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胡锦涛关于四个“更加自觉”的表述引人关注,重庆市联系重庆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践客观性与主体价值导向性,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本文拟借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法和若干观点为,从四个“更加自觉”的高度探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中的三个重要问题。这也体现了十八大关于“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更加自觉;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中图分类号:B80
一、科学发展是富民兴渝的思想前提
《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到: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这些个东西。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因为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和包围嘛!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如今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没有强大的国防就难有国家的安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也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集中精力抓好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必然要求。
重庆具有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的特殊市情,发展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同时推进城镇化,立足资源优势,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创新“劳务外包”模式,努力做大劳务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类似垫江“以电子元器件组装、水晶饰品加工为主”等创收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重点在基础建设,关键在質量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壮大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商贸物流中心,传统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开放,重庆市要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吸引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面提高重庆市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开协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打破价格垄断和行业垄断,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富之本、兴渝之基。需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强化社会建设,求真务实,科学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富民兴渝的根本目的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对农民的政策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历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根本要求。共产主义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人人富裕、精神充沛的生活。在重庆市市情基础上,需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用实践检验各项工作,依靠群众办好一切事业,珍惜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扶持创业兴业,切实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兴创业之风,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激发民间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库区移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士兵的就业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突破口,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富民兴渝的战略任务,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健全住房供给体系,稳步推进以公租房、廉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积极发展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使各项工作真正切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加快商圈建设,商圈尤其是社区商圈和乡镇商圈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既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又可减少居民外出购物时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构建商居和谐的良好生活环境。
十八大报告中各项事业都强调“民主”、干部选拔任用强调“民意”、法治建设强调民主。与“民”字相关的词汇颇多。91年来,我党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我们党始终把“民”字放在了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统筹兼顾是富民兴渝的实践途径
《论十大关系》中论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提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论述说,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论述中说,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关于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
重庆是国家批准的唯一的省级建制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着重对重庆特殊的城乡统筹改革行进分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已提出全面协作的观点,作为直辖市重庆,更应全面和谐发展。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两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有利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试验,又有利于以生动的实践经验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对重庆而言,它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叠加,城乡统筹的具体推进更要积极而稳妥城乡,主城区要按照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突出特色风貌和历史文脉,推进中央商务区、商务集聚区等“十大片区”开发,加快建设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结合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高素质农民等;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重点镇,积极发展有特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观光农业;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教育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充分发挥重庆市政府主导作用,用改革的思路和可持续的办法,切实促进重庆各方面发展,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核心,着力抓好“三农”和“两翼”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全市发展整体水平;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长期战略任务,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消落区治理,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沿江防护林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努力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更加自觉;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中图分类号:B80
一、科学发展是富民兴渝的思想前提
《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到: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这些个东西。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因为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和包围嘛!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如今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没有强大的国防就难有国家的安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也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集中精力抓好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必然要求。
重庆具有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的特殊市情,发展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同时推进城镇化,立足资源优势,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创新“劳务外包”模式,努力做大劳务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类似垫江“以电子元器件组装、水晶饰品加工为主”等创收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重点在基础建设,关键在質量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壮大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商贸物流中心,传统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开放,重庆市要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吸引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面提高重庆市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开协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打破价格垄断和行业垄断,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富之本、兴渝之基。需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强化社会建设,求真务实,科学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富民兴渝的根本目的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对农民的政策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历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根本要求。共产主义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人人富裕、精神充沛的生活。在重庆市市情基础上,需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用实践检验各项工作,依靠群众办好一切事业,珍惜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扶持创业兴业,切实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兴创业之风,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激发民间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库区移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士兵的就业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突破口,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富民兴渝的战略任务,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健全住房供给体系,稳步推进以公租房、廉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积极发展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使各项工作真正切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加快商圈建设,商圈尤其是社区商圈和乡镇商圈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既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又可减少居民外出购物时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构建商居和谐的良好生活环境。
十八大报告中各项事业都强调“民主”、干部选拔任用强调“民意”、法治建设强调民主。与“民”字相关的词汇颇多。91年来,我党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我们党始终把“民”字放在了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统筹兼顾是富民兴渝的实践途径
《论十大关系》中论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提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论述说,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论述中说,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关于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
重庆是国家批准的唯一的省级建制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着重对重庆特殊的城乡统筹改革行进分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已提出全面协作的观点,作为直辖市重庆,更应全面和谐发展。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两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有利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试验,又有利于以生动的实践经验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对重庆而言,它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叠加,城乡统筹的具体推进更要积极而稳妥城乡,主城区要按照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突出特色风貌和历史文脉,推进中央商务区、商务集聚区等“十大片区”开发,加快建设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结合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高素质农民等;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重点镇,积极发展有特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观光农业;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教育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充分发挥重庆市政府主导作用,用改革的思路和可持续的办法,切实促进重庆各方面发展,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核心,着力抓好“三农”和“两翼”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全市发展整体水平;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长期战略任务,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消落区治理,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沿江防护林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努力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