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尝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字时代的数学化生存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特别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也在着重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下面我主要以初一数学教学为例,介绍一下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的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且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1、从生活背景入手,诱发学习数学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数轴”时,教材创设了把一周内天气气温排序问题,学生通过看图观察、排序,体会到生活中随时都在运用数学。又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创设了计算净胜球的问题,这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中时时刻刻在用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从收集生活素材入手,体验数学乐趣。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教师让学生根据收集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教学时,教师有目的地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提取与数学有关的资料,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例如,观察家里米袋或者面粉袋上面的重量标志,并说明其中“+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有家里人在炒股或者投资基金的话,就可以根据观察一下当天股市行情的升降情况,并计算盈亏的数额和比例。还有,就是比较普及的储蓄利息问题。例如,我在国庆放假前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
  某人有100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十年,请同学们到储蓄所调查一下,一年到十年存款的年利率得出的结论,按照要求设计出存款方案。(1)选择三种储蓄方法,计算10000元钱存入银行十年后的利息(假设利率不变)。(2)选一个最佳的存款方案,并说说这个方案有什么优点。要求:亲自到银行把利率表抄下来,并注明是哪个银行的。
  这道题中渗透了数学知识,又具有生活实用性,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设计方案,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模拟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表演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实际化、生活化。例如:在学习“整式”时,我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
  假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x,用式子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行数多1个,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教室里每行的行数是每行座位的2/3,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3)、判断上面式子哪个是单项式,哪个是多项式,并写出其系数和次数。
  这样利用身边的生活场景,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探究,学生自然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中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作为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关于利率的知识后,学生根据生活中分期付款购买家庭小汽车的事件,研究设计了三种家庭条件下,分期付款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又如,有的学生成立了探究小组,调查收集几种常用牌子的洗衣粉的性能价格比,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有实用价值的消费参考。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被具体化了,被形象化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总之,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讲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的目的。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对所描绘的物象用“朴素”的“简洁”的手法来表现的一种绘画方式和手段,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训练和理解方式。结构是物质的本质,它决定着自然界中有形体的形状和特征。素描还善于把复杂的、繁密的东西单纯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是视觉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对客观事物解决问题的高度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素描 观察 表现    一年一度的美术高考吸引着莘莘学子为之拼搏,为了帮助应考者
期刊
现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孩子的心理素质、情感素质、创新素质、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孩子将来能不能成功。成功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成功意识、成功思维、成功的心理和成功的素质。就是要把成功学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把教育学和成功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小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我整理几个学习方法或曰成功法则,这几个成功法则或曰学习方法也是我在班上
期刊
内容摘要:复习是在对旧知识的盘点与回顾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内容杂,知识点分散,词汇、句型多,极难疏理。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出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目标英语 复习 效率    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
期刊
写作是作者自主地对生活、人生、自然的认知和感受的书面形式,显然这种认知感受是自主学习的结果,因而带有个性固执的特点。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的个性,综合素质都有差异,所以造成了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努力拓宽学生写作的软环境。    一、拓宽学生写作的心理环境    1、抓住说话内容,强化讲述条理  话题作文“路上”  提示:同学们在上学或放学的
期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
期刊
步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最终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电脑多媒体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是黑板教学和电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一、多媒体技术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利用电脑多媒体,易于设境激情。高中英语新教材
期刊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例来设置情境  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稱一次,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实验稿)》对写作技能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近年来教师们在教学中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加强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可是成效不大。英语写作一直是学生的薄弱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将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中变化的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总复习的要求;才能达到三个“化”。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三个“化”。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
期刊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发研究型课程,使课内学习研究和课外知识的延伸及课题研究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一、依托教材内容提出研究型课题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关键一环就是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学习研究的对象。比如,《赤壁之战》为什么具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朱光潜提倡“咬文嚼字”,马南邨主张“不求甚解”,两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