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的“关于写作教学”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习作教学的“根”。因此,阅读教学中,在让学生懂得文本“写什么,说什么”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破译文本“怎么说,怎么写”的表达“编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读写结合,获取习作表达方法。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破译文本表达的“编码”。
一、质疑结构处,发现谋篇布局的奥秘
笔者在解读这一单元课文时,通过单元主题导读,发现本组课文都是写田园风光。《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初读课文时,让人觉得浑然无序,但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第一、二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间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植物——瓜架、花草、竹林;第3、4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间人家常见的家禽的小动物——母鸡、公鸡以及鸭子;第五、六自然段,作者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乡间人家糊口的活动场景——夏天露天吃晚饭,秋日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整篇课文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仔细分析解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发现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是按照“植物—动物—乡下人”顺序来写,是按由静到动,由物到人的结构编排,呈现出“乡下人家,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画面。
二、质疑矛盾处,窥视结构创作秘密
对比手法是写景文章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突出文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章矛盾处质疑,揭示文章表达“编码”,不但可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习作表达水平。例如《牧场之国》这篇课文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静心之感。细读课文第二段就会发现,文中没有一个“静”字,却让人体会到一静到底。但是,课文第五段却有声音的描写——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就给人留下矛盾质疑点,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就“作者写法是否有误”这个问题质疑讨论。通过一番深究,学生就会发现原来静是需要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专注地考试,这时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到。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以动衬静是写景文章表达上的一种特色。当解读《麦哨》课文时,学生就会发现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静态美的景象,其他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在描写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這动静结合描写,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
三、质疑精彩处,解开语言表达“密码”
文本经典的语言,往往是一篇文章精彩之笔。通常表达作者自身深刻思考,或者是作者巧妙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达作者喜爱或讨厌的思想感情,它连接着读者的心、文中的境……这些语言,哲理性较强,容易引人深思。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深入质疑,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一路“读、听、赏、抒”,与作者、编者、教科书产生共鸣,获取语言表达方法,再用个性的语言与情感建构属于自身的表达方法。例如:教学《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有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个画面,找出课文相关段落或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用横线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并在旁白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当学生汇报时,有的说:“‘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中‘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是否矛盾?”这位教师不急着下结论、给答案,而是利用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家乡一草一物很熟悉这一情况,引导学生走出去观察乡下砖瓦房和绽开的鲜花,仔细进行比较,学生发现了砖瓦房、钢筋水泥屋顶显得朴素无奇,但绽开鲜花却给人美感艳丽……再回到课堂,这样疑问就会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味了文本语言的魅力,也看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用词准确这一特点。
四、质疑“空白”点,揭示创意表达秘妙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不言者”。可见,会写文章的作者表达方式有其独特思绪,有时直接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有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不言”传情达意,来召唤读者想象的“空白”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省略号、破折号、简略处、插图等“空白”点,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索、去联想、去回味,让学生感悟作者创意表达的效果。例如:在《麦哨》这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段话写农村小伙伴愉悦的课余生活,但并没有展开细致的描写。这种简略处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当学生读到这里时,就产生了疑问:作者为什么不把农村孩子们怎样快乐地游戏写具体呢?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看课文插图,展开合理想象,去补充课文内容: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学生凭借“留白”,走近作者,感受形象,展开多样化的想象。有的说:“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样层层深入,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蕴蓄,与作者共鸣,于是,就会发现这是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有创意表达的结果……其实,一篇优秀的作家作品,通常都不仅仅只有一种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体裁作具体的分析,万万不可生搬硬套。
总之,文本作为教材,除了上述几个可质疑点,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质疑的,作为教师要用研究的心态去解读,正确把握文本,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展开质疑,了解文本表达“编码”的秘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优化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摇?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
一、质疑结构处,发现谋篇布局的奥秘
笔者在解读这一单元课文时,通过单元主题导读,发现本组课文都是写田园风光。《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初读课文时,让人觉得浑然无序,但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第一、二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间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植物——瓜架、花草、竹林;第3、4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间人家常见的家禽的小动物——母鸡、公鸡以及鸭子;第五、六自然段,作者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乡间人家糊口的活动场景——夏天露天吃晚饭,秋日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整篇课文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仔细分析解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发现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是按照“植物—动物—乡下人”顺序来写,是按由静到动,由物到人的结构编排,呈现出“乡下人家,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画面。
二、质疑矛盾处,窥视结构创作秘密
对比手法是写景文章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突出文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章矛盾处质疑,揭示文章表达“编码”,不但可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习作表达水平。例如《牧场之国》这篇课文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静心之感。细读课文第二段就会发现,文中没有一个“静”字,却让人体会到一静到底。但是,课文第五段却有声音的描写——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就给人留下矛盾质疑点,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就“作者写法是否有误”这个问题质疑讨论。通过一番深究,学生就会发现原来静是需要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专注地考试,这时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到。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以动衬静是写景文章表达上的一种特色。当解读《麦哨》课文时,学生就会发现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静态美的景象,其他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在描写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這动静结合描写,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
三、质疑精彩处,解开语言表达“密码”
文本经典的语言,往往是一篇文章精彩之笔。通常表达作者自身深刻思考,或者是作者巧妙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达作者喜爱或讨厌的思想感情,它连接着读者的心、文中的境……这些语言,哲理性较强,容易引人深思。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深入质疑,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一路“读、听、赏、抒”,与作者、编者、教科书产生共鸣,获取语言表达方法,再用个性的语言与情感建构属于自身的表达方法。例如:教学《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有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个画面,找出课文相关段落或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用横线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并在旁白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当学生汇报时,有的说:“‘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中‘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是否矛盾?”这位教师不急着下结论、给答案,而是利用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家乡一草一物很熟悉这一情况,引导学生走出去观察乡下砖瓦房和绽开的鲜花,仔细进行比较,学生发现了砖瓦房、钢筋水泥屋顶显得朴素无奇,但绽开鲜花却给人美感艳丽……再回到课堂,这样疑问就会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味了文本语言的魅力,也看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用词准确这一特点。
四、质疑“空白”点,揭示创意表达秘妙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不言者”。可见,会写文章的作者表达方式有其独特思绪,有时直接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有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不言”传情达意,来召唤读者想象的“空白”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省略号、破折号、简略处、插图等“空白”点,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索、去联想、去回味,让学生感悟作者创意表达的效果。例如:在《麦哨》这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段话写农村小伙伴愉悦的课余生活,但并没有展开细致的描写。这种简略处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当学生读到这里时,就产生了疑问:作者为什么不把农村孩子们怎样快乐地游戏写具体呢?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看课文插图,展开合理想象,去补充课文内容: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学生凭借“留白”,走近作者,感受形象,展开多样化的想象。有的说:“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样层层深入,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蕴蓄,与作者共鸣,于是,就会发现这是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有创意表达的结果……其实,一篇优秀的作家作品,通常都不仅仅只有一种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体裁作具体的分析,万万不可生搬硬套。
总之,文本作为教材,除了上述几个可质疑点,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质疑的,作为教师要用研究的心态去解读,正确把握文本,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展开质疑,了解文本表达“编码”的秘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优化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摇?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