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质疑问难的教学研究,我国自古就有优良的传统。《论语●为政》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人张斌则曰:“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代张洪等云:“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确,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的质疑过程,是一个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火焰充分地燃烧呢?凝聚于心的疑团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反思。终于得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诱导学生寻找质疑的突破口,抓住关键词句,从粗到细,从表到里,从浅到深地质疑,以疑促思,借助个人的独力与集体的合力释疑,达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无疑——生疑——无疑——再生疑”。教学过程由一个个基本操作程序组成:“诱导——质疑——思考——释疑——推进”。表面上看该程序在循环往复地进行,实际上,这些基本程序环环相扣,是学生思维探索活动步步深入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尝试自己释疑,探索语言文字规律,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这样,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前集疑,指导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借助工具书以及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明确课文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老师收集疑问,并对好的质疑作肯定的评价,对提得不妥、不好的问题加以修改、指点,提示可质疑的地方,如课题、标点、重点词句、看似矛盾处、描写的空白处等。并在适当的环节作质疑示范,如《穷人》第一段的关键词“心惊肉跳”:桑娜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心惊肉跳?她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等等,由于有了老师的帮助、扶持、肯定和示范,学生从不敢问到大胆问,从不会问到会问,质疑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学生根据教师的质疑评点再次预习。这是预习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尝试解开疑难,这样就使预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化。如《穷人》,由于课文中心鲜明、感情浓郁,大多数学生在一次预习中就可以准确把握探究点——体会穷人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在此时,学生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尝试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了。
二.以疑为扣,组织教学
某一环节的质疑,只能满足于学生思维的瞬间活跃,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节节有疑,节节质疑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疑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环环相扣,推动整个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得到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动力和精神。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创设情境,激情
通过语言描绘,触动学生的情感。如《穷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故事,发生在旧沙皇俄国的故事,主人公一家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见到邻居惨死,毫不犹豫帮其抚养遗孤。你们见过这样的穷人吗?激发了学生的同情与敬佩之情,也引发了他们心中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
2.巧妙设悬,导疑
学生步步推进的质疑,离不开教师相机诱导。如《穷人》,课始,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课文思路入手质疑:文中的穷人指谁?他们的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品质的?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文,理出文路:“风雨夜,等夫归,心焦急——见惨状,抱孤儿,心忐忑——渔夫归,养孤儿,心欣喜”。文路的归纳,又令学生生疑:主人公桑娜为什么要把孤儿抱回家?她的心情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学生的思维就这样步步引向深入。课中,根据主人公桑娜的情感与活动线索,我引导学生抓住四个要点,作为深入质疑的突破口,即:第一段的“心惊肉跳”,第二段的“忐忑不安”,第三段的两处“沉默”和“桑娜拉开了帐子”。第二课时的教学就以后三个要点的质疑为主线,组织教学:其一,我要求学生听录音自读课文,围绕学习重点,依据学习方法,凭直觉找出最能反映桑娜善良品质的词句,再想:这些词句使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踊跃质疑。我及时地收集、分类、整理、归纳,学生的疑问有条理地呈现出来:①“非这样做不可”指什么意思?桑娜在什么情况下非这样做不可?她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 ②既然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她回家后又为什么忐忑不安?她当时想到了些什么?心情如何?待学生释疑后,我又引:桑娜的心情是这样的矛盾不安,丈夫回来后,她又是怎样做的呢?读课文后,学生抓住文中的两处“沉默”质疑,归纳为:①桑娜与丈夫两人为什么沉默?原因相同吗? ②桑娜在什么情况下又沉默了?为什么沉默?这两处要点的质疑,学生的目的都是在于深入挖掘桑娜的内心世界的激烈矛盾:帮助邻居,义不容辞;给丈夫雪上加霜,实不忍心!在这挖掘的过程中,桑娜可贵的品质也就鲜明可感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的心灵震撼了,体会更透彻了。
由于教师的推波助澜,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对写作手法、词、句、标点等细节进行质疑的重要性。对桑娜内心活动和对丈夫的诉说这两处省略号的使用,学生质疑:这两处的省略号用法相同吗?各有什么含意?对于桑娜的诉说,学生质疑:桑娜为什么用“惨”字,而不用“可怜”、“可悲”?渔夫的话“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学生质疑:“我们”为什么要重复?为什么用“熬”而不用“挺”“捱”“应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处于高度融合状态,文路、疑路、学路、教路四者和谐统一,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3.自读自悟,释疑
质疑是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还要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释疑权仍在学生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方法:找、嚼、联、换、比、读、议,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信释疑。
质疑与释疑是紧密联系的,学生的思维就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训练过程,创新潜能在不断地挖掘、发挥。
三.课后总结
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节课一个环节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到发散思维,即“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由这种思维方式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收敛思维是指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例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课后总结环节就是一个收敛思维,为再次的发散思维作准备。
勿庸置疑,热情鼓励、目的明确及循序渐进地引导质疑问难,是培养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联通:835400新疆巩留县提克阿热克小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火焰充分地燃烧呢?凝聚于心的疑团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反思。终于得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诱导学生寻找质疑的突破口,抓住关键词句,从粗到细,从表到里,从浅到深地质疑,以疑促思,借助个人的独力与集体的合力释疑,达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无疑——生疑——无疑——再生疑”。教学过程由一个个基本操作程序组成:“诱导——质疑——思考——释疑——推进”。表面上看该程序在循环往复地进行,实际上,这些基本程序环环相扣,是学生思维探索活动步步深入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尝试自己释疑,探索语言文字规律,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这样,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前集疑,指导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借助工具书以及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明确课文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老师收集疑问,并对好的质疑作肯定的评价,对提得不妥、不好的问题加以修改、指点,提示可质疑的地方,如课题、标点、重点词句、看似矛盾处、描写的空白处等。并在适当的环节作质疑示范,如《穷人》第一段的关键词“心惊肉跳”:桑娜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心惊肉跳?她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等等,由于有了老师的帮助、扶持、肯定和示范,学生从不敢问到大胆问,从不会问到会问,质疑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学生根据教师的质疑评点再次预习。这是预习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尝试解开疑难,这样就使预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化。如《穷人》,由于课文中心鲜明、感情浓郁,大多数学生在一次预习中就可以准确把握探究点——体会穷人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在此时,学生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尝试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了。
二.以疑为扣,组织教学
某一环节的质疑,只能满足于学生思维的瞬间活跃,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节节有疑,节节质疑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疑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环环相扣,推动整个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得到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动力和精神。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创设情境,激情
通过语言描绘,触动学生的情感。如《穷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故事,发生在旧沙皇俄国的故事,主人公一家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见到邻居惨死,毫不犹豫帮其抚养遗孤。你们见过这样的穷人吗?激发了学生的同情与敬佩之情,也引发了他们心中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
2.巧妙设悬,导疑
学生步步推进的质疑,离不开教师相机诱导。如《穷人》,课始,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课文思路入手质疑:文中的穷人指谁?他们的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品质的?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文,理出文路:“风雨夜,等夫归,心焦急——见惨状,抱孤儿,心忐忑——渔夫归,养孤儿,心欣喜”。文路的归纳,又令学生生疑:主人公桑娜为什么要把孤儿抱回家?她的心情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学生的思维就这样步步引向深入。课中,根据主人公桑娜的情感与活动线索,我引导学生抓住四个要点,作为深入质疑的突破口,即:第一段的“心惊肉跳”,第二段的“忐忑不安”,第三段的两处“沉默”和“桑娜拉开了帐子”。第二课时的教学就以后三个要点的质疑为主线,组织教学:其一,我要求学生听录音自读课文,围绕学习重点,依据学习方法,凭直觉找出最能反映桑娜善良品质的词句,再想:这些词句使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踊跃质疑。我及时地收集、分类、整理、归纳,学生的疑问有条理地呈现出来:①“非这样做不可”指什么意思?桑娜在什么情况下非这样做不可?她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 ②既然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她回家后又为什么忐忑不安?她当时想到了些什么?心情如何?待学生释疑后,我又引:桑娜的心情是这样的矛盾不安,丈夫回来后,她又是怎样做的呢?读课文后,学生抓住文中的两处“沉默”质疑,归纳为:①桑娜与丈夫两人为什么沉默?原因相同吗? ②桑娜在什么情况下又沉默了?为什么沉默?这两处要点的质疑,学生的目的都是在于深入挖掘桑娜的内心世界的激烈矛盾:帮助邻居,义不容辞;给丈夫雪上加霜,实不忍心!在这挖掘的过程中,桑娜可贵的品质也就鲜明可感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的心灵震撼了,体会更透彻了。
由于教师的推波助澜,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对写作手法、词、句、标点等细节进行质疑的重要性。对桑娜内心活动和对丈夫的诉说这两处省略号的使用,学生质疑:这两处的省略号用法相同吗?各有什么含意?对于桑娜的诉说,学生质疑:桑娜为什么用“惨”字,而不用“可怜”、“可悲”?渔夫的话“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学生质疑:“我们”为什么要重复?为什么用“熬”而不用“挺”“捱”“应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处于高度融合状态,文路、疑路、学路、教路四者和谐统一,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3.自读自悟,释疑
质疑是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还要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释疑权仍在学生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方法:找、嚼、联、换、比、读、议,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信释疑。
质疑与释疑是紧密联系的,学生的思维就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训练过程,创新潜能在不断地挖掘、发挥。
三.课后总结
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节课一个环节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到发散思维,即“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由这种思维方式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收敛思维是指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例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课后总结环节就是一个收敛思维,为再次的发散思维作准备。
勿庸置疑,热情鼓励、目的明确及循序渐进地引导质疑问难,是培养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联通:835400新疆巩留县提克阿热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