划出特别的句子,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感受这些句子蕴含的特殊情感。正如笔者所预料的,学生被文中的6组对称句吸引住,关注到内语境下这些对句的特点。一是句式对称。两句或三句一组。二是人物关系对称。我与母亲,妻与儿子,是母子关系。我、妻与母亲,我和妻与儿子,是上下辈的关系。奶奶与孙子,又是一组对称关系。三是事情发展对称。起初,“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引出了“儿子”的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接着,“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而母亲却变了主意,结尾处由“走”至“背”。这些是从事情发展角度呈现的对称。学生借助内语境,不仅欣赏和谐音韵语言之美,而且感受到作者特别情感——尊老爱幼、责任之情,如果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只在这个层面,那么对于“文章第4段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肯定也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入外语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资料,笔者设计了探究问题“作者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一文写道:‘发生命的感慨’,强化生命,淡化伦理,联系对称句,谈谈你感悟到的生命具体内容。”这时,学生才会结合内、外语境审视对称的句子,发现写此文的作者真实目的: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职责,这些在生活中是上下辈对称的。基于此,学生也就能明白言语形式为文本意义服务的真谛。 备教《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探究母亲行为、语言不合常理之处,体会母亲的心境、处境。笔者和学生找出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我”发脾气摔东西时,母亲为什么不劝止却“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动静”;“我”拼命捶打自己的腿时,母亲为什么会有和先前动作截然不同的“扑”和“抓”呢;母亲在“我”的面前说了敏感的词,为什么不解释,“又悄悄地出去了”呢;为什么母亲让“我”好好的活,自己却没有“好好的活”等。一个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母亲内心的痛苦、煎熬,以及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笔者和学生除了在母亲形象中找到不合常理之处以外,还在“我”的行为举止中也找到了不合理之处,如母亲活着的时候,“我”多次拒绝看花的提议,母亲离开后,“我”主动要求和妹妹一起看花。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揭示出意义:秋天看花,既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又是对母亲爱的表现,更是体现在母亲的帮助和母愛的影响下,作者已经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人生的苦难,能够直面人生的不幸。正是因为文本有太多看似不合理、矛盾的语言,成就文本的含蓄美。探究这些为什么,引导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个来回。然而母亲的形象在史铁生作品中有连续性、呼应性,如果单凭内语境,学生不能深入领会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沉情感。因此,引入外语境——史铁生写母亲的其他篇章。同样,笔者让学生探究这些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矛盾心理。矛盾点:作者认为上帝看母亲苦,把她召唤回去了,但作者舍不得母亲离开(《我与地坛》)。作者怀念母亲,处处寻找母亲留下的痕迹,但他又怕睹物思人(《合欢树》)。重重的矛盾交错在作者心里,才会有《秋天的怀念》这样耐人寻味的文章。
内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写的,外语境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这样写和这样写达成的目的。阅读叙事散文,我们都可以通过内语境品味语言,然后借助作者创作背景或作者的一组作品作为外语境,进而全方位把握文本的语体。
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体会在不同语境、不同文体中的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要素组合使用的规律,从而真正地从对语言现象的探究中有所收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促进其对语感、语法的进一步理解,最终能为其在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沟通、研究所用。这也是笔者备教叙事散文的初衷。
作者简介:吴玲凤(1974—),女,浙江省衢州市龙游教研室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