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感受力之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受力(Sensibility)这一词汇缘起于艺术界,是指艺术家对于客观事物特征和细节的敏锐程度。在语文教育中的感受力是指学生对于文本的主观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小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良好的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而感受力是良好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的前提和基础,相关研究表面,小学生的感受力越强,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更为得心应手。
  基于小学生感受力的提升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素质教育开展以及创造力的激发的巨大意义,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感受力?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文本朗读、阅读理解以及作为撰写贯穿小学语文的全过程,因此,作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提出小学生语文教育感受力提升的策略。
  一、在朗读中培养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地对同一文本进行朗读,逐渐地就能明白其中含义。朗读可以将小学生与身体与思想进行互动,从而更充分感知语言的内涵之美。在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一是选择优秀的范读,为学生树立榜样。优秀的范读不仅要求普通话的标准,还要求范读者以情入境,把小学生的思绪带入到作者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范读者的语调变化、神情去体验文本;二是增加配乐,营造朗读的氛围。音乐不仅能够让学生身心放松,并且与文本基调相匹配的音乐,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更加容易将小学生的感情带入进去;三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去朗读。例如古诗词中,寥寥的几句话暗含了许多意思,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其背诵出来,但是对其内涵还不甚了解。例如学习岑参的作品,如果能够了解到他是一位边塞诗人,就可以更加准确感受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的意境,从而轻松地将其背诵;四是扮演角色朗读,让小学生更有代入感。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让学生扮演角色,身临其境,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让学生身着不同角色服装,使其切实感受到不同角色存在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角色需要這样的台词。
  二、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扩充写作素材,更是为了加强对于文字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对于生活事物的处理。面对一篇篇充满情感的文本,如何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感受力,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其一,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较为狭窄,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提升自己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并且可以定时举办读书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其二,找准切入点,激发小学生的感受力。学生的感受力一旦被激发,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的思维以及情感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因此,教师如何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就显得比较重要,这需要语文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反复调整;其三,倡导反复阅读,不断挖掘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语文教学对于文本的学习通常是课堂的45分钟。而反复阅读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学习。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应该学什么;课中学习,带着问题来发散自己的思维;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继续升华自己的感受力。
  三、在写作中培养小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力
  小学生感受力如何常常可以通过写作进行表达,写作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让写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切实地去体会生活。这要求老师不要在课后布置太多机械化地作业,让学生有时间去完成有意义的写作任务。同时由于小学生自觉性较差,因此老师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去感受生活,切实地让每个同学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二是鼓励学生应该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断与他人、与自然的对话。勇于交流不仅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也是提高自信心、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老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敢说是敢写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不断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三是注重积累,不断培养感受力。感受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每天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日记的形式,并且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记录自己感受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如QQ日记、知乎、说说等。一旦内心有深刻感受的片段,就应该不失时机地去记录。
  小学语文教育中感受力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素质教育开展以及创造力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当然,培养小学生感受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不断调整。在今后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感受力的培养研究,可以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实证手段验证各类方法对于感受力培养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施议题教学是高中各学科课程发展的途径之一。这也是广大教师深化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益尝试。  一、教学议题的内涵探析  “教学议题”就是“教学中讨论的题目”。议题教学离不开议题(灵魂),少不了情境(载体),缺不得活动(关键)。高质量的议题是指引学生学习的航标与灯塔,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学生思维漫溯,实现学习过程的“欲罢不能”和学习结果
期刊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倡导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中年段的整本书阅读,不在于读多少,也不在于读多久,
期刊
现阶段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多是向班级全部学生布置同一题目的作业,并且对全班学生的作业要求基本相同,这与教育部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相悖。班级中不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若采取相同的作业要求,学困生可能会因为作业难度太大而放弃学习,优生可能会因作业难度低而出现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课外作业的分层训练。  一、对课外作业
期刊
一、展现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  传统钢琴与应用钢琴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古典音乐教学时,必然要选择传统钢琴,带领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强化钢琴演奏与声音等方面的训练,充分彰显传统钢琴系统、严谨、规范等特点。而应用型钢琴更加注重其广泛应用,主要以合声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即兴能力,与日常生活音乐曲目更加接近。虽然二者之间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传统钢琴与应用型钢琴的一体化应用,才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音乐教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每一个学段的阅读量也是有明确的要求,比如,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就必须达到100万字。那怎样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呢?这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实践研究表明,要高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那就得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他们置身在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一、宣传导航,点燃阅读激情  无论是完成什么任务,有了激情就能表现出
期刊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在信息技术之下各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催生了微课技术,后者是迎合现代人碎片化学习习惯,以新媒体为载体将知识点予以浓缩,将素材以及资源予以整合,形成不同主题的视频,确保学生精准学习,提高知识吸收率以及转化率的一种教学工具。传统素描教学具有很浓烈的抽象性,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存在学习障碍,故此于课前、课中、课后融入微课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很有帮助。  一
期刊
学校是培养和塑造人的教育场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除了传统教育教学外,学校校园生态也是育人的组成部分。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特定的语境,美丽校园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立体教科书,成为学生梦中校园,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乐园。  一、构建本土文化教育力量,做好校园生态规划建设,全面打造审美自信的梦中校园  学
期刊
一、树立音乐听觉意识  歌唱时不仅要唱,更要听。课堂常规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完整聆听与赏析,听歌曲的节拍、节奏、歌词、旋律、结构、情绪等等,教师范唱或者学生单独表演歌曲时,都需要认真地聆听。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需要经常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音乐的习惯。  人们对自己发声的听觉感受和别人所听到的发声感受存在差异,因此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学习兴趣需要一定情境才能发生,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利用形象、生动、幽默的漫画等图片材料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还是成功的开始。  一、善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是老师最大的心愿。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都要预习,善于设疑解疑。一篇文章读下来,或多或少会有不认识的字,不懂解释的词语,不好理解的语句。只要心中有疑问,就要主动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