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一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历史,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但我以为更多的原因在于老师,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改变提升自己,主要做法有: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二、中国史与世界史紧密结合;三、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历史;四、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改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增强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高一新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历史,具体表现为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昏昏欲睡;布置的作业拖拖沓沓,不按时完成。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差、高一学生面临文理分科、下午上课学生容易瞌睡等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程式固化,忽视新教材体例,忽视历史概念体系,或基于对老教材旧体例的轻车熟路,或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拿捏不准,或因为自身理论功底的不厚和研究水平的不够,多数老师还是习惯穿新鞋走老路;其二,教学浮化,重史实概念讲述,轻理论概念阐释。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落实史实概念,很少围绕专题主题展开理论探究。其三,历史教学窄化,就事论事,内涵少挖掘,外延不延展,历史课堂枯燥无味。 总之我们的老师需要丰富历史知识、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老师如果把每堂课都讲得生动形象,相信学生也不会无动于衷。
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就是好奇和疑问,如果离开这条,就没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天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意思就是要是自己的课堂不那么枯燥无味,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观念上的准备、内容上的准备、课堂形式、上课手段的准备。比如在讲到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时,讲到政府抑制商业、歧视商人、限制商人行为从而导致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比较低,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中的诗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在《琵琶行》中,这句话是说琵琶女的悲惨处境,而从另一角度看则反映了商人的地位比较低,只能娶年龄老大的琵琶女作为妻子。再比如讲到“市”的发展时,要讲唐代的“夜市”比较繁荣,可用杜荀鹤的诗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来说明。要讲宋代的“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可用陆游的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来说明。这样文史结合,既可以容易的讲清楚问题,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在讲到中国史的时候,要把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这样学生容易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比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需要告诉学生当时的世界许多国家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而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外交政策都比中国先进,这样学生会就很容易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争的结果了。再比如讲到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时,需要讲清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的这一国际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孤立、封锁、包围,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愿意支持、帮助中国,所以中国就倒向了社会主义这一边。这样就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化难为易。也可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每件事的前因后果。
再次,历史教师要改变总在扮演一种往昔历史的转述者与说教者的角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意就是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或许会截然不同。讲到明清王朝时我们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眼中康乾王朝是怎样的?大家议论纷纷,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一片盛世。然后我们展示欧洲人眼中康乾盛世(盛世背后的悲歌)。欧洲特约记者马嘎尔尼认为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马嘎尔尼在出使日记中说:中国“自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技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酷”。再比如在讲到评价康熙、乾隆时,我们普遍会讲康熙、乾隆的内政外交政策,如何平定三藩之乱、大小和卓之乱,如何改土归流、如何发展经济、如何维护国家统一,进而会讲康熙、乾隆是如何的伟大;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世界史、文明史、近代化的角度去看待康熙、乾隆,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恰恰是康熙、乾隆的“聪明才智”、"得力的举措“维护了封建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给学生自由成长的土壤,还学生自由呼吸的空气,这样学生的视角会截然不同,学生会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进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历史。
最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构建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铺设好的阶梯型的有价值的问题拾级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發展,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辛亥革命的结果和成就时,我们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同学们就纷纷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它是成功的: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等。而有的同学认为它是失败的: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没有改变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等。等大家讨论之后,我们再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它的成就又要看到它的不足。这样,学生先用发散思维,在多元分析中得出较为新颖的思维结果,再用聚合思维,在比较概括中得出历史认识,提升理解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得以提升。
总之,历史不是汗牛充栋的典籍,浩如烟海的史料,更不是苦涩年代的诵念,风云岁月的堆砌,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把孤僻、繁杂、固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讲的有血有肉;教师要对课本内容作必要的延伸和拓展;或对历史教材作深入透彻的分析,见学生所未见;或谈古论今,融会贯通,使学生耳目一新。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现状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高一新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历史,具体表现为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昏昏欲睡;布置的作业拖拖沓沓,不按时完成。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差、高一学生面临文理分科、下午上课学生容易瞌睡等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程式固化,忽视新教材体例,忽视历史概念体系,或基于对老教材旧体例的轻车熟路,或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拿捏不准,或因为自身理论功底的不厚和研究水平的不够,多数老师还是习惯穿新鞋走老路;其二,教学浮化,重史实概念讲述,轻理论概念阐释。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落实史实概念,很少围绕专题主题展开理论探究。其三,历史教学窄化,就事论事,内涵少挖掘,外延不延展,历史课堂枯燥无味。 总之我们的老师需要丰富历史知识、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老师如果把每堂课都讲得生动形象,相信学生也不会无动于衷。
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就是好奇和疑问,如果离开这条,就没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天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意思就是要是自己的课堂不那么枯燥无味,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观念上的准备、内容上的准备、课堂形式、上课手段的准备。比如在讲到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时,讲到政府抑制商业、歧视商人、限制商人行为从而导致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比较低,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中的诗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在《琵琶行》中,这句话是说琵琶女的悲惨处境,而从另一角度看则反映了商人的地位比较低,只能娶年龄老大的琵琶女作为妻子。再比如讲到“市”的发展时,要讲唐代的“夜市”比较繁荣,可用杜荀鹤的诗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来说明。要讲宋代的“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可用陆游的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来说明。这样文史结合,既可以容易的讲清楚问题,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在讲到中国史的时候,要把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这样学生容易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比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需要告诉学生当时的世界许多国家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而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外交政策都比中国先进,这样学生会就很容易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争的结果了。再比如讲到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时,需要讲清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的这一国际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孤立、封锁、包围,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愿意支持、帮助中国,所以中国就倒向了社会主义这一边。这样就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化难为易。也可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每件事的前因后果。
再次,历史教师要改变总在扮演一种往昔历史的转述者与说教者的角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意就是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或许会截然不同。讲到明清王朝时我们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眼中康乾王朝是怎样的?大家议论纷纷,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一片盛世。然后我们展示欧洲人眼中康乾盛世(盛世背后的悲歌)。欧洲特约记者马嘎尔尼认为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马嘎尔尼在出使日记中说:中国“自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技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酷”。再比如在讲到评价康熙、乾隆时,我们普遍会讲康熙、乾隆的内政外交政策,如何平定三藩之乱、大小和卓之乱,如何改土归流、如何发展经济、如何维护国家统一,进而会讲康熙、乾隆是如何的伟大;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世界史、文明史、近代化的角度去看待康熙、乾隆,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恰恰是康熙、乾隆的“聪明才智”、"得力的举措“维护了封建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给学生自由成长的土壤,还学生自由呼吸的空气,这样学生的视角会截然不同,学生会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进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历史。
最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构建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铺设好的阶梯型的有价值的问题拾级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發展,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辛亥革命的结果和成就时,我们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同学们就纷纷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它是成功的: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等。而有的同学认为它是失败的: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没有改变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等。等大家讨论之后,我们再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它的成就又要看到它的不足。这样,学生先用发散思维,在多元分析中得出较为新颖的思维结果,再用聚合思维,在比较概括中得出历史认识,提升理解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得以提升。
总之,历史不是汗牛充栋的典籍,浩如烟海的史料,更不是苦涩年代的诵念,风云岁月的堆砌,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把孤僻、繁杂、固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讲的有血有肉;教师要对课本内容作必要的延伸和拓展;或对历史教材作深入透彻的分析,见学生所未见;或谈古论今,融会贯通,使学生耳目一新。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现状一定会有所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