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融入数学课堂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创新意识的竞争。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用激励语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拔﹑启发和引导,尽量做到“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结论让学生概括”。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用一种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思路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2.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則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当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
  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其他文献
摘 要:字和词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在基本概念、领属范围、本体属性、使用对象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因此,在语文工具书编纂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它们的异同,而不是功能越多越好,收录越广越有价值。脱离实用性,会给人民学习和查阅带有许多的不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工具书各有优劣,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时代呼唤真正规范的、实用的、价格低廉的字典和词典。    当今在语文工具书编纂界中字典与词典的界限比较
期刊
摘 要: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音乐,有一些几乎消失的传统音乐,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朝鲜民族的盘索里起源于朝鲜半岛全罗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韩国它的表演形式由单一的“倡优之戏,一人立,一人坐,而立者唱,坐者以节之,凡杂歌十二腔。” 逐渐出现了唱剧、歌剧、舞剧等多种形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对盘索里声音的要求和口传心授的
期刊
摘 要:在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中,地方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呼伦贝尔学院历史专业教学中,采用了开设地方史及其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地方史及其相关教学内容、教研教改中以地方史或贴近地方史研究为方向、组织地方史及相关专题课堂实践教学学生研讨课等,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教学教研模式,借以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历史教研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国面积最大的
期刊
新修订的在高中生物教材在编写时引入了很多新的科学事实,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面对的是一门有很多的学科术语,很多的实验事实的一门科学课。那么在考查这门学科学习程度时,科学的严谨性显得尤为重要,而选择题恰好适应了这样一种考查要求。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讲,生物学科的选择題却是不容易得分的,这就需要有得
期刊
摘 要: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高职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体育能力和工作能力。  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高职学生绝大多数以后从事技术操作、制造等行业的工作,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拥
期刊
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月考中语文卷里11分的两道诗歌鉴赏题是高一期末考试中原封不动的一道题。但是一半的学生根本没发现这道题考过,一半的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答案是什么已完全不记得。结果就是——考过和没考过是一样的。  这个现象给我这样的启示,第一、我们不能奢望考试时出现考过的题,这个概率很低。第二、即便在高考中出现了考过的题又会怎样,学生做过的题浩如烟海,什么样的脑子能记得做过的所有题。2008
期刊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应该逐渐从传统反思途径,转化到以“学生的学”反思“教师的教”的层面。本文通过三个反思问题:①学的内容与教的内容是否一致,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②学的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参入课堂,并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表达出自己的思考;③学的氛围是否愉悦、自然、活跃,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生动、有趣,论证了如何以“学生的学”反思“教师的教”。  所谓新课程,“新”体现在哪里?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注重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问题,尽最大努力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教材的编写也力求體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仅仅是学到了书本当中的一些知识,不会或者说不去想如何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谈不上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  而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与运行机制的设计创意、价值追求等要转变到课程创造性实践中来,关键在教师观念的革新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新课程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优化,要更新,要充实调整,那么如何提升中学政治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反思的背景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学生个性教育的提出,学生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业水平差距也在迅速加大,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分化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线教师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和“三高一低”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考评的双重压力。因此,面对一群个性差异和学业水平差距均很大的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按照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