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下肢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常规下肢动脉检查,对比两组人员的血流动力学、管腔闭塞或狭窄改变情况,观察两组血管内膜、内径和有无斑块产生。结果:观察组动脉硬化发生率达到94.3%,82例患者中共有7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对比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及下肢动脉内径,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比两组下肢血管硬化斑块、管腔内膜增厚、闭塞、狭窄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发生率最高为股动脉斑块,其次为足背动脉狭窄,仅足背动脉出现闭塞。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的对患者病变程度、范围及部位进行显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9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72-02
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动脉出现病变,是诱发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主导因素,更有甚者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病变情况常伴随一定时间的潜伏,即在患者表现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便经发生。文章现结合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2例以及30例正常成人的临床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于本病的临床诊断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并对其相应的诊断价值进行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2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正常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4例,那女性患者38例,年龄结构为32~84岁,平均年龄(54.6±14.2)岁,患者病程2~24年不等。其中下肢坏疽、足部溃疡各7例,脑塞栓18例,高血压26例,高血脂2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结构为33~82岁,平均年龄(56.11±12.2)岁。
1.2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5~10MHz,于患者股动脉分叉处上方2cm处及踝关节下方和腘窝中点2.5~3.0cm出对研究对象的足背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进行检查。针对内膜光滑程度、血管走行和管壁回声强度采用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并对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经进行测量,针对有斑块形成对象,对斑块大小和官腔狭窄程度进行测量。采用CDFI对腔内彩色血流信号状态进行观察;频谱形态采用脉冲多普勒进行观察,对收缩期血流的峰值速度进行测量。
2 结果
观察组动脉硬化发生率达到94.3%,82例患者中共有7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对比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及下肢动脉内径,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比两组下肢血管硬化斑块、管腔内膜增厚、闭塞、狭窄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发生率最高为股动脉斑块,其次为足背动脉狭窄,仅足背动脉出现闭塞,如表1所示:
表1 尿病组与对照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比较(X±S)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对血液系统的生理结构影响很大,其中以增加血管壁厚度、增大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血液中异物等为其主要表现。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后,其体内的血管的管壁会增厚,血管的内壁也会增厚,导致了血管内管的直径减小,为血液循环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使血流速度下降。而血流速度下降后就会导致血液中的一些异物的沉积,沉积的异物过多就会形成斑块,而这些斑块又进一步阻碍着血流的速度,而且这些小的斑块还可以吸附血液中的其它异物,久而久之,斑块就会形成血栓,最后导致了患者下肢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的现象。而这时的患者轻则下肢瘫痪,无法正常行动;重则导致下肢组织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的对患者病变程度、范围及部位进行显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李娜,尚邦娟,王娟,陈剑辉,张亚莉.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伤2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78~79
[2] 张丽梅,雷文营.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下肢血管超声检测比较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6~27
[3] 那桂萍,王华,普素,舒媛,王晓琴,李红霞,杨春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5):31~32
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9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72-02
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动脉出现病变,是诱发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主导因素,更有甚者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病变情况常伴随一定时间的潜伏,即在患者表现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便经发生。文章现结合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2例以及30例正常成人的临床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于本病的临床诊断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并对其相应的诊断价值进行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2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正常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4例,那女性患者38例,年龄结构为32~84岁,平均年龄(54.6±14.2)岁,患者病程2~24年不等。其中下肢坏疽、足部溃疡各7例,脑塞栓18例,高血压26例,高血脂2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结构为33~82岁,平均年龄(56.11±12.2)岁。
1.2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5~10MHz,于患者股动脉分叉处上方2cm处及踝关节下方和腘窝中点2.5~3.0cm出对研究对象的足背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进行检查。针对内膜光滑程度、血管走行和管壁回声强度采用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并对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经进行测量,针对有斑块形成对象,对斑块大小和官腔狭窄程度进行测量。采用CDFI对腔内彩色血流信号状态进行观察;频谱形态采用脉冲多普勒进行观察,对收缩期血流的峰值速度进行测量。
2 结果
观察组动脉硬化发生率达到94.3%,82例患者中共有7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对比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及下肢动脉内径,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比两组下肢血管硬化斑块、管腔内膜增厚、闭塞、狭窄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发生率最高为股动脉斑块,其次为足背动脉狭窄,仅足背动脉出现闭塞,如表1所示:
表1 尿病组与对照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比较(X±S)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对血液系统的生理结构影响很大,其中以增加血管壁厚度、增大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血液中异物等为其主要表现。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后,其体内的血管的管壁会增厚,血管的内壁也会增厚,导致了血管内管的直径减小,为血液循环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使血流速度下降。而血流速度下降后就会导致血液中的一些异物的沉积,沉积的异物过多就会形成斑块,而这些斑块又进一步阻碍着血流的速度,而且这些小的斑块还可以吸附血液中的其它异物,久而久之,斑块就会形成血栓,最后导致了患者下肢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的现象。而这时的患者轻则下肢瘫痪,无法正常行动;重则导致下肢组织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的对患者病变程度、范围及部位进行显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李娜,尚邦娟,王娟,陈剑辉,张亚莉.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伤2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78~79
[2] 张丽梅,雷文营.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下肢血管超声检测比较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6~27
[3] 那桂萍,王华,普素,舒媛,王晓琴,李红霞,杨春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