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事物的诞生,简短、快速、便捷的方式促进了彼此的交往,改变了人们的思考和交往方式。微新闻、微讲坛、微电影、微课等许多新事物相伴而生,微班会也以其短平快准,内容新、设计巧、更灵活、作用大的优势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关注和实践。
基于我的一点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微班会的素材选择要精当
“微班会”是常规班会的一种补充,有老师提出每周一节常规班会,每天一次微班会。我觉得这种方法也很不错。微班会既具有常态班会课的许多共性内容,又具有用时短、切入口小、针对性强、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等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很多老師认为,微班会其实就是班主任的“临时起意”,根据班级的突发状况或事件,临时召开的一种“一事一议”式“浓缩型班会”。这其实存在认识偏差。固然这种情况在我们班主任平时工作中出现的概率很高。但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偶发事件等临时选择的素材,依然是要在切入口小而精的基础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关注可达成度。
微班会的素材选择也应像开展常规班会一样,精心挑选。我个人认为,微班会的素材选择更多还是要体现序列化,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素材的精心挑选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工整理央视的公益广告,然后精心挑选,作为微班会的素材。也可以让学生整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名言、哲理故事等,按照主题内容,分类归置,加以挑选利用。还可以让学生整理语文、政治、历史中学校的历史人物故事等进行整理归纳,精心挑选,然后排好顺序,让每位同学都能站上讲台,学生自己来组织开展“微班会”。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并适时适当点拨指导,加以提升。对于学生管理能力提升、民主意识和素质的培养、理解和表达训练,微班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微班会的形式选择要精巧
微班会虽然存在随机情况下的“一事一议”,但过多的运用也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产生疲倦感。所以,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多样,会让我们的“微班会”魅力无限。微班会对班主任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断捕捉灵感、找准教育时机,不断训练驾驭能力,追求微班会的效果最大化。当然,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觉得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形式上出谋划策,让他们通过调查、讨论、选择,推选出学生自己最喜欢的几种形式备选,老师再加以选择、完善,效果会更好。比如,选择了央视的公益广告的系列素材,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开展讨论交流;选择了语文书中的诗句,就可以通过有感情诵读,体悟诗情诗意,畅谈诗人的理想情怀;选择历史人物故事,就可以让学生讲、演故事,领悟人物精神品质和故事道理……当然,形式还可以更多样,如分享照片、漫画欣赏、开展对话、成语接龙、个人演讲、热点追踪、活动体验等等,精巧的形式选择,会让学生在获得新奇感的基础上,不断刺激思维,强化记忆和认知,获得实效。同样,我也提倡,让学生来组织这样的微班会,让他们站上讲台,培养他们机智灵活的现场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变“告诉式微班会”为“体验式微班会”。
三、微班会的时机安排要精心
微班会,虽然用时很少,宜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但这十分钟,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还颇高,一般来说,微班会的时间主要安排在课间,或者是晨会课、放学前,班主任要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短平快地进行处理,目标明确又主题鲜明,还要有实效性。如果时间掌握不当,时机把握不准,很容易煮夹生饭,所以要精心安排时机。偶发性的事件,针对性强,往往迅速开展“微班会”,一事一议,迅速解决问题。
而序列化的微班会,就要求我们能善于发现并找准时机,着力解决班级学生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班级中凝聚力不强,我们就可以在运动会举办前夕或运动会结束,根据班级的准备或成绩来开展。如果班级近期学生的学习习惯退步,我们就可以在一次小测验后,迅速开展相关的微班会,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等等。当然,我还是提倡,让学生们上台组织微班会,尤其是平时不太有机会的孩子,或比较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让他们更多地站上讲台,让他们来组织微班会,或讲故事,或诵读诗歌、或分享照片、或提供漫画,哪怕是播放视频,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可以让他们锻炼能力,增强自信,相信,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在“微班会”的舞台上绽放得更绚烂!
微班会针对特定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案,材料选择灵活,所以微班会生命力强。我觉得可以在序列化的班会课中对素材、形式、结构等做更多的尝试和深入的研究。借助微班会,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不断捕捉灵感,找准教育时机,不断创新形式,放心大胆地锻炼学生,让学生站上微班会的讲台,在“微”中寻求更巧妙、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基于我的一点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微班会的素材选择要精当
“微班会”是常规班会的一种补充,有老师提出每周一节常规班会,每天一次微班会。我觉得这种方法也很不错。微班会既具有常态班会课的许多共性内容,又具有用时短、切入口小、针对性强、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等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很多老師认为,微班会其实就是班主任的“临时起意”,根据班级的突发状况或事件,临时召开的一种“一事一议”式“浓缩型班会”。这其实存在认识偏差。固然这种情况在我们班主任平时工作中出现的概率很高。但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偶发事件等临时选择的素材,依然是要在切入口小而精的基础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关注可达成度。
微班会的素材选择也应像开展常规班会一样,精心挑选。我个人认为,微班会的素材选择更多还是要体现序列化,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素材的精心挑选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工整理央视的公益广告,然后精心挑选,作为微班会的素材。也可以让学生整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名言、哲理故事等,按照主题内容,分类归置,加以挑选利用。还可以让学生整理语文、政治、历史中学校的历史人物故事等进行整理归纳,精心挑选,然后排好顺序,让每位同学都能站上讲台,学生自己来组织开展“微班会”。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并适时适当点拨指导,加以提升。对于学生管理能力提升、民主意识和素质的培养、理解和表达训练,微班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微班会的形式选择要精巧
微班会虽然存在随机情况下的“一事一议”,但过多的运用也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产生疲倦感。所以,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多样,会让我们的“微班会”魅力无限。微班会对班主任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断捕捉灵感、找准教育时机,不断训练驾驭能力,追求微班会的效果最大化。当然,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觉得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形式上出谋划策,让他们通过调查、讨论、选择,推选出学生自己最喜欢的几种形式备选,老师再加以选择、完善,效果会更好。比如,选择了央视的公益广告的系列素材,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开展讨论交流;选择了语文书中的诗句,就可以通过有感情诵读,体悟诗情诗意,畅谈诗人的理想情怀;选择历史人物故事,就可以让学生讲、演故事,领悟人物精神品质和故事道理……当然,形式还可以更多样,如分享照片、漫画欣赏、开展对话、成语接龙、个人演讲、热点追踪、活动体验等等,精巧的形式选择,会让学生在获得新奇感的基础上,不断刺激思维,强化记忆和认知,获得实效。同样,我也提倡,让学生来组织这样的微班会,让他们站上讲台,培养他们机智灵活的现场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变“告诉式微班会”为“体验式微班会”。
三、微班会的时机安排要精心
微班会,虽然用时很少,宜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但这十分钟,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还颇高,一般来说,微班会的时间主要安排在课间,或者是晨会课、放学前,班主任要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短平快地进行处理,目标明确又主题鲜明,还要有实效性。如果时间掌握不当,时机把握不准,很容易煮夹生饭,所以要精心安排时机。偶发性的事件,针对性强,往往迅速开展“微班会”,一事一议,迅速解决问题。
而序列化的微班会,就要求我们能善于发现并找准时机,着力解决班级学生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班级中凝聚力不强,我们就可以在运动会举办前夕或运动会结束,根据班级的准备或成绩来开展。如果班级近期学生的学习习惯退步,我们就可以在一次小测验后,迅速开展相关的微班会,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等等。当然,我还是提倡,让学生们上台组织微班会,尤其是平时不太有机会的孩子,或比较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让他们更多地站上讲台,让他们来组织微班会,或讲故事,或诵读诗歌、或分享照片、或提供漫画,哪怕是播放视频,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可以让他们锻炼能力,增强自信,相信,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在“微班会”的舞台上绽放得更绚烂!
微班会针对特定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案,材料选择灵活,所以微班会生命力强。我觉得可以在序列化的班会课中对素材、形式、结构等做更多的尝试和深入的研究。借助微班会,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不断捕捉灵感,找准教育时机,不断创新形式,放心大胆地锻炼学生,让学生站上微班会的讲台,在“微”中寻求更巧妙、更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