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农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化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影响进一步凸显。
从今年1月起,中国cPI统计开始以2010年作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同时,权重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食品降低2.21%。但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直线上扬,市场担忧益发浓重。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2010年12月达到215,为近20年来的最高点。而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升,正是由食用油、谷物、糖和肉类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动的。
农产品涨价推高CPI
在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强(自去年6月以来,玉米、大豆、小麦的期货合约价格普遍增长了50%以上)的传导下,中国农产品价格亦迅速步入上升轨道,由此成为全球食品涨价的直接受害者。据统计,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这一数字和2009年进口大豆总量4255万吨相比,增长28.8%;玉米进口数量则翻了几十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中国cPI数据3-3%,其中大约70%以上涨幅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表示,在CPI统计权重中,食品占1/3左右,这个比重在“十二五”期间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农业状况会决定今后整个物价的稳定状况。
而继去年特大干旱、北方寒潮、暴雨洪涝灾害后,一场从去年秋天延续至今的北方旱灾,已使中国的山东、河南等北方粮食主产区的旱灾面积达到种植总面积的一半,20%-30%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也被重灾区覆盖。分析人士称,这将导致冬小麦主产区减产一成。
近期,中国南方则出现了严重的霜冻天气,不仅给冬小麦、早籼稻、甘蔗等农产品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还造成了部分地区蔬菜生产和运输困难。此外,澳大利亚洪灾等因素也让本已供应偏紧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再次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担忧。
如果说去年9月份出现的上一波农产品上涨行情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引爆的——很多产品由下游率先提价而推动了上游涨价,这一波上涨行情受到供应面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专家分析,中国现今的物价高位运行态势已然形成,如果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霜冻、大旱等灾害天气蔓延粮食欠收,CPI高企形势将更为严峻。此前,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曾预计,2011年将成为中国通胀年,上半年CPI会到5%,甚至6%。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根据调整后的最新权重构成,统计出1月CPI~4.9%。食品权重虽然降低了2.21%,但影响微乎其微。由此判断,在本轮通胀生成过程中,农产品价格上涨依然将“给力”食品价格上涨而成为CPI高企的主要推手。
狙击国际热钱炒作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耕地正被蚕食转化为商品房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日前,已经有专家提出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坚守得住?
而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用工成本普遍增长。据统计,201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增长了10.9%,而工资性收日增长仍是最主要因素。去年,各地纷纷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则是直接原因。
面对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呼声,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如果一味去压制农产品,让农民补贴城镇居民为cPI的下降做贡献,显然是不合理的做法。因为,在农产品背后是一系列的链条关系,包括农业人力成本,农资价格,也包括物流成本的上涨。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则明确表示,今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将是保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为此,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今年中央对‘三农’支出的增加总量和增长幅度至少不会低于去年的8183亿元”。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市场前景普遍看好。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屡创新高,加上中国各大粮食产区受干旱、冰雪等影响的灾害题材炒作,国际热钱纷纷屯兵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
而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贬值的大方向已难以改变,直接导致了全球资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发输人性通胀。虽然中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带动国际热钱持续流人中国,对冲了国内的紧缩政策,造成资金面仍然比较宽松。这一切都为炒作农产品提供了充足“弹药”。
从近期看,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和连续加息以后,资金大量撤出而很可能转向股票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从目前情况看,进入股市的资金并不明显,主要是大量涌入了商品,尤其是以农产品为主的期货、现货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010年,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货币超发形成的流动性过剩、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供给的相对不足以及游资炒作加剧供需不平衡,最后是各项粮食成本的上升等等,最终都将给力农产品价格上涨。
粮食安全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农产品市场包含虚实两部分,即实业和期货资本市场。
“如今仅仅关注实业不够的,外资之前在国内的实业圈地已经做得很多了,现在境外资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国内农业实体市场。”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的报告表明,截至2月1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持仓数据显示,大豆、豆油、玉米和棉花四大农产品的净多头加仓明显。另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2月8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非商业多头持仓增加9000余,张,非商业净多头寸增加7000~,张,包括国际对冲基金在内的投机资金正大量进驻农产品期货市场,迫使中国相应大量增加小麦、玉米、早籼稻等粮食期货持仓量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还发出通知明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等领域企业,需进行安全审查。业内专家表示,粮油、糖等重要农产品领域的外资并购将纳入安全审查范围,这有助于促进产业安全。近两年来,外资在农业领域渗透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流通背景下,除了在实业领域出台政策,资本领域对于农产品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冲击不容忽视。
按照通知规定,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包括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且实际控制权可能被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所谓重要农产品首先应该包括涉及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以及棉花等战略农产品物资。
前者包括粮油产业链,这是基本的生活所需品,后者棉花等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
“这几年,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种资本都希望在此获利,外资进入的规模扩大,而且尚有很多资金希望直接或者间接进入,这是可以感觉到的。”不仅是种植业,粮油、蔬菜、肉食品等领域的加工、物流以及销售环节,外资也几乎是全线渗透。
日前甚至出现了外资通过私募基金等公司控制农业企业的苗头。据报道,美国黑石投资集团牵头的几家国际财团去年斥资6亿美元,投资了拟上市的地利控股集团30%股权,准备依托其核心资产——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构建一个遍布中国的蔬菜及农产品批发物流网络。
外资渗透中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消息此起彼伏。有分析担陇,在大豆加工业之后,中国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涉农产业话语权。由于玉米价格去年大幅上涨,中国增加了进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增大。现在来看,玉米行业也有可能会步大豆后尘。而中国人均耕地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这样很容易受到国际大企业的冲击。
“如果全球食品价格随着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地区的经济就难以排除会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情景。”日前,世界银行发布《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其预测局全球宏观经济主管安德鲁·伯恩斯给出了警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变动,除了受制于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外,还与美元币值变化、全球流动性状况、投机炒作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农产品全球化、金融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定价机制更加复杂化的今天,粮食安全理应备受政策关照。
从今年1月起,中国cPI统计开始以2010年作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同时,权重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食品降低2.21%。但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直线上扬,市场担忧益发浓重。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2010年12月达到215,为近20年来的最高点。而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升,正是由食用油、谷物、糖和肉类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动的。
农产品涨价推高CPI
在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强(自去年6月以来,玉米、大豆、小麦的期货合约价格普遍增长了50%以上)的传导下,中国农产品价格亦迅速步入上升轨道,由此成为全球食品涨价的直接受害者。据统计,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这一数字和2009年进口大豆总量4255万吨相比,增长28.8%;玉米进口数量则翻了几十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中国cPI数据3-3%,其中大约70%以上涨幅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表示,在CPI统计权重中,食品占1/3左右,这个比重在“十二五”期间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农业状况会决定今后整个物价的稳定状况。
而继去年特大干旱、北方寒潮、暴雨洪涝灾害后,一场从去年秋天延续至今的北方旱灾,已使中国的山东、河南等北方粮食主产区的旱灾面积达到种植总面积的一半,20%-30%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也被重灾区覆盖。分析人士称,这将导致冬小麦主产区减产一成。
近期,中国南方则出现了严重的霜冻天气,不仅给冬小麦、早籼稻、甘蔗等农产品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还造成了部分地区蔬菜生产和运输困难。此外,澳大利亚洪灾等因素也让本已供应偏紧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再次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担忧。
如果说去年9月份出现的上一波农产品上涨行情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引爆的——很多产品由下游率先提价而推动了上游涨价,这一波上涨行情受到供应面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专家分析,中国现今的物价高位运行态势已然形成,如果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霜冻、大旱等灾害天气蔓延粮食欠收,CPI高企形势将更为严峻。此前,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曾预计,2011年将成为中国通胀年,上半年CPI会到5%,甚至6%。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根据调整后的最新权重构成,统计出1月CPI~4.9%。食品权重虽然降低了2.21%,但影响微乎其微。由此判断,在本轮通胀生成过程中,农产品价格上涨依然将“给力”食品价格上涨而成为CPI高企的主要推手。
狙击国际热钱炒作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耕地正被蚕食转化为商品房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日前,已经有专家提出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坚守得住?
而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用工成本普遍增长。据统计,201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增长了10.9%,而工资性收日增长仍是最主要因素。去年,各地纷纷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则是直接原因。
面对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呼声,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如果一味去压制农产品,让农民补贴城镇居民为cPI的下降做贡献,显然是不合理的做法。因为,在农产品背后是一系列的链条关系,包括农业人力成本,农资价格,也包括物流成本的上涨。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则明确表示,今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将是保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为此,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今年中央对‘三农’支出的增加总量和增长幅度至少不会低于去年的8183亿元”。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市场前景普遍看好。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屡创新高,加上中国各大粮食产区受干旱、冰雪等影响的灾害题材炒作,国际热钱纷纷屯兵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
而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贬值的大方向已难以改变,直接导致了全球资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发输人性通胀。虽然中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带动国际热钱持续流人中国,对冲了国内的紧缩政策,造成资金面仍然比较宽松。这一切都为炒作农产品提供了充足“弹药”。
从近期看,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和连续加息以后,资金大量撤出而很可能转向股票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从目前情况看,进入股市的资金并不明显,主要是大量涌入了商品,尤其是以农产品为主的期货、现货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010年,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货币超发形成的流动性过剩、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供给的相对不足以及游资炒作加剧供需不平衡,最后是各项粮食成本的上升等等,最终都将给力农产品价格上涨。
粮食安全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农产品市场包含虚实两部分,即实业和期货资本市场。
“如今仅仅关注实业不够的,外资之前在国内的实业圈地已经做得很多了,现在境外资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国内农业实体市场。”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的报告表明,截至2月1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持仓数据显示,大豆、豆油、玉米和棉花四大农产品的净多头加仓明显。另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2月8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非商业多头持仓增加9000余,张,非商业净多头寸增加7000~,张,包括国际对冲基金在内的投机资金正大量进驻农产品期货市场,迫使中国相应大量增加小麦、玉米、早籼稻等粮食期货持仓量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还发出通知明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等领域企业,需进行安全审查。业内专家表示,粮油、糖等重要农产品领域的外资并购将纳入安全审查范围,这有助于促进产业安全。近两年来,外资在农业领域渗透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流通背景下,除了在实业领域出台政策,资本领域对于农产品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冲击不容忽视。
按照通知规定,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包括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且实际控制权可能被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所谓重要农产品首先应该包括涉及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以及棉花等战略农产品物资。
前者包括粮油产业链,这是基本的生活所需品,后者棉花等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
“这几年,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种资本都希望在此获利,外资进入的规模扩大,而且尚有很多资金希望直接或者间接进入,这是可以感觉到的。”不仅是种植业,粮油、蔬菜、肉食品等领域的加工、物流以及销售环节,外资也几乎是全线渗透。
日前甚至出现了外资通过私募基金等公司控制农业企业的苗头。据报道,美国黑石投资集团牵头的几家国际财团去年斥资6亿美元,投资了拟上市的地利控股集团30%股权,准备依托其核心资产——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构建一个遍布中国的蔬菜及农产品批发物流网络。
外资渗透中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消息此起彼伏。有分析担陇,在大豆加工业之后,中国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涉农产业话语权。由于玉米价格去年大幅上涨,中国增加了进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增大。现在来看,玉米行业也有可能会步大豆后尘。而中国人均耕地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这样很容易受到国际大企业的冲击。
“如果全球食品价格随着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地区的经济就难以排除会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情景。”日前,世界银行发布《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其预测局全球宏观经济主管安德鲁·伯恩斯给出了警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变动,除了受制于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外,还与美元币值变化、全球流动性状况、投机炒作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农产品全球化、金融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定价机制更加复杂化的今天,粮食安全理应备受政策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