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二、“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 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有意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笔者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四、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 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 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学生学习中的反映,诸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来分析,他们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说来,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其他文献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期间,由于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换、以及缺乏生活经验,思想状态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消沉等心理,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思想、陶冶性情、增强审美能力,但是在高中教学中古诗词却成了一个难点。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是学生得分比较低的题型之一。如何使学生通过诗词学习,既得到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熏陶,又提高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边就谈谈我在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时的作法。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班主任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过程,也是对教育变革和发展的理解不断加深、对职业生命和从教价值的领悟不断深化、
“去担保化”充分虑及P2P市场的风险控制,通过弱化平台的信用功能,排除超额担保以及兑付压力集聚所诱致的系统性风险,从而能够有效促使P2P回归“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信息中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特殊的心理倾向,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学为乐,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藏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方政府基于“弱财政与强金融”的制度变迁背景全方位嵌入金融资源配置及由此展开的激烈竞争,构成了我国转型时期金融控制的重要面向。“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为地方政府竞争
针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和教学的实际,展开了对实训基地的研讨,分析了室内设计专业的供需关系,阐述了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存在于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
本文就目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建议,期许对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