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广大高中生的生活和阅读积累都极其匮乏,难以丰盈,对生活的思考和阅读的感悟,更是严重缺失。面对作文教学的困境,语文教师必须从引导学生积累感悟生活、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师生高雅的阅读趣味等方面入手,找到应对策略,从而逐步走出困境。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思想情感 积累策略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的写作指导,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上,重点讲述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只注重文章形式方面的训练,而忽视文章的内容来源,这样的结果即使指导得再精彩,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写什么”决定“怎么写”,水平再高的厨师没有好的原料也烹饪不出美味佳肴,脑子里空空如也的学生提笔只能搞无米之炊。
当今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超越非技巧性障碍,即在思想情感、知识积累方面下工夫。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进行总结。
一、引导学生发掘生活的珍宝
高中生活只有在高中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才可能拥有和体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可这种生活,将自己的这种生活当成生活,而不能生活于高中而大喊自己没有生活,以免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归。比如,就学校生活而言,它就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人有老师、同学、其他人员(门卫、生管、勤劳的园丁等)在;事有入学、竞选、竞赛、参观、上课、考试、兴趣、游戏、郊游、口角、批评、校运会、文艺演出、意外事故、文理分班、课外活动等;情有师生情、同窗情、青春的欢乐、成长的烦恼等。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对高中生来说,他们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珍爱、体验和感悟生活,这样才能积累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的库存,因为,只有感悟过的生活才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高中生既然不能多经历世事,就更要培养敏感的心灵,以提高占有生活的效率,这样才能使学生写熟悉的题材,抒真挚的情感成为可能。
二、“教书”与“育人”并重
学校和教师要真正把“教书育人”的重担扛在肩上,且要着力铸造学生高贵的精神世界。如果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志存高远,那么,这个学生一定热爱语文,热爱作文。他们必然要借助汉语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如此,文字从学生自己的心田汩汩流出,字里行间跳跃着作者自己的欢声笑语,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幽愁暗恨,一言以蔽之,作者抒发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感情自然诚挚动人。
再者,志向高远者大多注重在生活中磨砺自己,他们惜时勤奋,博览群书,因为读书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学生,才有可能依托浓厚的文化素养,弘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为文才有可能立意高雅,境界阔大。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
对于阅读,教师当然要作必要引导,比如定时或不定时开设专题指导课,提供阅读书目,举办读书报告会等,但要避免一味强调课外阅读的效能即“有效阅读”而败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大量经典阅读固然有培养语感,提高素养,促进精神成长和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作用,但阅读其实是识字者的需要,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从阅读中感受到了愉悦甚至惊喜,如果总想着读书的效果,积淀,素养,博学之类的,十有八九会感到索然寡味,就像享用美食时老是想着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即使你面对的是满汉全席,也提不起食欲。
要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首先要防止跌入过分强调“有效阅读”,过于强调阅读经典的陷阱。目前部分高中生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疲惫之时,偶尔阅读,翻翻杂志报纸,言情武打,动漫玄幻即属难能可贵,理应鼓励。如果对此横加干涉,强制学生阅读经典,非但不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高雅阅读的殿堂,反而可能扼杀学生可怜的偶尔翻翻的消遣性阅读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而言,只要他们能够坚持阅读,只要阅读的材料不是低级庸俗的,就应当受到尊重和鼓励。
在认可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不失时机地作些指导,包括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逐渐引导他们走上经典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之路。学生兼收并蓄,比较鉴赏,自会辨出高下雅俗,从而真正培养高雅的阅读习惯。高雅的阅读习惯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而不是语文教师谆谆教导出来的。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那么还怕学生阅读的品位不高,趣味低下吗?高品位的阅读换来的是高品位的吸收,而只有高品位的吸收,才会有高品位的表达。
四、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还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本身已经培养了高雅的阅读习惯而且在坚持高雅阅读。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天经地义的指导者,自身需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评判作品的敏锐眼力,这样才能把最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或作品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挑选出来,并推荐给学生。否则是难以承担指导重任的。
师生共同阅读,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这种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而高明的督促,往往比单纯的检查或考查效果要好得多,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再者,教师的阅读趣味,对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左右着学生阅读的方向。從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确实是善莫大焉。
不管怎样,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忙里偷闲,想方设法在不断阅读中拓展精神世界,丰富人文情怀,提升文化品位。因为,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引导读书人真正地读书,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高质量的阅读。
五、适时调整作文的评价标准
学生的文风与教师的倡导密切相关。学生下笔之时会揣摩教师的偏好,从而投其所好,以期获取高分。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所以,要想学生作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教师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文章的评价标准。学生作文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哪怕抒发的是迷惘、忧愁、悲伤、悔恨等情感,也要得到尊重和肯定。要大胆鼓励学生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的生活,肯定自我的情感,肯定自我的认识,肯定自我的积淀。肯定自我,才能表达自我,这恰恰是情感真挚、个性飞扬的前提。
叶圣陶说:“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该走出只关注技巧的技术性训练的怪圈,而把“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作为训练的重点,因为,这是一项基本训练,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根本。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思想情感 积累策略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的写作指导,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上,重点讲述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只注重文章形式方面的训练,而忽视文章的内容来源,这样的结果即使指导得再精彩,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写什么”决定“怎么写”,水平再高的厨师没有好的原料也烹饪不出美味佳肴,脑子里空空如也的学生提笔只能搞无米之炊。
当今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超越非技巧性障碍,即在思想情感、知识积累方面下工夫。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进行总结。
一、引导学生发掘生活的珍宝
高中生活只有在高中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才可能拥有和体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可这种生活,将自己的这种生活当成生活,而不能生活于高中而大喊自己没有生活,以免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归。比如,就学校生活而言,它就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人有老师、同学、其他人员(门卫、生管、勤劳的园丁等)在;事有入学、竞选、竞赛、参观、上课、考试、兴趣、游戏、郊游、口角、批评、校运会、文艺演出、意外事故、文理分班、课外活动等;情有师生情、同窗情、青春的欢乐、成长的烦恼等。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对高中生来说,他们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珍爱、体验和感悟生活,这样才能积累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的库存,因为,只有感悟过的生活才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高中生既然不能多经历世事,就更要培养敏感的心灵,以提高占有生活的效率,这样才能使学生写熟悉的题材,抒真挚的情感成为可能。
二、“教书”与“育人”并重
学校和教师要真正把“教书育人”的重担扛在肩上,且要着力铸造学生高贵的精神世界。如果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志存高远,那么,这个学生一定热爱语文,热爱作文。他们必然要借助汉语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如此,文字从学生自己的心田汩汩流出,字里行间跳跃着作者自己的欢声笑语,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幽愁暗恨,一言以蔽之,作者抒发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感情自然诚挚动人。
再者,志向高远者大多注重在生活中磨砺自己,他们惜时勤奋,博览群书,因为读书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学生,才有可能依托浓厚的文化素养,弘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为文才有可能立意高雅,境界阔大。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
对于阅读,教师当然要作必要引导,比如定时或不定时开设专题指导课,提供阅读书目,举办读书报告会等,但要避免一味强调课外阅读的效能即“有效阅读”而败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大量经典阅读固然有培养语感,提高素养,促进精神成长和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作用,但阅读其实是识字者的需要,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从阅读中感受到了愉悦甚至惊喜,如果总想着读书的效果,积淀,素养,博学之类的,十有八九会感到索然寡味,就像享用美食时老是想着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即使你面对的是满汉全席,也提不起食欲。
要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首先要防止跌入过分强调“有效阅读”,过于强调阅读经典的陷阱。目前部分高中生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疲惫之时,偶尔阅读,翻翻杂志报纸,言情武打,动漫玄幻即属难能可贵,理应鼓励。如果对此横加干涉,强制学生阅读经典,非但不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高雅阅读的殿堂,反而可能扼杀学生可怜的偶尔翻翻的消遣性阅读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而言,只要他们能够坚持阅读,只要阅读的材料不是低级庸俗的,就应当受到尊重和鼓励。
在认可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不失时机地作些指导,包括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逐渐引导他们走上经典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之路。学生兼收并蓄,比较鉴赏,自会辨出高下雅俗,从而真正培养高雅的阅读习惯。高雅的阅读习惯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而不是语文教师谆谆教导出来的。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那么还怕学生阅读的品位不高,趣味低下吗?高品位的阅读换来的是高品位的吸收,而只有高品位的吸收,才会有高品位的表达。
四、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习惯,还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本身已经培养了高雅的阅读习惯而且在坚持高雅阅读。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天经地义的指导者,自身需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评判作品的敏锐眼力,这样才能把最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或作品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挑选出来,并推荐给学生。否则是难以承担指导重任的。
师生共同阅读,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这种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而高明的督促,往往比单纯的检查或考查效果要好得多,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再者,教师的阅读趣味,对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左右着学生阅读的方向。從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确实是善莫大焉。
不管怎样,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忙里偷闲,想方设法在不断阅读中拓展精神世界,丰富人文情怀,提升文化品位。因为,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引导读书人真正地读书,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高质量的阅读。
五、适时调整作文的评价标准
学生的文风与教师的倡导密切相关。学生下笔之时会揣摩教师的偏好,从而投其所好,以期获取高分。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所以,要想学生作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教师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文章的评价标准。学生作文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哪怕抒发的是迷惘、忧愁、悲伤、悔恨等情感,也要得到尊重和肯定。要大胆鼓励学生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的生活,肯定自我的情感,肯定自我的认识,肯定自我的积淀。肯定自我,才能表达自我,这恰恰是情感真挚、个性飞扬的前提。
叶圣陶说:“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该走出只关注技巧的技术性训练的怪圈,而把“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作为训练的重点,因为,这是一项基本训练,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