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网络黑帮”团伙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大家 参考。
关键词:网络黑帮;方法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论的转型与深化,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由“网络黑帮”团伙所引发的群体事件渐显苗头、来势凶雄,成为青少年实施犯罪的新途径,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突出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必将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
一、加强对网络行动的法律约束,避免其发展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集方式,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或活动。〔3〕这类事件具有事发的突然性、人员集聚性参与人数众多、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等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虽然“网络黑帮”活动当前还是一种新兴的群体组织行为,但其聚集性、快速性的特点若控制不住,受人利用,极有可能转换为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预防“网络黑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要加强对其行动的法律约束。
二、加强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与“网络黑帮”青少年开始大多为了突破渴望,超越自己。对此,有专家认为,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关注却在减少。“网络黑帮”表面上看,是一些青少年受人驱使,制造事端,危害社会,实际上是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人们追求个性、希望引人注意的心理,是人们为了寻找归属感,在群体中宣泄青春的各种情绪,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外在表达。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应该教育青年人在自我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安全,不损及他人。不仅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应该重视其成员的“社交障碍”问题,加强青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通过健康、合理合法的方式宣泄自己情绪,展现自我风采,鼓励青年人要正确地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压力,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现实结合起来,积极地融入社会,从健康的社交中寻找到快乐。
三、宣扬传统文化,对舶来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两者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同步,我们精力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建设。由于“本土文化”缺乏创新,传统优秀文化逐渐在青年人中丧失优势,导致外国的一些文化乘虚而入。随着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少年轻人越来越快的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并以自身的行为冲击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观念,这种新旧观念的碰撞为“网络黑帮”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而有必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对舶来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展传统群体活动,扩大人际交往沟通。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乒乓球、太极柔力球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对我们传统文化还起到了积极的发扬作用。同时,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与当前流行的网络文化相结合,把网络作为弘扬“本土文化”的手段和途径,提高传统文化在E时代青年人中的接受度。将网络文化的“形”与传统文化的“神”完美的结合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处置“网络黑帮”事件,要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要确保信息灵敏准确。应对“网络黑帮”事件,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处置。“网络黑帮”事件和任何事物一样,总有一个萌芽、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但它又具备“难测、难防、难处置、突然性大”等特点。信息不灵就成了聋子、瞎子,临事就很被动。因此,牢牢把握信息的主动权,确保信息灵敏畅通准确是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加强维稳信息督查员、公安派出所、基层综治组织、综治维稳信息员四条情况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搭建了乡镇综治维稳中心联动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群众投诉、反映各方面问题的渠道,以保证党委、政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切实解决“神不知、鬼不觉”的问题。
二是确保预案周详实用。“网络黑帮”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和难防性,容不得静观其变,否则将贻误时机,酿成后果,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稳控力量安排到现场,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维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处置重大安全事件和“网络黑帮”事件的工作机制,以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为龙头,组建维穩工作队并加强演练,制定周详实用的工作预案。一旦有事,能确保迅速到达事发地点,有效控制局势。
三是确保处置快速果断。“网络黑帮”事件涉及人员众多,要在工作中做到坚持“争取多数、打击少数”的原则,可以同时组织当地公、检、法精干力量,成立专案工作组,对事件的组织策划者和从事破坏活动的骨干,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才能有效地震撼不法分子,也能使更多的青少年受到教育;对受蒙骗驱使的青少年要晓之以理,耐心教育,用真诚关怀化解他们的对立反社会情绪,使其明白行为过激,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作者简介
王 帅(1975——),四川巴中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武警指挥学院指挥二系抢险救灾教研室讲师。
王彬旭(1998——),四川南充人,在读本科,现任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二大队六队学员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
关键词:网络黑帮;方法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论的转型与深化,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由“网络黑帮”团伙所引发的群体事件渐显苗头、来势凶雄,成为青少年实施犯罪的新途径,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突出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必将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
一、加强对网络行动的法律约束,避免其发展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集方式,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或活动。〔3〕这类事件具有事发的突然性、人员集聚性参与人数众多、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等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虽然“网络黑帮”活动当前还是一种新兴的群体组织行为,但其聚集性、快速性的特点若控制不住,受人利用,极有可能转换为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预防“网络黑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要加强对其行动的法律约束。
二、加强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与“网络黑帮”青少年开始大多为了突破渴望,超越自己。对此,有专家认为,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关注却在减少。“网络黑帮”表面上看,是一些青少年受人驱使,制造事端,危害社会,实际上是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人们追求个性、希望引人注意的心理,是人们为了寻找归属感,在群体中宣泄青春的各种情绪,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外在表达。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应该教育青年人在自我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安全,不损及他人。不仅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应该重视其成员的“社交障碍”问题,加强青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通过健康、合理合法的方式宣泄自己情绪,展现自我风采,鼓励青年人要正确地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压力,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现实结合起来,积极地融入社会,从健康的社交中寻找到快乐。
三、宣扬传统文化,对舶来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两者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同步,我们精力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建设。由于“本土文化”缺乏创新,传统优秀文化逐渐在青年人中丧失优势,导致外国的一些文化乘虚而入。随着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少年轻人越来越快的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并以自身的行为冲击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观念,这种新旧观念的碰撞为“网络黑帮”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而有必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对舶来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展传统群体活动,扩大人际交往沟通。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乒乓球、太极柔力球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对我们传统文化还起到了积极的发扬作用。同时,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与当前流行的网络文化相结合,把网络作为弘扬“本土文化”的手段和途径,提高传统文化在E时代青年人中的接受度。将网络文化的“形”与传统文化的“神”完美的结合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处置“网络黑帮”事件,要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要确保信息灵敏准确。应对“网络黑帮”事件,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处置。“网络黑帮”事件和任何事物一样,总有一个萌芽、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但它又具备“难测、难防、难处置、突然性大”等特点。信息不灵就成了聋子、瞎子,临事就很被动。因此,牢牢把握信息的主动权,确保信息灵敏畅通准确是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加强维稳信息督查员、公安派出所、基层综治组织、综治维稳信息员四条情况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搭建了乡镇综治维稳中心联动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群众投诉、反映各方面问题的渠道,以保证党委、政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切实解决“神不知、鬼不觉”的问题。
二是确保预案周详实用。“网络黑帮”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和难防性,容不得静观其变,否则将贻误时机,酿成后果,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稳控力量安排到现场,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维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处置重大安全事件和“网络黑帮”事件的工作机制,以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为龙头,组建维穩工作队并加强演练,制定周详实用的工作预案。一旦有事,能确保迅速到达事发地点,有效控制局势。
三是确保处置快速果断。“网络黑帮”事件涉及人员众多,要在工作中做到坚持“争取多数、打击少数”的原则,可以同时组织当地公、检、法精干力量,成立专案工作组,对事件的组织策划者和从事破坏活动的骨干,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才能有效地震撼不法分子,也能使更多的青少年受到教育;对受蒙骗驱使的青少年要晓之以理,耐心教育,用真诚关怀化解他们的对立反社会情绪,使其明白行为过激,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作者简介
王 帅(1975——),四川巴中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武警指挥学院指挥二系抢险救灾教研室讲师。
王彬旭(1998——),四川南充人,在读本科,现任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二大队六队学员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