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化学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中职化学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阻碍了中职化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本文主要从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意义,在化学课堂中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小组讨论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素质培养也有很大的提高,对快速提升中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未来终身教育都将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意义 分组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79-01
一、小组学习法的意义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新兴的理论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需要,孕育起了小组讨论学习法。在我国,小组学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小组讨论学习法的发端。
(二)教师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引领、指导,学会学不会,学好学不好,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学会学习,有没有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小组学习法有以下优势:1.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学得投入、主动、自主。听课者能看到学生“进课堂以前和走出课堂的时候发生了变化”。2.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堂课下来,不只是对少数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提高,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获,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3.学生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这堂课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4.课堂是“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是融洽的、有效的。这种合作既指以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也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小组讨论分析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程分析
中职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相联系的职业需求,生活化的特点比较鲜明,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实用性,中职化学教师应该实现化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从而达到丰富中职化学学习的内容和强化职业素养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巧妙地利用这些化学课程资源,既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1.教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其中学习方法中重点是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最好由4人组成,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太多容易使个别小组成员“偷懒”。每组四人,组长负责制、检查制。通过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分组依据:在开学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考试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来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鼓励。
2.面授课时“学贵有疑”,但要想学生能够自主质疑,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敢问、乐问、会问的良好习惯,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公平善待每个学生的问题,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并且出示自習提纲要详细,让学生清楚、明白。课堂教学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
3.根据中职专业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优化中职化学的教学内容,强化职业精神。中职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将化学知识与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运用自身所学化学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方法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中职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实际中的价值体现,既能将课堂中所学化学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中职学生对“糖类和蛋白质”等相关知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对周围人员食用的食物情况进行调查并合理分类,收集这些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以根据中职化学课堂中所学知识,制定出特殊的食谱以及生活饮食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专业创新意识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中被激发与强化。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将职业精神渗透于平时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在提升学生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职业素养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林;基层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辍学情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关键词】意义 分组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79-01
一、小组学习法的意义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新兴的理论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需要,孕育起了小组讨论学习法。在我国,小组学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小组讨论学习法的发端。
(二)教师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引领、指导,学会学不会,学好学不好,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学会学习,有没有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小组学习法有以下优势:1.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学得投入、主动、自主。听课者能看到学生“进课堂以前和走出课堂的时候发生了变化”。2.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堂课下来,不只是对少数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提高,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获,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3.学生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这堂课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4.课堂是“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是融洽的、有效的。这种合作既指以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也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小组讨论分析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程分析
中职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相联系的职业需求,生活化的特点比较鲜明,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实用性,中职化学教师应该实现化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从而达到丰富中职化学学习的内容和强化职业素养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巧妙地利用这些化学课程资源,既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1.教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其中学习方法中重点是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最好由4人组成,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太多容易使个别小组成员“偷懒”。每组四人,组长负责制、检查制。通过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分组依据:在开学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考试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来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鼓励。
2.面授课时“学贵有疑”,但要想学生能够自主质疑,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敢问、乐问、会问的良好习惯,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公平善待每个学生的问题,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并且出示自習提纲要详细,让学生清楚、明白。课堂教学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
3.根据中职专业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优化中职化学的教学内容,强化职业精神。中职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将化学知识与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运用自身所学化学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方法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中职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实际中的价值体现,既能将课堂中所学化学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中职学生对“糖类和蛋白质”等相关知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对周围人员食用的食物情况进行调查并合理分类,收集这些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以根据中职化学课堂中所学知识,制定出特殊的食谱以及生活饮食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专业创新意识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中被激发与强化。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将职业精神渗透于平时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在提升学生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职业素养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林;基层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辍学情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