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由此可见,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当前,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大家普遍认为,与其在概念教学中花费时间,不如让教师多讲一些题,学生多做一些题,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理解和掌握好概念。
概念运用中掌握解题技能
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题的过程。要想灵活掌握概念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学会在运用中有效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概念,通过基本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概念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比如,在函数奇偶性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掌握函数奇偶性与图象对称的等价再由奇偶性得出对称性。例题:已知f(2x 1)为偶函数,则 f(2x)的对称轴为( )。A.x=1 B.x=-1 C.x=- D.x=。分析:由于f(2x 1)为偶函数,其对称轴为y轴,即直线x=0,而f(2x)的图象是由 f(2x 1)的图象向右平移单位得到,故f(2x)图象的对称轴由直线x=0向右平移 单位得到。即x=,故答案为D。
又如,在反函数教学中,笔者就尝试通过让学生抓住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有关概念的变用,用转化方式在反函数问题转变为原函数问题中达到解题的顺畅。例题:已知函数f(x)=4x-2xx 1,求f-1(0)的值。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题目,一般先求反函数,再求所求的值。思路很简单,但运算并不简单,有简单的方法吗?当然有。即f^-1(0)就是当f(x)=0时所对应的值,只须解方程即可。
互动中加强概念理解
新课标强调指出:有效的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的过程。高效互动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氛围不断活跃,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概念教学,单靠教师讲,学生是很难理解到位的。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达成课堂的高效,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
例如:映射中象和原象的概念是映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比较抽象,不易被掌握。在教学中,笔者在给出象和原象的概念(见课本)之后,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假设第一个集合A为全班同学(都是7月出生的),第二个集合B={1,2,……13,14,15,16,17,29 ,30},然后问学生能否建立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同学们经过讨论、思考,有同学说“能”,对应法则是“求生日”。这时笔者问他的生日是多少?他说“14”,而后又改说“不是”(阴历七月十四是传统鬼节,不吉利)。笔者继续问,求生日到底是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有学生说“不是”。“那怎样才是映射呢?”有学生回答:“求阳历生日”可以,但“求阴历生日”不可以。大家对此进行分析讨论,再对照映射的定义,最后建立了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求阳历生日”。
总结中增强概念意识
概念教学的有效提升,靠的是不断的积淀最终达到升华,从而不断增强概念意识。在高中数学概念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直观背景材料的使用、注重原型与变式的作用、建立概念域和概念系等,通过数学概念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概念应用意识,在运用中提升,从而有效掌握概念本义。
接着上例,在这个映射下,笔者让同学们各自说出自己的象,第一个同学有点不好意思,说的同学多了,大家就渐渐习惯了。当问有没有哪位同学在这个映射下找不到自己的象时,都回答说没有;当问有没有哪位同学在这个映射下,有两个或多个象时,也都回答说没有,就这样在师生互动下,轻松地得出了象的两个性质:①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②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的象都是唯一的。最后,对于这个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即求阳历生日),笔者又根据集合B中的元素来找原象(即学生)。问“生日是15的原象站起来!”有人站起来了。然后越来越多,教师在课前查过学生的档案。所以开始清点人数,直到吻合为止。接下来,又请生日是16的原象,生日是25的原象分别站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了原象的两个性质:①集合B中有的元素的原象可能不只一个;②集合B中有的元素可能没有原象。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积极主动的师生互动中,笔者完成了象与原象这一抽象概念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效运用的过程。在例题讲解中引导学生抓住斜率概念的本质,从已知人手,通过三个易错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题的意识,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形成的概念更清晰,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焰根.在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中学数学教学,1999(6).
[2]冯仕虎.贴近实际,注重实质——映射概念教学浅记[J].数学教学通讯,1998(5).
概念运用中掌握解题技能
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题的过程。要想灵活掌握概念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学会在运用中有效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概念,通过基本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概念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比如,在函数奇偶性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掌握函数奇偶性与图象对称的等价再由奇偶性得出对称性。例题:已知f(2x 1)为偶函数,则 f(2x)的对称轴为( )。A.x=1 B.x=-1 C.x=- D.x=。分析:由于f(2x 1)为偶函数,其对称轴为y轴,即直线x=0,而f(2x)的图象是由 f(2x 1)的图象向右平移单位得到,故f(2x)图象的对称轴由直线x=0向右平移 单位得到。即x=,故答案为D。
又如,在反函数教学中,笔者就尝试通过让学生抓住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有关概念的变用,用转化方式在反函数问题转变为原函数问题中达到解题的顺畅。例题:已知函数f(x)=4x-2xx 1,求f-1(0)的值。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题目,一般先求反函数,再求所求的值。思路很简单,但运算并不简单,有简单的方法吗?当然有。即f^-1(0)就是当f(x)=0时所对应的值,只须解方程即可。
互动中加强概念理解
新课标强调指出:有效的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的过程。高效互动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氛围不断活跃,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概念教学,单靠教师讲,学生是很难理解到位的。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达成课堂的高效,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
例如:映射中象和原象的概念是映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比较抽象,不易被掌握。在教学中,笔者在给出象和原象的概念(见课本)之后,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假设第一个集合A为全班同学(都是7月出生的),第二个集合B={1,2,……13,14,15,16,17,29 ,30},然后问学生能否建立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同学们经过讨论、思考,有同学说“能”,对应法则是“求生日”。这时笔者问他的生日是多少?他说“14”,而后又改说“不是”(阴历七月十四是传统鬼节,不吉利)。笔者继续问,求生日到底是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有学生说“不是”。“那怎样才是映射呢?”有学生回答:“求阳历生日”可以,但“求阴历生日”不可以。大家对此进行分析讨论,再对照映射的定义,最后建立了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求阳历生日”。
总结中增强概念意识
概念教学的有效提升,靠的是不断的积淀最终达到升华,从而不断增强概念意识。在高中数学概念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直观背景材料的使用、注重原型与变式的作用、建立概念域和概念系等,通过数学概念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概念应用意识,在运用中提升,从而有效掌握概念本义。
接着上例,在这个映射下,笔者让同学们各自说出自己的象,第一个同学有点不好意思,说的同学多了,大家就渐渐习惯了。当问有没有哪位同学在这个映射下找不到自己的象时,都回答说没有;当问有没有哪位同学在这个映射下,有两个或多个象时,也都回答说没有,就这样在师生互动下,轻松地得出了象的两个性质:①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②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的象都是唯一的。最后,对于这个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即求阳历生日),笔者又根据集合B中的元素来找原象(即学生)。问“生日是15的原象站起来!”有人站起来了。然后越来越多,教师在课前查过学生的档案。所以开始清点人数,直到吻合为止。接下来,又请生日是16的原象,生日是25的原象分别站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了原象的两个性质:①集合B中有的元素的原象可能不只一个;②集合B中有的元素可能没有原象。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积极主动的师生互动中,笔者完成了象与原象这一抽象概念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效运用的过程。在例题讲解中引导学生抓住斜率概念的本质,从已知人手,通过三个易错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题的意识,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形成的概念更清晰,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焰根.在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中学数学教学,1999(6).
[2]冯仕虎.贴近实际,注重实质——映射概念教学浅记[J].数学教学通讯,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