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还在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叶的《认罪书》里,每个人的尘世面貌都是冰山一角,一大半淹在生活的激流下,沉没水下看不见的触角,也是你牵着我,我扯着你,这就是人世间。彼此的所谓了解,只指水面之上,遑论理解。哪怕亲人之间,真正的理解,也要交给时间。
  比如,我对爷爷的认识。他活着,我就否定他的人生;他离世,我没有感伤。多年以后,犟丫头跨进中年门槛,却常常想起他,梦到他,思念他。
  我的爷爷,王庄的人都叫他王大炮。我,就是王大炮的孙女。庄上的大人孩子都这么界定我的身份,让我要多生气有多生气。特别是村小学的老师们。我们在泡桐树下跳皮筋,有人问皮筋上辫子乱飞的是哪个疯丫头,校长王龅牙就带头答:“王大炮的孙女。”
  我的爷爷是有名字的,学字辈,寡母全部的希望就是他平安活着,学为好人,大名学益。可因自小娇生惯养,能习字断文,就是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在王庄,这样子没法混,几近废人。他有限的收入来源不同于王庄任何一个人。有人来王庄收稻收麦,他帮过秤记账;王庄芦苇熟了,家家户户割芦苇编帘子,卖到哪里去呢,他交友广,到建湖去盐城联络买家。赚的是中介费,王庄人俗称开行的。开行的爷爷一手托两家,公道在人心,性子急,话语直,大炮就叫开了。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大炮的称谓,有那么一些谐谑调笑的成分,更多陈述为人不成熟不城府。爷爷的诨名让我受刺激,也警醒。小小年纪的我,嘴唇总是抿得很紧,怕一不小心就泄露自家的重大机密。
  学校旁边的草垛里发现一整盒的彩色粉笔,这是大事:敢偷学校的办公用品,这粉笔哪是谁想用就用的?各班都在查。我们常在那玩的几个女生成了怀疑对象,到最后,我莫名成了重点目标。大龅牙的校长找我谈话,说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我抿着嘴,不吱声。校长乘胜追击:“承认了升旗时检查就行,不承认就告诉你父母,丢你的先人。”我彻底绷不住了,哭得稠稠不息。校长为自己心理战术沾沾自喜,不知泪水是我委屈的代言人。学校边上集市里说闲的王大炮,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事,冲到办公室就砸了一张破桌子:“我的孙女我知道,不要说粉笔,金子她都不会拿。你们再冤枉她,我和你们拼命。”
  王大炮一嚷,整个王庄人都知道这事,不是一盒粉笔的事,是名声。卖鱼的顾二夸王大炮有胆,王大炮轻描淡写:“怎么了嘛,只管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他王龅牙的姑娘在里面,他怎么不怀疑。他王龅牙敢诈十岁的孩子,我就不能冲他的家?!”即使清白,也成谈资。王大炮的作为我不领情。
  一个也想学为好人的孩子,处处重表现,想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喜欢,“王大炮的孙女”彻底给我定了性,一切都是徒劳。
  初中放学路上,一帮同学打打闹闹地刚走近村子,打头的大年兴奋折返而行,边走边呼:“王大炮把歪三家的点唱机烧起来了。”20世纪80年代,电唱机多值钱啊,没几家买得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大炮的孙女身上,仅三五秒,一哄而散奔高坡上的歪三家看热闹去了。我也裹挟在人群里朝前奔。歪三家门口人山人海,从人缝里钻进去,墙烧黑了,电唱机烧化了一半,条柜上杯子香炉水瓶倒的倒翻的翻,王大炮脸上残留着惊慌失措。他从来都活得云淡风轻,早市喝茶,南桥上扛秤,有生意做生意,无事唱淮剧,那一天的王大炮是真被吓着了。
  我不同情体恤,相反恼火无比。嘴唇抿得更紧,心里好似高压锅。拖上他就回家,歪三拦住不放,要赔偿。一巴掌打开:“我爸会赔的。”
  从王大炮胆战心惊断断续续的话语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庄上的劳力都去地里收麦子了,王大炮活一辈子没进过麦田,闲着无事,到歪三家听淮剧,不是他一个,好几个人,起头的也不是他,可只有他识字,别人点,他放唱片,唱着唱着,电线老化起火,还好门口有沙子,挖了两盆灭了火。众人一致认定他是罪魁祸首,赔偿的事交给他了。
  从田里赶回来的父母恨得咬牙,一季麦子替别人收了。我也气得不轻。人人都忙,父母收麦,我忙中考,他倒好,惹下这么大的事。看他的目光里,满是不屑。王大炮的头偏着,不看我们。
  此后,王大炮唱淮剧的音调不再那么高亢。我嫌他不做事在家碍手碍脚时,也不给我讲孝道古人。填报考志愿时,他插上来说两句,被我拦腰掐断。越来越多的时间,他在外面游荡,除了食宿,几乎不见人影。他有许多打发时间的方法,不用愁他。还是愁愁我们的日子。最后几年他就是这么潇洒地活的。不问柴米,只听风问茶。
  后来,乡村美食家王大炮得了食道癌,早茶铺里的百叶包油条再也吃不下,李记老卤猪头也闻不得。得了食道癌的王大炮去过一次医院,确诊后决定不再就医,说他没为儿子挣下家业,也不能拖累儿子。惜命的王大炮这样的安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生讲究吃喝的王大炮,最后是吃不下饿死的。
  我和王大炮的缘分是否总差那么一点点?王大炮离世,我不在身边,在青海旅游。电报拍给我时,王大炮已经变成一缕烟,一捧灰。我再也看不见他了。
  清点他的遗物,大小纸币一沓5000元包在手帕里,留给奶奶的。这又让我吃惊。王大炮应该是身怀绝技的:一笔好字,一腔淮剧,懂礼仪,会算账,婚嫁丧喜,大小礼体,王庄的人都要问他,可这些都换不来钱,没有力气来得实惠。即使后来开行,所得菲薄,仅够自个花销,奶奶从未得过他半个铜板。在临终之际,他想到身后的奶奶,5000元于他,无疑是一笔很大很大的巨款,他怎样省下?蓄谋多久?难道往日的斤斤计较,只是从长计议的一种?我看到的,只是王大炮这个人的冰山一角。
  此后好些年,偶尔我会想起他,琢磨他对生和死的态度,想起那5000元巨款。一忙,我就把他撂一边了。这两年,我频繁地想起他,经常梦到他。他提着马灯去喜欢我的幼儿园老师家接我的情景。他把甘蔗一直送到教室给我吃的情景。他养鹅给我交学费被日头晒蜕几层皮的情景。更有一次,他带着鹅群在废旧校舍边躲太阳,檐角一块砖掉下,砸中他左胸,膏药贴了小半年。想着,想着,我的泪就下来了,我喊他:“爷爷,吃饭。”他回我:“吃不下了,你们吃。”心里一难过,醒了,高高瘦瘦裹着白寿衣的背影,越飘越远。
  这个王庄人嘴里的王大炮,活着时,我只是认得,从不曾理解。真正读懂他对生死的态度,给亲人的念想,我已人到中年。对不起爷爷,原谅我的无知。您是我爷爷,任何时候都会原谅我,连未给您老磕送终头都会原谅。对不对?
  作者简介:
  王晓,女,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浮世的安慰》、《灯火可亲》,新闻通讯作品集《那人那事》。散文曾在《北京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文汇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300多家报纸和《雨花》、《翠苑》、《江苏作家》、《散文诗》等100多家刊物发表。新闻通讯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党建导刊》、《中国组织人事报》、《组织人事报》、《农村党建》、《党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机关建设》等200多家媒体刊载。
其他文献
痛悔:父亲走丢在她的城市  李婷婷和丈夫柴海华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于2006年7月,在上海环城路的郎俊春天小区按揭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成为新上海人。正当她们庆祝的时候,李婷婷接到哥哥的电话,说68岁的父亲有些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她心急如焚。其实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就发现父亲的头发更白、背更驼、精神已大不如从前了,自己远在上海,对河南老家的父亲她只能每月寄些钱,这一次,她请了年休假,急忙带着女
期刊
从北京市区向东驱车40分钟,就能到达燕郊。在这片毗邻河北省的北京郊区,一座大型养老院正在这绿色的田野上拔地而起。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是中国未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而兴建养老院,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  到2015年,“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将会拥有12000张床位,它还配备了一所设施先进的附属医院,医院里设有3000张床位。养护中心和附属医院都是“燕达国际健康城”项目的一部分。  对中国来
期刊
饶平如与妻子毛美棠从相识相爱至生离死别,历经整整一甲子。5年前,妻子去世。在两人共同生活的60年里,妻子的照片时有遗落,生活的点滴也无法保留。于是他把对她的思念画成一幅幅图画,写成一个个故事。“那些画面其实一直在脑海里,把它们画出来,怕的是有一天老了会忘记。”饶平如说,“再老我也不许自己忘记她。”于是,他买来丰子恺、叶浅予和华君武的画集开始临摹、创作,一张画他总要细细画上三四天才能完成。  5年里
期刊
爸爸得了重病,急性肝炎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因为照顾爸爸,我也传染了肝炎,一时病情比爸爸还重,自己也要住医院了。  在我住院期间,传来了周恩来去世的消息,上海的当权者禁止民间悼念周恩来。我一听,立即拉着一起住院的静安区副区长赵纪锁先生,在虹桥医院第六病区组织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所有的病人都参加了。追悼会过后,我又把会场布置成一个灵堂,再将自己的床搬到隔壁守护。这是当时全上海唯一的民间悼念仪式,我知道
期刊
目前,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因。  遗憾的是,他们跌倒时往往无人敢扶。偶有雷锋传人试图冒险施救,不是被讹诈就是被法官庄严地依据常识判处巨额赔款,以至于跌倒受伤老人延误治疗魂归九泉的人间惨剧时有发生。有专家感慨:十三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  这样的道德境界显然与大国公民的素质相去甚远,为了激励更多人战胜内心恐惧,去扶危济困,社会各方人士群策群力,积极寻求保护这些敢逆潮流而动的救
期刊
我住的大院,一共就十几户人家,晚上大门一关其实就是一家,小门关了各回各家。院子里上年纪的老人居多,不算老人们的子女,我就是最小的了。老人们都是战功赫赫的功臣,人人都有军功章的,现在他们都儿孙绕膝,快乐地颐养天年。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院里年纪最大的老奶奶,这几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大伙跟着我笑一笑。  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我问:“你妈妈怎么不出来呢?”我说:“她腿不好不愿意走动。”奶奶居然
期刊
麦克拉档案  1995年:生于塞拉里昂。  1999年:被美国家庭收养,约5岁时在费城摇滚舞学校学习。  2011年:成为芭蕾舞电视纪录片《起点》的主角,并在《与星共舞》电视选秀节目上一展舞姿。  2012年:毕业于纽约美国芭蕾舞剧院的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学校,加入哈莱姆舞剧院。  2012年7月19日:在南非第一次登台正式演出,在《海盗》一剧里扮演Gulnare一角。  塞拉里昂三姐妹  1
期刊
国未富,民先老,这已经是中国目前的真实写照。  2亿老年人!这个数字已近在咫尺,相当于中国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有这样的一个老人群体,现在却面临着老无所依的困境:癌症晚期患者无处收治,内心充满对死亡的恐惧;1080万的失能老人中仅有不到2%能得到养老院中的一席床位;全国超过百万个失独家庭,对他们来说,失去孩子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如何让这些失能、失独老人走完最后一程,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整个社会
期刊
德国:老少互助有特色  面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德国的互助养老可谓颇具特色。一位叫克劳迪娅的老人和她的4位同龄朋友在慕尼黑江畔区合买了一栋19世纪的别墅,将它翻修改装后,作为安享晚年的寓所。在别墅里,老人们各自拥有一个卧室,并共用厨房、客厅。平时,他们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担当“主厨”、园丁、采购……这样同龄人相助,费用没有养老院那么高,还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居生活。  在德国,还有
期刊
72岁的陈红英每天爬到树上做运动,开着电单车载孙子上下课,游泳时还穿比基尼,是乐龄人士的典范。  如果你在接近清晨经过新加坡的马林百列礁湖园一带,看到一个人倒吊在树上,请别慌张,那可能是72岁的陈红英在做日常运动。  没错,她就像蝙蝠这般倒挂在树上,享受周遭的宁静,听着虫鸣,或是闻着花香,甚至在树上运功,活络筋骨。  这样一个“神奇女侠”,实在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这把年纪,老当益壮,还能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