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对话应在平等中进行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N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心灵碰撞。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师生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交往关系,更是一种平等沟通。
  【片段一】《三袋麦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小猪、小牛和小猴收到土地爷爷送给他们的麦子后,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对此,你们的看法如何?
  生:我喜欢小猪的处理方式,他先过好日子,而且手巧……
  生:我欣赏小牛的处理方式,他过日子精打细算……
  生:小猴的处理方式最好,他聪明、勤劳、能干……
  生:我有比小猴、小牛和小猪更好的处理方式……
  生:我的看法是把麦子卖掉,有了钱,想买啥就买啥,想啥时买就啥时买。
  ……
  师:好!很好!老师为你们的看法点赞。
  片段一中的师生对话,既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又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促进了学生的智慧生成。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效的师生对话,能拉近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生活经验为中介,进行“经验兑现”。有效的师生对话,还能助推学生分析、探讨和研究问题,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学生平等沟通,变知识的占有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变知识的阐释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共创精彩课堂,共享快乐的教学生活。
  【片段二】《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投影对话提示:
  “一次、两次、三次,老天鹅不停地撞击着冰面。老天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探究老天鹅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扮演老天鹅,与老师对话。”
  (生浏览对话提示)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冰面上的白羽片片、血迹斑斑,难道你没看到吗?
  生:我看到了,为了能让大家得到食物,我甘愿牺牲自己。
  生:谢谢你!我看到了,为了大伙儿有吃的,破冰有我,我自豪!
  生:大家的生存是大事,这白羽,这血迹,对我来说是小事。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如此扑打冰面,难道不疼得钻心、冷得刺骨吗?难道你是钢铁之躯吗?
  生:我的心想在破冰上,劲用在破冰上,什么疼啊,冷啊,都抛到脑后去了。
  生:怎么不疼呢?怎么不冷呢?但是为了大家,我必须这样做。
  生:我也是血肉之躯,肯定疼,当然冷,可大伙没食物,就会饿死,我怎能怕疼怕冷呢!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可以指派别的天鹅破冰,何必自讨苦吃呢?
  生:我年老骨硬,冷啊,疼啊,苦啊,算不了什么。
  生:我是老天鹅,要给小天鹅做榜样呀!
  师:老天鹅勇敢顽强,心中只有大伙,唯独没有自己。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把老天鹅的内心世界读出来。
  (生自由读)
  师:好!同学们,如果我们视老天鹅的心声为一支歌,那么它的旋律最动人;如果我们视老天鹅的行动为一首诗,那么它的篇章最壮丽。
  片段二中的师生对话,双方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双方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并在震撼和升华中,走进了老天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老天鹅的奋不顾身。语文教学中的对话,通常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多重交叉。在这些对话中,平等是关键,师生对话是重点。需要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表述,尊重学生的表述,善待学生的表述,和学生平等沟通,做内在的引导者,不做外在的专制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间生成性的对话关系,才能使学生主动投入,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
  【片段三】《船泊瓜洲》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你们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
  生:“绿”字用得最好。
  师:可以把“绿”字换成其他字吗?
  生:如果换成“过”字的话,只能说明春风吹过大江南岸,却没有春天的景色,不能换。
  生:如果换成“进”字、“到”字、“入”字,也只能说明春风“吹进”“吹到”“吹入”大江南岸,也不能体现春天的景色,所以不能换。
  生:“绿”字写出了江南的春色美景,“绿”字不能换,换成其他字就表现不出春色美景。
  师:是的,有道理,“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绿”得可爱,“绿”得传神,“绿”得让作者眷恋家乡。
  生:我觉得,不是“绿”字用得最好,而是“又”字用得最好。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接着表述)诗人奉召回京,离開家乡。这一去,吉凶莫测,不知何时“又”能回到家乡。作者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年一度“又”回江南的春风。这是诗人的眷恋和感叹,眷恋自己的家乡,感叹当官身不由己。
  师:(追问)请问,你怎么有如此的见解?
  生:(轻声应答)我到网上查阅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时获得的启发。
  片段三中的师生对话,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在这首交响曲中,每位演奏人员都是平等的,他们保持着各自的独特存在和独特声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师生对话更应自由开放、无拘无束,努力让各种表述彼此融合、和谐共振、相得益彰。每位学生不应只是知识的接收器,还应是知识的发生器和扩大器,让语文课堂闪烁师生生命的智慧,洋溢师生的激情,就可以使师生的对话在冲突、融合和外化中多元互补。
  师生对话并非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并非都要达成一致的看法,也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不脱离所教的内容,应有效对话,以便让平等沟通成为精彩课堂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东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快乐的圣诞节
“妈妈,我走了,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朋友!”早晨,小鼹鼠班几拿着小铲出门去了。  “去吧!希望你好运哦。”妈妈对班几挥着手说。  班几拿着小铲这儿挖挖,那儿铲铲,一只蚂蚁出现在班几的面前。班几说:“你好,小蚂蚁,你可以做我的朋友吗?”  小蚂蚁说:“当然可以啦!不过,我现在就得跟伙伴们一起到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去了。”说完,小蚂蚁头也不回地又钻入土里,匆匆走掉了。  班几继续向前挖着,不一会,他挖到
“踊跃展示”是对“限时讲授、合作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让学生个体积极性得到释放的方式,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对潜能的释放。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拥有平等交流的权利。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相信会有不同的精彩……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唤起学生踊跃展示的动力融于分层次设计的导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思考,有所探究,有所进步。这是对
在习作教学中,“干货”往往是教师“给予”的,而不是学生“习得”的,这样就导致了“给一次会用一次”“不给就不会用” “此用而不会彼用”等写作问题。如何能让学生提取、储存并自主应用“干货?我尝试着在对比中把“鲜货”慢慢晾晒为“干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原有”和“现有” 对比——临写说明方法  【教学片段一】  1.出示秦兵马俑一号坑图片,配以文字说明: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共有6
她的名字叫熊守丽,但是更多人知道她叫“南京肉球妈”。从2011年起,她开始365天为自己的孩子做早餐,天天不重样。后来她开了微博微信,教妈妈们一起为孩子们定制早餐,均衡营养。许多媒体都采访过她,越来越多的妈妈从她这里学会如何将早餐做得营养精致。今年,本栏目将按季度推出她的季节性经典早餐。她还是南京“幼小妈妈帮”成员,如果您有关于宝宝饮食方面的问题想与她探讨,可以关注“幼小妈妈帮”微信公众号,与她交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的语言虽然稚嫩,却最是质朴无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是最接近儿童认知的文体,教师需要基于儿童诗歌独有的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深入到童诗的内在意蕴之中,感受儿童诗歌独特的文体之美。  一、反复朗读,和谐地体悟童诗音韵之美  1.多维尝试,反复诵读感受节奏  文本初读,是为了消除认知障碍。儿童诗的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具有极强的节奏韵律。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关注童
作业是对课堂所授知识的检测、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样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日常教学中,常见的情况是作业量多、作业形式机械重复,极少有创造性,既让学生厌烦,也让教师头疼,应试训练色彩浓厚,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统编本教材使用后,教师应如何高效减负地对待作业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点滴感受。  一、
人教版的“资料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丰富文本内容,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等作用。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资料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资料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让学生自己读读看看就算完事,多数学生对“资料袋”视而不见,造成了学生阅读面狭窄等局面。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资料袋”,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呢?教师可以借助“资料袋”,指导学生
教材中收录了部分由古文改编的课文,这些课文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完全背诵”的形式,而是要基于儿童视角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具体而言,要基于儿童认知、儿童兴趣和儿童生活,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情味”、演出古文的“趣味”、悟出古文的“理味”。  一、基于儿童认知,引导读出古文的“情味”
小说是一种重要文体,从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开始出现在教材中。阅读教学应该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小说的构成无外乎三个方面:情节、环境、人物。其中,环境描写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开掘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教学价值进行浅析,为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奠基。  一、紧扣外显特征,罗列环境描写的呈现形式  1.展现运用方式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已经超越了基本的原始范畴,不仅与情节的发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