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引导学生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新知,但是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作者尝试从错题反思、在变中学、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解题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 引导反思 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一直以来,反思都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进,以求更大进步,在教育过程中,反思教学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反思仍是强化双基、训练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通过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我在几年来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现与各位专家商榷。
  一、以旧带新、反思归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回顾,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反过来又可以用新知识解决共性的化学问题,如同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问题及化学平衡、离子平衡、水解平衡均可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等,让学生经常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灵活运用新知识。
  例如在讲SO■使有色物质褪色时,为了分析褪色的原因,设计如下问题情景进行练习:①SO■为何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SO■为何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③SO■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什么?与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药用炭,过氧化物使有色物质褪色存在哪些不同?等等。通过比较反思,熟练掌握SO■的化学性质,以上三个问题分别对SO■的还原性、SO■水溶液的酸性、SO■漂白性加深认识,并对SO■漂白原理的理解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
  二、在错题中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对学生做过的练习或习题不仅要认真讲评,而且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建立错题档案,对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时总结,整理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思路中的误区,有利于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例:某溶液中含有H■、SO■■、NO■■三种离子,其中H■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mol·L■和2.0mol·L■。取该溶液20mL,加入3.2gCu粉,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先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NO■■)=c(H■)-2c(SO■■)=3.0mol,得出20mL溶液中n(H■)=0.140mol n(NO■■)=0.060mol n(Cu)=0.050mol,接着他们的思维模式是Cu与稀H■SO■不反应。3Cu+8HNO■=3Cu(NO■)■+2NO↑+4H■O直接用方程式判断,显然Cu过量,则:
  n(NO)=1/4×0.06mol=0.015molNO
  V(NO)=0.336L
  但是有少数几个学生提出异议,我让他们把解题过程展示给大家看:
  3Cu + 8H■ + 2NO■■ = 3Cu■ + 2NO↑ + 4H■O
  3mol 8mol 2mol
  0.05mol 0.140mol 0.06mol
  得出Cu不足,n(NO)=0.1/3mol V(NO)=0.752L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让学生评价和反思,搞清楚Cu与稀H■SO■虽然不反应,但稀H■SO■却影响溶液中H■的量,H■参与离子反应时,要按照离子方程式进行判断过量情况,进行计算。
  三、在课堂中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多年的各类化学考试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语言表述题失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答题抓不住关键,废话太多,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反思训练,让学生谈一谈想法、做法,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学生能加以重视,经常反思自己的思路是否严密、准确,是否抓住了本质,并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主动地训练并得到强化。如在习题讲评时,主动表达自己对某一个题目的看法,讲解解题思路,开始可能表达得很不到位,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下,在解答表述题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在“变式训练中去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一类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已知条件发生变化是否会产生不同的结论,等等,训练学生认真的审题习惯和对基础知识的强化理解。
  例: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Cl■)>c(NH■■)>c(H■)>c(OH■)
  B.c(NH■■)>c(Cl■)>c(OH■)>c(H■)
  C.c(Cl■)>c(NH■■)>c(OH■)>c(H■)
  D.c(NH■+)>c(Cl■)>c(H■)>c(OH■)
  对于单一的盐溶液,学生可以根据盐类的水解规律很容易就加以判断,但是各类考试中大多是综合性的题目,学生在基本原理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各类酸碱混合后溶液中各种情况下的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所以要对题目加以变化延伸。
  变题一:100毫升0.1mol·L■盐酸与50毫升0.2mol·L■氨水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l■)>c(NH■■)>c(H■)>c(OH■)   B.c(NH■■)>c(Cl■)>c(OH■)>c(H■)
  C.c(Cl■)>c(NH■■)>c(OH■)>c(H■)
  D.c(NH■■)>c(Cl■)>c(H■)>c(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l■)>c(NH■■)>c(H■)>c(OH■)
  B.c(NH■■)>c(Cl-)>c(OH-)>c(H■)
  C.c(Cl■)>c(NH■■)>c(OH■)>c(H■)
  D.c(NH■■)>c(Cl■)>c(H■)>c(OH■)
  变题三:向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合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c(A■)=c(M■)
  通过例题理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一些可变因素的量发生变化,采取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反思、交流,准确判断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优化思维程序。
  五、运用化学思想反思解题技巧,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一道化学题可以有多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计算题,我们提倡学生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如根据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生马上会想到运用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极值法等运用化学思想解题的一些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明白运用解题技巧一定要弄清题目考查的实质问题和所给的条件、方法才能正确地做出选择,不能滥用。比如对于钠的氧化物的某些计算,应注意采用差量法或极值法的思想解决问题,有的还可以采用平均值法。
  例:200℃时,11.6gCO■与H■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则原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是( )
  A.5.8 B.11.6 C.23.2 D.46.4
  解法一:用差量法,列两个方程式来处理。
  解法二:用守恒法,通过两个方程式用质量守恒得m(NO)=11.6g-3.6g=8.0g,再由CO■、H■O的总物质的量必为O■的2倍,所以CO■与H■O的物质的量必为0.5mol。
  M=11.6g/0.5mol=23.2g/mol
  解法三:用平均值法,即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间,只有C符合,此法能快速求解。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思考,逐步培养反思习惯,运用化学思想解决问题,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自主学习的本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了,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中,要把反思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庾子暮春的某日上午,我来到东营这个黄河三角洲上的美丽城市.我看到天鹅在渤海边展翅飞翔,黄河在这里入海.省略过那些雄浑壮阔、令人沉醉的许多景象之叙述,告别之前,我与缪荣
期刊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volvement and new trends in the use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SHLI). Method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Pub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改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教师要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探究能力 学习方式 实验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弱,实验教育不应只是实现现象的再现,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实验教育应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践,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实验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事物间的联系是广泛的,普遍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如果能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就一定会开辟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的教学另辟蹊径,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的负担作出贡献。当把深奥难懂的知识与我们所熟悉的事实相联系,可以使知识的传授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从对深奥难懂的知识恐惧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同时把所学知识反作用于学生相对熟悉的事实和理论,也会
摘 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WO■/g-C■N■杂化材料的合成及结构、性能表征实验,即采用煅烧法制备WO■/g-C■N■杂化材料;运用FT-IR、XRD、UV-Vis等表征材料的结构;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杂化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材料化学、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有利于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优选菊花的炒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素、芹菜素
摘 要: 要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其含义、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式,并在实践中探讨实现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 应用形式  支架本来是建筑学的术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脚手架。运用到教育学中,顾名思义,支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帮助。研究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实验
与晓光先生相识缘于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去年初夏的一天,细阳画廊的史总邀我到他的画廊里去看画展,一幅《慈母手中线》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下子把我拉回童年记忆的长河中.童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