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双重标准”的应对之策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些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一直采取“双重标准”。我国媒体应对西方媒体“双重标准”的争论是被动而无意义的,过多的细节争论反而可能会恶化我们的传播环境、不利于国家形象塑造。本文以对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为例,试图说明,跳出西方媒体设置的“双重标准”圈套,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或许是破解难题的思路之一。
  2014年3月1日晚,新疆分裂势力在昆明火车站策划制造了严重暴力恐怖事件。8名暴徒挥刀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遇难、130余人受伤。随后,中国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对此次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予以强烈谴责。然而,有些西方媒体却罔顾最基本的新闻准则,在报道中采用了暧昧态度,轻描淡写地称其为“暴力行为”,或者避重就轻地评述杀戮“毫无意义”等等(如图1)。这种做法,与他们报道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恐怖事件时所采用的方法大相径庭。此举遭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认为某些西方媒体对于恐怖主义的报道采取了“双重标准”。
  西方媒体所采取的“双重标准”,其背后自然是有其目的。但是,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并非一天两天,我们的媒体对此的应对措施却一直还停留在谴责和抗议的层面。愤慨之余,需要我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我们对于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的应对之策。
  一、只要意识形态斗争存在,对于“双重标准”的争论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媒体是政治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新疆分裂势力的活动,其背后得到了某些西方大国的资金、武器等多方面的支持,怎么可能指望有关西方国家的媒体把他们自己后台支持的这样事件直接定性为“恐怖主义”呢?
  其实,“双重标准”这个词很早就提出来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有很多学者针对西方媒体的报道措辞展开研究,试图揭露他们“通过看似客观的语言来表达暗含的政治倾向”这一事实。20多年过去了,“双重标准”的争论仍然继续,没有丝毫进展。对于西方某些别有图谋的国家来说,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利益的驱使下,新闻的客观公正原则和媒体职业道德都有可能成为政治家掌上的玩物。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去和他们争论所谓的“双重标准”,只能是浪费时间、对牛弹琴;只要意识形态斗争存在,对于“双重标准”的争论就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
  二、过多的争论,容易把自己陷入孤立的错觉中
  国际传播,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求同。一味强调分歧的国际传播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传播。
  当前国际传播形势是西强我弱,中国要想赢得有利于自身的国际舆论环境,除了要有策略地应对主动上门的敌对言论以外,还应当注意尽量不要在言论上进行无谓的树敌,否则将会给本国国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我们在国际舆论上有被孤立的错觉。以昆明3·01事件为例,某些西方媒体的言论或许是“轻描淡写”,但是考虑到他们背后的政治倾向,这已经是他们所能做到的不错的表现了。此时,如果我们仍旧反复强调这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做得不够”,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来主动强化分歧。一方面会给自己的国际舆论环境制造成一种紧张的假象,另一方面可能会使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产生被迫“选边站”的错觉,反而可能会让外界觉得我们很孤立,妨碍我们与外界的正常意见沟通。
  “谴责暴力、力倡和平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惩恶扬善应该没有国界,更无关意识形态。”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站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正义一方,没有必要为个别西方国家媒体“做得不够”而戚戚不休、牵扯精力。相反,如果过多地纠缠于细节,例如为一个词汇打没打引号而大做文章,其实从客观角度上看是不利于我们的国家形象塑造的。
  三、要相信世界人民对于恐怖主义都有最起码的基本判断能力
  恐怖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公敌,其基本构成要点有三:
  (1)针对非武装人员;
  (2)制造大面积恐慌的暴力或暴力倾向;
  (3)背后的政治目的。
  从昆明3·01事件的事实来看,肇事者将魔爪伸向平民,手段残忍而令人发指。这一公然漠视基本人权、随意剥夺他人生命、践踏人类道义的恶劣犯罪行为,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和神圣法律的正义审判。尽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路透社等媒体将恐怖分子仅仅称为“Assailants(攻击者)”、“Militants(激进分子)”,尽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将暴力恐怖袭击加上引号,但是这都不会影响世界上所有具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民的基本判断:该事件属于恐怖主义无可置疑。
  自从9·11事件以来,世界人民在对待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越来越清晰的基本共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针对无辜平民的杀戮都将是要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和反对,世界各国也因此在反恐合作方面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信任。这种认识,是任何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平常人都具有的公知,是某些西方媒体的“轻描淡写”无法抹杀的。作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和坚定的反对者,中国应当充分相信世界人民的基本判断能力,也应当对自身立场具有高度的自信。
  四、在最广泛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声音是媒体人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求同存异是对外交往的基本策略之一。中国媒体是国家与世界沟通的窗口,恐怖事件发生后,更多地应该是主动寻求全世界共同的声音、寻求支持、寻求共鸣,而不是主动寻求对立、寻求偏见、寻求矛盾。
  事实上,世界上有影响的媒体又不仅仅是CNN、BBC等几家,即便是某些西方国家内部的媒体意见其实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就明确把昆明3·01事件称为“Deadly Terrorist Attack”,而其他国家的媒体也是不约而同地反对恐怖分子的行为,甚至周边一些近期与中国有摩擦的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坚决地站在中国一边,强烈谴责本次恐怖主义行径。反观针对西方媒体“双重标准”的争论,我们有些过于注重那么一两家媒体的无法改变的非客观看法。如果把这个精力更多地利用到发现和团结世界上其他有共同良知的朋友方面,或许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的阵线也就不攻自溃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舆论环境,要靠在最广泛的国际社会当中赢得尽可能多的朋友,而并非仅仅盯着一两个敌对国家的脸色行事;要靠最大范围内的求同,而并非针对某些不利因素通过斗争来强化互异。媒体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通过挖掘西方媒体报道的措辞来证明自己的政治鉴别力,更应该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站在更高处设法变害为利,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基础。借助世界绝大多数人反对恐怖主义的共识而争取更大作为,才是媒体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资料」
  ①新华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就部分西方媒体对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报道的别有用心发表谈话》,2014年03月03日23:37:57,http://news.xinhuanet. com/2014-03/03/c_119587664.htm
  ②新华网:《代表委员谴责一些西方国家对恐怖主义持双重标准》,2014年03月03日20:26:0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03/c_119587201. htm?prolongation=1
  ③张玉胜:《从“淡化”暴恐报道看西方媒体的新闻虚伪》,新华网,2014年03月02日14:32:13,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02/c_119567462.htm?prolongation=1
其他文献
“小青柠”、“那我们就摇一摇吧”、“啊胎气啊”、“就碍得赖”、“摆的一沓哎”、“那就不要韶赖”……当观众在微电影《南京201314》中看到这样的字幕,听到这样的对白时,怎么也不会认为这是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这部名称寓意着“南京爱你一生一世”和2013年南京亚洲青年运动会(简称“亚青会”)、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的城市微电影,以全新的理念、清新的方式,实现了赛事和城市的有
期刊
安德鲁·雅各布斯(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记者,作为汉语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他就来过中国。1998年安德鲁进入《纽约时报》工作,2008年被派驻北京。五年多来他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报道,一些报道也曾在国内引起争议,并引发他与读者的探讨。本文作者在对于《纽约时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发现该报大量集中报道藏族和维吾尔族,2008年以后相关报道更明显增
期刊
目前,中日领土争端、历史问题、军事安全互信等多种问题同时爆发,中日关系处于最严峻时期。如何做好对日传播,面临着非常挑战。记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就对日传播问题,专访了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委员。  目前的中日关系是个阶段性的问题  《对外传播》:您在日本已经累计工作生活了26年,出任驻日大使之前还担任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和驻韩国大使,您对亚洲问题,特别是日本问题很有发言权。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
期刊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开办了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以及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等覆盖全球的国际频道。中国电视走出国门,在国际电视传播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要求我国电视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其引导国际舆论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电视节目海外落地,这是央视扩大海外影响,建立国际一流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环。2009年,海外落地的工作纳入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央
期刊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国际受众对中国相关信息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快速和便捷。然而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和品牌节目的开发还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还缺少像好莱坞、迪士尼那样具有强势文化植入性的媒体内容出现。若想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实效性、亲和力和影响力,就要找到某种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和途径。媒体内容的设计既要贴近中国发展实际,又要贴近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
期刊
自奥巴马在2008年大选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美国人总统以来,有关这位具有多元族裔背景,身世曲折而又实现美国梦的政治家的溢美之词就从未消失过。即使在应对国内外政经诸多困局挑战不甚给力的态势下,众多观察家依然力捧奥巴马为新生代美国政治家的成功典范,并视作在9·11以后,重塑美国积极正面国际形象最重要的政治传播符号。  但奥巴马及其形象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美国公众对其支持的屡创新低(最新
期刊
今天的传播环境给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任何信息的传播,都可以有全球同步进行,这是传统媒体时代不可能想象之事。信息沟通与观念交流无处不在,且充满多样性和交互性。国际传播活动已经超出传统地缘政治边界,超越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格局。如何在这个全球化和新传媒技术推进的全球互动世界,进一步增加全球意识,增进各国相互理解对方的价值观、政策和活动?中国如何才能建构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
期刊
《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有多受欢迎?就拿播放量来说,我国四大视频网站的综合播放量已经超过10亿,其衍生效应更是大放异彩,带动了饮食、时尚、旅游甚至家居等细分行业。不只如此,2014年3月,王岐山在两会期间亦重点提及了《来自星星的你》,可以说,这是一股由全国观众、各界媒体和政治人物共同参与的韩剧潮流,这再次说明,包括影视、音乐、综艺在内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韩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有人提出疑问,韩流
期刊
编者按:2012年初,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访问美国。他故地重游,与爱荷华州小镇老朋友聚会,凸显了人文外交色彩。中国日报美国分社的三位中美记者互相配合,合作完成了这次采访报道任务。报道文章刊发后,受到美国以及其他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引。该文获得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消息类一等奖。本文讲述了他们的采写经过。  2012年2月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上
期刊
“中国改革,你最想问的是……?(Your questionabout China’s reform?)”,中英文两个问句从网页上方坠下,又弹起,终于落定。  点击问句,进入下一页面,九个圆球出现了,编号Q1-Q9;它们重叠后散开,漂浮于页面上——鼠标滑过,圆球被放大,“这一年你学‘习(近平)’了吗?”“三中全会不涉政改吗?”“你知道如何让奥巴马读懂中国的改革吗?”……,9个问题一一浮现其上。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