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读《城南旧事》,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懵懵懂懂,读这书只觉得像是身边的同龄人在跟我说好玩的故事。如今,我上了大学,通过电影的方式再一次接触了《城南旧事》。惊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眼中的世界与英子眼中的世界开始呈现不同的轮廓。我开始可以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异质的儿童世界。也通过英子的眼,来重新认识这个我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成人世界。
《城南旧事》在叙事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它是作者在年过暮年后重新以孩子的视角记录童年的故事。相信任何看过《城南旧事》的人都会有所感觉——唉,英子眼中的世界好像与我眼中的世界有哪里不一样。而儿童视角事实上不单指儿童的视线范围,更是将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所听、所视、所想有机统一起来,用孩子的眼光认识与理解这个世界。孩子的目光是怎样的目光呢?那是温柔慈悲,不带有任何偏见的目光。在众人都将秀贞斥为疯子而唯恐避之不及时,只有英子发现了秀贞的亲切与善良,和她一起染上鲜艳的指甲,听她反反复复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秀贞动情地讲述着自己与恋人的故事时,英子大大的眼睛中也盛满了泪水,然后屏幕前的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孩子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纷扰,也许对既定的一切没有力量改变,但是,他们有本能的感知与分担痛苦的能力;孩子的目光,是凭依着本能的直觉与简单的情感逻辑的目光。同一个人,既是四处偷窃的贼子,也是供养弟弟上学的好哥哥。成年人所面对的道德评价难题,被英子用“我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笨拙地闪开。她只知道,这个为供养弟弟而被迫走上偷窃之路,在草丛里为自己的行为痛苦纠结的人,不该被粗暴地定义为坏人。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南旧事》中,除英子的视角外还有众多成人共同构建的成人视角。英子与成年人对同一事物的评判反复出现巨大差异,事情的发展也往往会走向英子期待的方向的反面,成人的意志一次次渗入英子构筑的美好世界中。这本质上是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的碰撞,更是象征着“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冲突下的一次次失败,反映了成人规则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而虽然“不可撼动”,也到底通过孩童的眼将我们已经习惯甚至于麻木的成人世界陌生化,无声地批判着我们早已默认的冷酷与世俗;正是因为“不可撼动”,才愈发展现出儿童的纯真与神圣,激起我们无法排遣的“童愁”。因儿童视角而暴露出的一系列矛盾,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深度,逼迫着我们在矛盾中发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追问。
细数下来,英子记忆中的这些城南旧事全都以悲剧收场。秀贞与小栓子死于车轮之下,以偷窃来供弟弟读书的贼最终被抓,发现了自己孩子的命运真相的宋妈伤心地离开,以及最后的爸爸去世。人间的无常,社会现实的冷峻,都藏在简单的几个小故事中。然而我们会为之而感到伤感惆怅,却也不至于过分悲痛。想来这其中也有几分儿童视角的功劳。英子与秀贞一起染上鲜艳的指甲,和小栓子一道嬉笑着荡秋千,在偶遇贼子时天真地问道:“你是在这里拉屎吗?”孩子的眼睛能看到残酷的现实,更能将残酷的现实柔化。因为是英子,才能发现与创造那么多温暖生动的细节,才能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放大,给原本灰暗的现实蒙上了一层光明的色彩。让人觉得有一个这样“聪明又厚道”的英子,就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有这样的英子,生活就不会是一潭绝望的死水。
本片一向被盛赞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多种手法,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汪曾祺曾说,“孩子的眼光最能完美地捕捉住诗。”这个诗化世界的塑造,与儿童视角密不可分。凭依着纯洁质朴的心灵与形象直觉的思维方式,孩子能将万事万物都赋予盎然的生命力与纯美的诗意,万事万物都能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甚至成人的痛苦与烦恼在他们的眼中也带上了诗的色彩。另一方面,躺在病床上的英子通过报童的播报才隐约知晓了秀贞母女的结局,贼子只留给英子一个沉默的背影,故事的最后英子一家与宋妈夫妇在不同的马车上向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正是因为儿童视角的有限性,才产生了大量留白,给观众留下思索与想象的空间。孩子是细腻敏感的,却也是“健忘”的。悲剧如凶猛的海浪般霎时涌进他们的心灵,但事后却不见得留下太深的痕迹。一次次的离别给引发英子心灵的震动,却也不至于留下创伤。就像是中国画中的晕染,轻轻地下笔,淡淡地晕开,而不是如西方油画那般的浓的化不开的沉重。影片通过儿童视角的特殊性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含蓄克制”的美学追求,完成了清淡悠远的意境塑造。
儿童叙事的电影的经典矛盾在于——还是儿童时,我看不懂电影;当我看懂电影时,我早已不是儿童,儿童的眼光、儿童眼中的世界对我来说都成了遥远的往事。而当我们在成人世界中日益世俗化的時候,我们也愈发感到只有回归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回归到孩童视角下的诗化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得到灵魂的安宁。就如作者林海音在原著后记中写的那样:“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愿我们能在成人社会中继续葆有童心,让儿童视角下的诗化世界不只属于孩子。
《城南旧事》在叙事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它是作者在年过暮年后重新以孩子的视角记录童年的故事。相信任何看过《城南旧事》的人都会有所感觉——唉,英子眼中的世界好像与我眼中的世界有哪里不一样。而儿童视角事实上不单指儿童的视线范围,更是将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所听、所视、所想有机统一起来,用孩子的眼光认识与理解这个世界。孩子的目光是怎样的目光呢?那是温柔慈悲,不带有任何偏见的目光。在众人都将秀贞斥为疯子而唯恐避之不及时,只有英子发现了秀贞的亲切与善良,和她一起染上鲜艳的指甲,听她反反复复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秀贞动情地讲述着自己与恋人的故事时,英子大大的眼睛中也盛满了泪水,然后屏幕前的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孩子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纷扰,也许对既定的一切没有力量改变,但是,他们有本能的感知与分担痛苦的能力;孩子的目光,是凭依着本能的直觉与简单的情感逻辑的目光。同一个人,既是四处偷窃的贼子,也是供养弟弟上学的好哥哥。成年人所面对的道德评价难题,被英子用“我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笨拙地闪开。她只知道,这个为供养弟弟而被迫走上偷窃之路,在草丛里为自己的行为痛苦纠结的人,不该被粗暴地定义为坏人。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南旧事》中,除英子的视角外还有众多成人共同构建的成人视角。英子与成年人对同一事物的评判反复出现巨大差异,事情的发展也往往会走向英子期待的方向的反面,成人的意志一次次渗入英子构筑的美好世界中。这本质上是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的碰撞,更是象征着“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冲突下的一次次失败,反映了成人规则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而虽然“不可撼动”,也到底通过孩童的眼将我们已经习惯甚至于麻木的成人世界陌生化,无声地批判着我们早已默认的冷酷与世俗;正是因为“不可撼动”,才愈发展现出儿童的纯真与神圣,激起我们无法排遣的“童愁”。因儿童视角而暴露出的一系列矛盾,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深度,逼迫着我们在矛盾中发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追问。
细数下来,英子记忆中的这些城南旧事全都以悲剧收场。秀贞与小栓子死于车轮之下,以偷窃来供弟弟读书的贼最终被抓,发现了自己孩子的命运真相的宋妈伤心地离开,以及最后的爸爸去世。人间的无常,社会现实的冷峻,都藏在简单的几个小故事中。然而我们会为之而感到伤感惆怅,却也不至于过分悲痛。想来这其中也有几分儿童视角的功劳。英子与秀贞一起染上鲜艳的指甲,和小栓子一道嬉笑着荡秋千,在偶遇贼子时天真地问道:“你是在这里拉屎吗?”孩子的眼睛能看到残酷的现实,更能将残酷的现实柔化。因为是英子,才能发现与创造那么多温暖生动的细节,才能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放大,给原本灰暗的现实蒙上了一层光明的色彩。让人觉得有一个这样“聪明又厚道”的英子,就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有这样的英子,生活就不会是一潭绝望的死水。
本片一向被盛赞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多种手法,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汪曾祺曾说,“孩子的眼光最能完美地捕捉住诗。”这个诗化世界的塑造,与儿童视角密不可分。凭依着纯洁质朴的心灵与形象直觉的思维方式,孩子能将万事万物都赋予盎然的生命力与纯美的诗意,万事万物都能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甚至成人的痛苦与烦恼在他们的眼中也带上了诗的色彩。另一方面,躺在病床上的英子通过报童的播报才隐约知晓了秀贞母女的结局,贼子只留给英子一个沉默的背影,故事的最后英子一家与宋妈夫妇在不同的马车上向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正是因为儿童视角的有限性,才产生了大量留白,给观众留下思索与想象的空间。孩子是细腻敏感的,却也是“健忘”的。悲剧如凶猛的海浪般霎时涌进他们的心灵,但事后却不见得留下太深的痕迹。一次次的离别给引发英子心灵的震动,却也不至于留下创伤。就像是中国画中的晕染,轻轻地下笔,淡淡地晕开,而不是如西方油画那般的浓的化不开的沉重。影片通过儿童视角的特殊性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含蓄克制”的美学追求,完成了清淡悠远的意境塑造。
儿童叙事的电影的经典矛盾在于——还是儿童时,我看不懂电影;当我看懂电影时,我早已不是儿童,儿童的眼光、儿童眼中的世界对我来说都成了遥远的往事。而当我们在成人世界中日益世俗化的時候,我们也愈发感到只有回归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回归到孩童视角下的诗化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得到灵魂的安宁。就如作者林海音在原著后记中写的那样:“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愿我们能在成人社会中继续葆有童心,让儿童视角下的诗化世界不只属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