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
  一、在课前
  (一)为教师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二)为学生准备学习素材提供途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充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途径,丰富了信息资源的门类,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增强了人们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例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整理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在课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我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不仅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使学生更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常规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综合它们的优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一次现代化的大变革。计算机能事先存储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某些环节上时间的浪费,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教学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
  如口算练习是绝大多数的数学课必备的组成部分,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并判断输入答案的正误;还可以设定答题时间,超过答题时间,电脑自动告诉你答案,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如果在形式上再略加修饰,则不失为一种学生喜欢的数学电脑游戏。
  (三)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启发学生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这一知识。
  三、在课后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延伸课堂教学
  目前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二)为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提供渠道
  在课后,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渠道。例如网络课堂就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三)可布置形式不同的作业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力避重复、单一的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作业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性的,也可以是作品的展示。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的支撑还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其他文献
题1.如图1所示,△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的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分析:由PN∥BC,可得△APN∽△ABC,所以有=。再按此比例式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如图1,正方形PQMN为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边QM在BC上;顶点P、N分别在AB、BC上。△ABC的高AD与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逐渐普及,应用于每个行业。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领域也要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计算机、电视、投影等逐渐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也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很多老师都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经过几年的实践,对多媒体在数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研究完善,学习提高,只有把握住素质教育的脉搏,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方针,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也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一个成功的教师眼里并不是没有学困生,只是他们没有歧视学困生的心态和行为,他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眼中的学困生和优生,甚至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体验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课程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这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学生亲身感受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会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知情合一的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
摘 要: 如果将上课比喻成一场戏剧的话,那么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就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剧,学生只是观众,时间一长或“剧情”枯燥,“观众”就会厌烦;就算“剧情”精彩,“观众”看后能记住的“情节”也是少之又少。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做到这点?作者认为,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把握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为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摘 要: 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困扰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难题。本文就此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线教学中的创新显得更尤为重要。一线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的课程观、学生观、教育观去指导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体观;设计以提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优美的学科。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多向传导、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许多学生常常觉得学数学无味,学数学无趣。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压力较大;其次是所学知识偏多偏难,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最后是所学知识与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业成绩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要促进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首要的任务是提升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者在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如何通过赏识教育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进行了策略实践,其具体措施包括: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引导学困生自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全面发展。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提高有效性,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的自我反思,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生成,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