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期间,籍着参加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教研会开展2021年增城区历史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本人阅读了美国著名教育工作者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了重新的回顾审视。
帕尔默先生在书中提到“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一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两全其美的舞蹈:年长者给年少者以经验,年少者给年长者以活力,他们在一起翩翩起舞,共同塑造着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实际上,回顾自己的教学教育经历也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
还记得2019学年开学前我收到接手八(7)班班主任的通知,挂级行政和前班主任特意叮嘱我处理好韩梅梅和李雷的关系,因为二人在初二时曾经越界早恋,出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转学,于是我当时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杜绝他们早恋,让他们继续在同一个集体中共同学习,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
这确实是我从教以来面临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以往处理学生早恋问题只停留在浅层面的交往,而这次的早恋行为升级到发生肌肤之亲,这无论是于学生于家长于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处理不好,学生的心理将会崩溃,前程将会尽毁。我第一次感到如履薄冰的压力感。但也正如帕尔默先生在第二章恐惧文化里面提到“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有些恐惧甚至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成长——只要我们知道如何破解这些恐惧的意义。例如我害怕我的教学很糟糕,这样的恐惧或许不是失败的征兆,而是一个表明旨在提高教学技艺的证据。” 后来从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中,我的育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恰逢两年前,增城区历史教研员陈洪义老师在提出情思历史理论后,又提出了情思德育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他认为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唤醒,而唤醒不能只靠生硬的说教,而必须动其情,引其思,促其行,具体实施途径为应注重借助于智慧的、柔软的、无痕的教育方式,引发学习者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思索,或者是自我批评、或者是自我认同、又或者是自我引导,形成良好的意识状态和行动导向,然后鞭策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進。情思柔性德育对在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适用。
于是,根据情思德育理念,针对两个孩子存在的问题,我想,如果按照常规做法是先找学生本人谈心,但这种做法无疑在学生心理强调他们犯错的这件事,这样做有可能会加剧学生的自卑感或是起到反面宣示,更加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事件往更恶性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个做法被我否决了。
我仔细想想,要先了解事情的状况发展到什么地步,我先是和原班主任沟通,接着与家长沟通,同时要求家长保密,不要让学生知道我曾与家长沟通过。我大致了解到的情况是:1.学生其实还是比较单纯幼稚,发生早恋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2.事件当时经过处理后两人关系趋向普通同学,并无特别深交;3.事件由于种种原因,被班上的某些同学知道了。4.两人因本次的犯错行为感到自卑,介意他人的目光。
很快,我确定了我处理事件的第一步: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我确定的主题是:新学期,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这是我第一次与班上的同学见面,班会课上,我假装对他们的过往一无所知,当我掷地有声的说出:“你的过去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只关注你从今天起的表现!不过你过去犯过多少错,违过多少纪,成绩有多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接下来的表现,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我不着痕迹地扫过两位同学的目光,在那里,我看到了希望。接下来还有很多次的主题班会,我在会上陆续渗透对待同学要友爱的这一主题,慢慢削弱部分知道事件的同学的怪异目光。
第二步:因材施教,创造教育契机。韩梅梅初一入学成绩不差,但经过早恋及犯错对成绩打击很大,升上初二时排名已经是中后,家长为此非常担忧。为了培养她对学习的信心,我专门以开学为名重新调整班干部,让她当我的历史课代表,增加与我接触的机会。第一次当历史课代表,和班主任接触,她显得有点胆怯,我耐心仔细地教她怎么做。我们接触的最初阶段里只有“业务往来”,我没有跟她私底下谈她的个人生活,更没有提及她当初的犯错行为。我仔细地教她如何做好一个历史课代表,如何学习历史,慢慢地,她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强地学习热情,并且把这种热情迁移到其它科目当中。因为,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信任。我的目的已达到。
与此同时,李雷的问题也要着手处理。李雷成绩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低,性格较倔,是典型的中下生形象。由于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两人犯错后学校为避免他们有更多的接触,要求他们不能同时住宿,第一学期李雷外宿。由于李雷的惰性较强,父母监管又不到位,导致他每天早上基本都迟到。每次迟到文明班就会扣分,因而导致班上同学对他有点意见。在观察了几周后我找他谈话,他其实还是很不好意思,因为他也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好,只是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感觉这样的学生还是很善良的,花点心思是可以转化的。我没有批评他,问明他原因,然后同他约定:我们慢慢来,老师接受你迟到,但希望可以看到迟到的次数在逐渐减少。同时,在班会课上我也说到这件事,让同学们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抱以宽容的胸襟,不要过分苛刻要求他们,让他们慢慢转变。在以后的犯错行为当中,我从未严厉苛责他,都是惋惜耐心地教育。李雷第一次感到老师对他的“优待”,每天放学都会主动的到我办公室跟我说再见,迟到现象也逐渐减少,与同学的融入也更好了。我想,我对他的感化是成功的。
第三步:家校合作,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有效沟通。我会定期与双方家长电话联系,但同时要求他们保密,不要让孩子知道。我结合家长反馈的情况和在学校观察所得,密切关注他们两人的交往动态。同时再三强调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次提及当初两人的犯错行为,以保障他们的自尊心。
一个学期下来,两个同学都能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我们都没有提到当初他们的犯错行为,让他们慢慢淡化这件事。
转眼到了第二学期。接着我要着手第四步:促进他们的学习。我先是让李雷回校住宿,韩梅梅走读。理由是让李雷更好融入学生群体,让韩梅梅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这次效果很明显。韩梅梅本身学习基础较好,回家与父母沟通较多,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更专注效率更高,成绩不断上升,期中时创最好记录上升到级的59名。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李雷消除了他人对自己排斥的看法,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明显上升,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跟两位学生相处的两年里,我自始至终没有跟他们谈过他们曾经的犯错行为,淡化他们的犯错心理,给他们一个新的起点,悄悄地观察,稍稍地扶正,静静地等待,他们终会迎着阳光雨露,重新成长,让我又见枝头吐绿芽!
回顾整个教育小故事,或许我的处理手法并不高明,但正如帕尔默所说能促进我们成长的恐惧就是一种健康的恐惧,一个个“问题学生”的转化、一个个“教学瓶颈”的突破,正构成我们专业成长的脚手架。只要我们能努力描绘好自己的“内心景观全景图”,在教育教学中不忘初心,鼓起教学勇气,坚持完善自我,将理智、情感、精神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定能幸福地走在教育路上。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帕尔默先生在书中提到“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一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两全其美的舞蹈:年长者给年少者以经验,年少者给年长者以活力,他们在一起翩翩起舞,共同塑造着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实际上,回顾自己的教学教育经历也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
还记得2019学年开学前我收到接手八(7)班班主任的通知,挂级行政和前班主任特意叮嘱我处理好韩梅梅和李雷的关系,因为二人在初二时曾经越界早恋,出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转学,于是我当时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杜绝他们早恋,让他们继续在同一个集体中共同学习,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
这确实是我从教以来面临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以往处理学生早恋问题只停留在浅层面的交往,而这次的早恋行为升级到发生肌肤之亲,这无论是于学生于家长于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处理不好,学生的心理将会崩溃,前程将会尽毁。我第一次感到如履薄冰的压力感。但也正如帕尔默先生在第二章恐惧文化里面提到“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有些恐惧甚至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成长——只要我们知道如何破解这些恐惧的意义。例如我害怕我的教学很糟糕,这样的恐惧或许不是失败的征兆,而是一个表明旨在提高教学技艺的证据。” 后来从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中,我的育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恰逢两年前,增城区历史教研员陈洪义老师在提出情思历史理论后,又提出了情思德育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他认为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唤醒,而唤醒不能只靠生硬的说教,而必须动其情,引其思,促其行,具体实施途径为应注重借助于智慧的、柔软的、无痕的教育方式,引发学习者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思索,或者是自我批评、或者是自我认同、又或者是自我引导,形成良好的意识状态和行动导向,然后鞭策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進。情思柔性德育对在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适用。
于是,根据情思德育理念,针对两个孩子存在的问题,我想,如果按照常规做法是先找学生本人谈心,但这种做法无疑在学生心理强调他们犯错的这件事,这样做有可能会加剧学生的自卑感或是起到反面宣示,更加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事件往更恶性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个做法被我否决了。
我仔细想想,要先了解事情的状况发展到什么地步,我先是和原班主任沟通,接着与家长沟通,同时要求家长保密,不要让学生知道我曾与家长沟通过。我大致了解到的情况是:1.学生其实还是比较单纯幼稚,发生早恋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2.事件当时经过处理后两人关系趋向普通同学,并无特别深交;3.事件由于种种原因,被班上的某些同学知道了。4.两人因本次的犯错行为感到自卑,介意他人的目光。
很快,我确定了我处理事件的第一步: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我确定的主题是:新学期,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这是我第一次与班上的同学见面,班会课上,我假装对他们的过往一无所知,当我掷地有声的说出:“你的过去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只关注你从今天起的表现!不过你过去犯过多少错,违过多少纪,成绩有多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接下来的表现,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我不着痕迹地扫过两位同学的目光,在那里,我看到了希望。接下来还有很多次的主题班会,我在会上陆续渗透对待同学要友爱的这一主题,慢慢削弱部分知道事件的同学的怪异目光。
第二步:因材施教,创造教育契机。韩梅梅初一入学成绩不差,但经过早恋及犯错对成绩打击很大,升上初二时排名已经是中后,家长为此非常担忧。为了培养她对学习的信心,我专门以开学为名重新调整班干部,让她当我的历史课代表,增加与我接触的机会。第一次当历史课代表,和班主任接触,她显得有点胆怯,我耐心仔细地教她怎么做。我们接触的最初阶段里只有“业务往来”,我没有跟她私底下谈她的个人生活,更没有提及她当初的犯错行为。我仔细地教她如何做好一个历史课代表,如何学习历史,慢慢地,她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强地学习热情,并且把这种热情迁移到其它科目当中。因为,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信任。我的目的已达到。
与此同时,李雷的问题也要着手处理。李雷成绩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低,性格较倔,是典型的中下生形象。由于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两人犯错后学校为避免他们有更多的接触,要求他们不能同时住宿,第一学期李雷外宿。由于李雷的惰性较强,父母监管又不到位,导致他每天早上基本都迟到。每次迟到文明班就会扣分,因而导致班上同学对他有点意见。在观察了几周后我找他谈话,他其实还是很不好意思,因为他也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好,只是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感觉这样的学生还是很善良的,花点心思是可以转化的。我没有批评他,问明他原因,然后同他约定:我们慢慢来,老师接受你迟到,但希望可以看到迟到的次数在逐渐减少。同时,在班会课上我也说到这件事,让同学们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抱以宽容的胸襟,不要过分苛刻要求他们,让他们慢慢转变。在以后的犯错行为当中,我从未严厉苛责他,都是惋惜耐心地教育。李雷第一次感到老师对他的“优待”,每天放学都会主动的到我办公室跟我说再见,迟到现象也逐渐减少,与同学的融入也更好了。我想,我对他的感化是成功的。
第三步:家校合作,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有效沟通。我会定期与双方家长电话联系,但同时要求他们保密,不要让孩子知道。我结合家长反馈的情况和在学校观察所得,密切关注他们两人的交往动态。同时再三强调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次提及当初两人的犯错行为,以保障他们的自尊心。
一个学期下来,两个同学都能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我们都没有提到当初他们的犯错行为,让他们慢慢淡化这件事。
转眼到了第二学期。接着我要着手第四步:促进他们的学习。我先是让李雷回校住宿,韩梅梅走读。理由是让李雷更好融入学生群体,让韩梅梅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这次效果很明显。韩梅梅本身学习基础较好,回家与父母沟通较多,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更专注效率更高,成绩不断上升,期中时创最好记录上升到级的59名。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李雷消除了他人对自己排斥的看法,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明显上升,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跟两位学生相处的两年里,我自始至终没有跟他们谈过他们曾经的犯错行为,淡化他们的犯错心理,给他们一个新的起点,悄悄地观察,稍稍地扶正,静静地等待,他们终会迎着阳光雨露,重新成长,让我又见枝头吐绿芽!
回顾整个教育小故事,或许我的处理手法并不高明,但正如帕尔默所说能促进我们成长的恐惧就是一种健康的恐惧,一个个“问题学生”的转化、一个个“教学瓶颈”的突破,正构成我们专业成长的脚手架。只要我们能努力描绘好自己的“内心景观全景图”,在教育教学中不忘初心,鼓起教学勇气,坚持完善自我,将理智、情感、精神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定能幸福地走在教育路上。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