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托新闻框架理论,采用甘姆森(Gamson)媒介包裹的概念操作对《人民日报》与《新京报》关于转基因食品三年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两报在此议题中除了发挥一般媒体的社会热点信息告知功能,更着重引导受众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专业知识和我国相关政策,力求营造一个理性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的舆论环境。通过议题框架建构形成三种说服模式:国家职能部门严格审批程序保证转基因入市的正当性,专家以科学知识为转基因食品去魅,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待转基因食品更开放包容。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新闻框架媒介包裹内容分析
民以食为天,以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议题的讨论,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转基因食品又以其独特的“高科技”、“专业性”等标签成为专家、权威的发言领地。绝大多数民众凭借媒体信息形成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判断。媒体对以转基因食品为核心的议题讨论充分体现其“环境监测”的功能。
我国媒体是如何呈现这一议题的,即报道采取了什么框架?不同属性媒体——这里指党报和都市报——的相关报道有没有不同的立场?
一、框架理论与媒介包裹分析
1、框架理论与新闻架构
框架理论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人类学家贝特森。1974年戈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将这一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框架”逐渐成为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阐释运用的理论。戈夫曼要解答的是人们如何构建社会现实这个问题。①海外学者潘忠党认为新闻架构在以上基本理论中添加了其他必要的元素——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其理论观点是: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建构;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行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但是,它发生在物质生产构成的实际场域;因此受到该规范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经济之间逻辑的张力制约;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的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②
2、媒介包裹分析
甘姆森在对核能发电的报道框架研究中提出了媒介包裹(media package)的概念。他认为新闻框架可以分为两个组件: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和框架装置(framing devices)。诠释包裹为新闻的主框架或故事结构,它决定了媒介再现何者的叙事或观点,决定什么才是议题凸显的重点。框架装置是使得诠释包裹成立的文本语法特征。③
本文借鉴甘姆森媒介包裹的概念操作对比两家媒体有关转基因食品议题的报道框架。分析媒体采用了哪些赞助者(sponser)作为信息源,而且对这些信息做了哪些处理从而形成叙事的主框架。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支撑,运用甘姆森对媒体框架的阐释——“媒介包裹”这一操作性概念对所选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建立如下研究类目:新闻主题、议题框架、消息言论来源。
1、媒介包裹的具体类目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说明的事实或阐释的观点。转基因食品新闻报道有多种主题,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将之分为:热点事件、专业知识普及、政策法规解读、专业行业动态、食品安全讨论、个人评价、信息公开和其它。
(2)议题框架。新闻报道的议题框架是新闻主题更本质更宏观的归纳,框架将具体的新闻叙事纳入到社会场域里,具体分类如下:
1)民生:关注民众的生计生活,在此议题中主要指转基因食品安全。
2)知识技术:介绍转基因涉及的操作性技术和理论知识。
3)政治:政治框架涉及两方面,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研发、种植和入市的强制性审批程序;另一方面是对民众政治权利——主要是知情权的讨论。
4)经济:从转基因食品涉及的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讨论相关议题。
5)伦理:关于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控制的合理性的讨论。
6)生态: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生态学考量。
7)其它。
(3)新闻信息源。信息源在诠释包裹中占重要的地位,按照甘姆森的媒介包裹分析理论,信息源就是赞助者,因为他们常与媒体接触,往往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对议题框架的界定起着重大作用。本文将信息源分类如下:官方、国际和其他国家代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民众媒体和其它。
2、新闻文本选择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与《新京报》在2011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三年中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为分析文本,分别在人民网和新京报网以“转基因”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除去无效文本,最后分析文本为《人民日报》27篇,《新京报》43篇。对比党政机关报与都市报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框架的异同,旨在发现这一议题在我国媒体大致的呈现样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科学理性的答疑成为报道主线
在表1中,《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三年中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篇幅的绝对数量上为27VS 43,显然《新京报》更多。报道主题中,两报都集中在“热点事件、专业知识普及、政策法规解读、专业行业动态”四方面。表明我国报纸在此议题中除发挥一般媒体的社会热点信息告知功能外,更着重引导受众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力求营造一个理性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的舆论环境。
另外,对“食品安全”为主题的讨论,《新京报》(14.3%)明显高于《人民日报》(2.3%),说明都市报新闻更贴近受众心理。《人民日报》不少文章涉及到安全问题,其采用的主题往往落脚于知识和政策法规解读上。
关于以“信息公开”为主题文章,《人民日报》没有,《新京报》3篇。由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有审批转基因食品研发、种植和销售的权力,因此相关审批曝光属于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可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这是选择的前提。从分析来看,我国媒体对这一状况的舆论监督还有缺失。
2、机关报与都市报的报道重心:政治VS民生
在表2中,两报对转基因食品议题的报道框架主要集中在民生、知识技术、政治和伦理上。《新京报》中“民生”框架占到31.4%,以“热点事件”为主题的报道基本采用了此类框架,即关注事件中普通民众的利益是否受损。这也和都市报民生新闻立本的专长相关,从侧面反映了媒体力图展现事件全貌,而不是单纯博受众眼球突出食品安全恐慌。
《人民日报》占比最大的框架是“政治”,突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转基因食品入市程序的把控,以保证其在可控范围内的安全性。《新京报》这一比重也很高,在此议题中突出国家权力保障民众利益上,两家媒体的报道是一致的。
关于“经济”的框架占比较低,反映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度不高,目前议题还多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种植入市等环节的合法性。
3、三种关于转基因食品无害的说服框架
信息源的选择反射了他们在现实中对相关议题的话语权。④因此甘姆森的诠释包裹中将信息源作为一个分析指标。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闻媒体日常工作的运行习惯,体制因素对意识形态的掌控,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闻来源偏向。台湾学者罗文辉认为,消息来源偏向程度过大,将使新闻媒介监督政府与监测环境的功能无法发挥,影响媒介的公信力,使社会资源与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更加恶化。⑤
如果媒体在相对长的时间里一直引用同类信息源时,刊登本身会形成一种隐性的态度——舆论引导。⑥对信息源和议题框架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两家报纸对这一议题逐渐形成三种说服型报道框架。
(1)政府职能部门审批严格。从表3可以看到,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中选择的信息源集中在官方、专家、国际或其他国家代表以及媒体。其中官方信息表明政治权利对这一公共议题的介入度很高,表達了官方作为政治权威保障公共安全的预设。结合对本文的归纳分析发现,以官方为主要信息源的新闻形成了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批转基因食品的入境和作物种植的框架,以消除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顾虑。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新闻框架媒介包裹内容分析
民以食为天,以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议题的讨论,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转基因食品又以其独特的“高科技”、“专业性”等标签成为专家、权威的发言领地。绝大多数民众凭借媒体信息形成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判断。媒体对以转基因食品为核心的议题讨论充分体现其“环境监测”的功能。
我国媒体是如何呈现这一议题的,即报道采取了什么框架?不同属性媒体——这里指党报和都市报——的相关报道有没有不同的立场?
一、框架理论与媒介包裹分析
1、框架理论与新闻架构
框架理论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人类学家贝特森。1974年戈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将这一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框架”逐渐成为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阐释运用的理论。戈夫曼要解答的是人们如何构建社会现实这个问题。①海外学者潘忠党认为新闻架构在以上基本理论中添加了其他必要的元素——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其理论观点是: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建构;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行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但是,它发生在物质生产构成的实际场域;因此受到该规范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经济之间逻辑的张力制约;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的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②
2、媒介包裹分析
甘姆森在对核能发电的报道框架研究中提出了媒介包裹(media package)的概念。他认为新闻框架可以分为两个组件: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和框架装置(framing devices)。诠释包裹为新闻的主框架或故事结构,它决定了媒介再现何者的叙事或观点,决定什么才是议题凸显的重点。框架装置是使得诠释包裹成立的文本语法特征。③
本文借鉴甘姆森媒介包裹的概念操作对比两家媒体有关转基因食品议题的报道框架。分析媒体采用了哪些赞助者(sponser)作为信息源,而且对这些信息做了哪些处理从而形成叙事的主框架。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支撑,运用甘姆森对媒体框架的阐释——“媒介包裹”这一操作性概念对所选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建立如下研究类目:新闻主题、议题框架、消息言论来源。
1、媒介包裹的具体类目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说明的事实或阐释的观点。转基因食品新闻报道有多种主题,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将之分为:热点事件、专业知识普及、政策法规解读、专业行业动态、食品安全讨论、个人评价、信息公开和其它。
(2)议题框架。新闻报道的议题框架是新闻主题更本质更宏观的归纳,框架将具体的新闻叙事纳入到社会场域里,具体分类如下:
1)民生:关注民众的生计生活,在此议题中主要指转基因食品安全。
2)知识技术:介绍转基因涉及的操作性技术和理论知识。
3)政治:政治框架涉及两方面,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研发、种植和入市的强制性审批程序;另一方面是对民众政治权利——主要是知情权的讨论。
4)经济:从转基因食品涉及的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讨论相关议题。
5)伦理:关于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控制的合理性的讨论。
6)生态: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生态学考量。
7)其它。
(3)新闻信息源。信息源在诠释包裹中占重要的地位,按照甘姆森的媒介包裹分析理论,信息源就是赞助者,因为他们常与媒体接触,往往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对议题框架的界定起着重大作用。本文将信息源分类如下:官方、国际和其他国家代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民众媒体和其它。
2、新闻文本选择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与《新京报》在2011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三年中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为分析文本,分别在人民网和新京报网以“转基因”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除去无效文本,最后分析文本为《人民日报》27篇,《新京报》43篇。对比党政机关报与都市报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框架的异同,旨在发现这一议题在我国媒体大致的呈现样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科学理性的答疑成为报道主线
在表1中,《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三年中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篇幅的绝对数量上为27VS 43,显然《新京报》更多。报道主题中,两报都集中在“热点事件、专业知识普及、政策法规解读、专业行业动态”四方面。表明我国报纸在此议题中除发挥一般媒体的社会热点信息告知功能外,更着重引导受众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力求营造一个理性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的舆论环境。
另外,对“食品安全”为主题的讨论,《新京报》(14.3%)明显高于《人民日报》(2.3%),说明都市报新闻更贴近受众心理。《人民日报》不少文章涉及到安全问题,其采用的主题往往落脚于知识和政策法规解读上。
关于以“信息公开”为主题文章,《人民日报》没有,《新京报》3篇。由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有审批转基因食品研发、种植和销售的权力,因此相关审批曝光属于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可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这是选择的前提。从分析来看,我国媒体对这一状况的舆论监督还有缺失。
2、机关报与都市报的报道重心:政治VS民生
在表2中,两报对转基因食品议题的报道框架主要集中在民生、知识技术、政治和伦理上。《新京报》中“民生”框架占到31.4%,以“热点事件”为主题的报道基本采用了此类框架,即关注事件中普通民众的利益是否受损。这也和都市报民生新闻立本的专长相关,从侧面反映了媒体力图展现事件全貌,而不是单纯博受众眼球突出食品安全恐慌。
《人民日报》占比最大的框架是“政治”,突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转基因食品入市程序的把控,以保证其在可控范围内的安全性。《新京报》这一比重也很高,在此议题中突出国家权力保障民众利益上,两家媒体的报道是一致的。
关于“经济”的框架占比较低,反映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度不高,目前议题还多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种植入市等环节的合法性。
3、三种关于转基因食品无害的说服框架
信息源的选择反射了他们在现实中对相关议题的话语权。④因此甘姆森的诠释包裹中将信息源作为一个分析指标。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闻媒体日常工作的运行习惯,体制因素对意识形态的掌控,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闻来源偏向。台湾学者罗文辉认为,消息来源偏向程度过大,将使新闻媒介监督政府与监测环境的功能无法发挥,影响媒介的公信力,使社会资源与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更加恶化。⑤
如果媒体在相对长的时间里一直引用同类信息源时,刊登本身会形成一种隐性的态度——舆论引导。⑥对信息源和议题框架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两家报纸对这一议题逐渐形成三种说服型报道框架。
(1)政府职能部门审批严格。从表3可以看到,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中选择的信息源集中在官方、专家、国际或其他国家代表以及媒体。其中官方信息表明政治权利对这一公共议题的介入度很高,表達了官方作为政治权威保障公共安全的预设。结合对本文的归纳分析发现,以官方为主要信息源的新闻形成了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批转基因食品的入境和作物种植的框架,以消除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