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动荡而传奇的时代。文人墨客,官宦商人,无一不在家国之下颠沛流离,无一不看着满目疮痍心忧天下,无一不是在内优外患之间踩着钢丝度日。但可惜的是,在传奇时代之下,某一个人的大起大落、沉浮一生,根本不重要,他不过是这个时代的蝼蚁,无足轻重的牺牲品。可叹的是留给后人纷说的却变成了一段历史、一个平面的英雄或平面的小人、一段好与坏的对峙与抗衡。胡雪岩的事迹被后人传颂,就变成了这样一段传奇。
编剧要去创作一个人物,若单纯关心他的历史痕迹,剧本自然会失去某种风骨,只是一个“巅峰之上盛极必衰的商人”。他在成为这样的人之前,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傲世之态,也有自己的性情情趣,他那经商的头脑既是成功的原因,也是终究落魄的最大成因。《亲爱的,胡雪岩》将胡雪岩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虽都是些大起大落的事件,但却不是用大起大落的笔法大肆渲染,而是细水长流地、克制地展现了当时年代下的一幅画卷。
我总觉得香港话剧团的戏有一种时代的韵味。这种韵味可能来源于粤语,可能来源于演员的形态,可能来源于剧本,也可能来源于舞台上的细枝末节。很多古装舞台剧或者民国戏总给人一种感觉:这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是那个时代的事。那些戏从一开始就无法说服我,后宫戏换个汤药就变成了职场进阶记,他们太“近”了,太现代了,古典或近代的外壳下包裹的全是现代语境下的思维。但是香港话剧团的戏,却能一开场亮相就让人回到那个时代的韵味中去,接着你相信,那个时代的流氓地痞就是舞台上这样的,酒馆里的平常打闹和官场上不见血的刀光对谈。就应该是这副模样。咱们的歌舞升平和当时的五湖动荡是不同的,所产生的生命、风情、风骨、生态、情趣,自然是不同的。
开场音乐是《小罗书》,杭州的老评话,讲的就是逛菜场,互相夸自己的菜好。一开场便打好时代的地基。能用评话开场不是难事,用得刚刚好就不容易了。我的一个朋友刚好是杭州人,看了戏后一直感慨: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
然后是背景声音的设计,整场戏没有大篇幅音乐的渲染与故作煽情,明明是一个家国天下的故事,明明是一首个人命运的挽歌,但情绪激昂时用鼓声铺底,悲鸣之下万声齐发,一声枪响,胡雪岩奋然前行。一腔孤勇二两胆识混着花酒一同饮下,局势已然如此,他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局势。
整部戏在演员一来二去的节奏下酣畅淋漓,这种节奏虽然设计感明显,但不急不缓,且干脆利落。胡雪岩在演员的设计下活了起来。一出回家的戏,夫人责骂一年十一个月胡雪岩都不见人影,胡雪岩一来二回的撒娇让整个剧场都爆笑起来。这种笑声在这部“正剧”中并不少见。戏幽默而不失仪,角色生趣而不失态。
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胡雪岩,带着血肉,带着缺陷,又带着时代的痕迹。可见编剧下笔是带着“情”的。赫尔曼·黑塞在《德米安》中说:命运和性情是同一种概念下的不同名字。若看透了这句话的底色,“人”就跟着透彻了。在这本戏中,胡雪岩把自己比喻成“鹿”。鹿死谁手?死在了他自己手里。剧本并没有将重心放在胡雪岩这一生沉浮的大小事件中,而是用更多的笔墨写了他的家庭、他的心思、他的性情、他周身的一切、他的得意与不得已、他的傲骨与失落。
我喜欢那个结尾。
赖老四拿出一本《胡雪岩》要胡雪岩签名,他说,若是他不来写,后人自会有人来写。上海有了电灯,街头巷尾都变了,时过境迁。一时风光无两、一时门庭若市又如何,一时成败又如何?终究不过人生那点事,人生那点事也不过那些道理,道理谁都懂,但是谁都是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
迢迢万里
行人止步
欲罢不能
无欲则刚
胡雪岩赢在了“欲”,欲望给了他气魄胆识。胡雪岩输在了“欲”,但是剧本最终不是给他输家的姿态。赖老四一直提及的《红楼梦》,胡雪岩的人生何尝不是红楼梦中人?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胡雪岩是官,是商,也是人。
舞台从皮影起,从皮影落幕,形式上的多样没掩盖剧本的表达反而让整出戏统一并且完整,一出戏基调立住了,戏就生动了。
戏终,赶最后一班车回杭州,没来得及听最后的演后谈。后來听朋友谈起,演后谈中说:“我们不用太去为商业发愁,能做自己的艺术表达。”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在羡慕之余,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很多戏真的是因为商业化才少了一点什么吗?我们的很多艺术坚持,真的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吗?
我一直觉得,艺术本身并不高贵,艺术不过是生活的镜面而已,若离了生活空谈艺术,空中楼阁再好看也立不长久,若妥协了生活不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太多这样的戏了。
不妨借用标题一言,盛衰沉浮之下,焉有完卯。
编剧要去创作一个人物,若单纯关心他的历史痕迹,剧本自然会失去某种风骨,只是一个“巅峰之上盛极必衰的商人”。他在成为这样的人之前,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傲世之态,也有自己的性情情趣,他那经商的头脑既是成功的原因,也是终究落魄的最大成因。《亲爱的,胡雪岩》将胡雪岩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虽都是些大起大落的事件,但却不是用大起大落的笔法大肆渲染,而是细水长流地、克制地展现了当时年代下的一幅画卷。
我总觉得香港话剧团的戏有一种时代的韵味。这种韵味可能来源于粤语,可能来源于演员的形态,可能来源于剧本,也可能来源于舞台上的细枝末节。很多古装舞台剧或者民国戏总给人一种感觉:这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是那个时代的事。那些戏从一开始就无法说服我,后宫戏换个汤药就变成了职场进阶记,他们太“近”了,太现代了,古典或近代的外壳下包裹的全是现代语境下的思维。但是香港话剧团的戏,却能一开场亮相就让人回到那个时代的韵味中去,接着你相信,那个时代的流氓地痞就是舞台上这样的,酒馆里的平常打闹和官场上不见血的刀光对谈。就应该是这副模样。咱们的歌舞升平和当时的五湖动荡是不同的,所产生的生命、风情、风骨、生态、情趣,自然是不同的。
开场音乐是《小罗书》,杭州的老评话,讲的就是逛菜场,互相夸自己的菜好。一开场便打好时代的地基。能用评话开场不是难事,用得刚刚好就不容易了。我的一个朋友刚好是杭州人,看了戏后一直感慨: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
然后是背景声音的设计,整场戏没有大篇幅音乐的渲染与故作煽情,明明是一个家国天下的故事,明明是一首个人命运的挽歌,但情绪激昂时用鼓声铺底,悲鸣之下万声齐发,一声枪响,胡雪岩奋然前行。一腔孤勇二两胆识混着花酒一同饮下,局势已然如此,他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局势。
整部戏在演员一来二去的节奏下酣畅淋漓,这种节奏虽然设计感明显,但不急不缓,且干脆利落。胡雪岩在演员的设计下活了起来。一出回家的戏,夫人责骂一年十一个月胡雪岩都不见人影,胡雪岩一来二回的撒娇让整个剧场都爆笑起来。这种笑声在这部“正剧”中并不少见。戏幽默而不失仪,角色生趣而不失态。
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胡雪岩,带着血肉,带着缺陷,又带着时代的痕迹。可见编剧下笔是带着“情”的。赫尔曼·黑塞在《德米安》中说:命运和性情是同一种概念下的不同名字。若看透了这句话的底色,“人”就跟着透彻了。在这本戏中,胡雪岩把自己比喻成“鹿”。鹿死谁手?死在了他自己手里。剧本并没有将重心放在胡雪岩这一生沉浮的大小事件中,而是用更多的笔墨写了他的家庭、他的心思、他的性情、他周身的一切、他的得意与不得已、他的傲骨与失落。
我喜欢那个结尾。
赖老四拿出一本《胡雪岩》要胡雪岩签名,他说,若是他不来写,后人自会有人来写。上海有了电灯,街头巷尾都变了,时过境迁。一时风光无两、一时门庭若市又如何,一时成败又如何?终究不过人生那点事,人生那点事也不过那些道理,道理谁都懂,但是谁都是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
迢迢万里
行人止步
欲罢不能
无欲则刚
胡雪岩赢在了“欲”,欲望给了他气魄胆识。胡雪岩输在了“欲”,但是剧本最终不是给他输家的姿态。赖老四一直提及的《红楼梦》,胡雪岩的人生何尝不是红楼梦中人?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胡雪岩是官,是商,也是人。
舞台从皮影起,从皮影落幕,形式上的多样没掩盖剧本的表达反而让整出戏统一并且完整,一出戏基调立住了,戏就生动了。
戏终,赶最后一班车回杭州,没来得及听最后的演后谈。后來听朋友谈起,演后谈中说:“我们不用太去为商业发愁,能做自己的艺术表达。”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在羡慕之余,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很多戏真的是因为商业化才少了一点什么吗?我们的很多艺术坚持,真的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吗?
我一直觉得,艺术本身并不高贵,艺术不过是生活的镜面而已,若离了生活空谈艺术,空中楼阁再好看也立不长久,若妥协了生活不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太多这样的戏了。
不妨借用标题一言,盛衰沉浮之下,焉有完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