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邮票是图片史料的组成部分,教师挖掘邮票中的史料价值应用于教学当中,可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感受思考历史,反思现实,从而渗透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邮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
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我国推行了新课程改革,主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目标。邮票史料的教学应用恰好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目标,贯彻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且有利于学生分析运用邮票图片史料进行理性分析和解答历史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促使学生迸发独立的历史认识。因此,邮票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值得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
一、邮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一)切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邮票作为一种图片史料的应用,是适应其观念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把邮票作为教学史料进行展示,通过观察邮票内容,发生“师生对话”,教师可以先简述邮票背景,提出问题,学生在“师生对话”中学会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升积极情感,从而完成三維目标,践行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重要理念。
(二) 基于历史知识的特征
历史知识有其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尤其是初中历史知识,系统性是主要特征。从邮票的内容角度而言,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其中,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邮票史料价值十分丰富,这对于学生阅读史料创造了无限思考探究的空间。教师针对一个课题,选取合适的相关邮票进行连接,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邮票,可以将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影响、启示连贯突破,突破重难点,完成系统学习。
(三)关注初中生心理特征
1.自主独立意识明显。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因此,邮票史料的应用正好抓住学生此独立思想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历史解释和历史表达,形成独立的历史认识,增强学习历史的自信。
2.好奇心强烈。初中学生表现欲强,求知欲也同样如此。邮票色彩丰富,不同的史实材料给予学生更大的视觉冲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色调的渲染酝酿,可以增加学生对背后历史现实的思考,教师辅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思维活跃,认识却较为表面化。初中生的学习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邮票的史料应用把反映真实的邮票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发掘更多的历史新认识。
二、细察邮绘,灼见史实——重现二战全面爆发的场景
邮票图案的色相纯正鲜丽、线条精细光洁,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二战德军突袭波兰的纪念邮票当中标注的英文解释和年份标注,更有力帮助学生佐证二战当中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场景。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爆发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案例一】
师:同学们,请观察该邮票的描绘和文字提示,表达出你所得出的信息。
生:邮票中呈现出一群士兵骑着白马,手拿长矛勇往直前,背景中还出现坦克,坦克上有十字的标志。
生:邮票左面写着“Marshall Island”,下方还写着一行英文小字“Invasion of Poland 1939”。
师:“Invasion of Poland 1939”是波兰入侵的意思,而背后的坦克是德军的装甲师团,根据时间和邮票,你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历史上什么事件?
生: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师:没错,同学们在邮票中感受到整个画风色调是怎样的?
生:背后的德军坦克部队实力强大,装备高度机械化,而波兰的骑兵部队军事装备落后,实力非常悬殊,从而显露出相对沉重的色调。
师:是的,又因英法继续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宣而不战等其它因素,德军以“闪电战”迅速使波兰的沦陷,使其成为二战爆发伊始的牺牲品。可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德国部队,波兰人民英勇抵抗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该邮票融历史与军事元素为一体,教师通过阐述史实揭露二战全面爆发的场景,通过场景的重现,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该事件爆发的深层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让学生体会对历史史实的真实感受,揭示波兰成为二战中的一个牺牲品,增强反法西斯势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为后面的二战过程发展打下基础。
三、史实拓展,完善衔接——感受反法西斯的精神
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是一个历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很多时候,教材的编排仅仅按板块进行规整,由于初中的历史学习注重基础的巩固,而缺乏部分史实的详细说明。这时候,史料的拓展应用便能解决这个尴尬问题。邮票作为图片史料,不仅能够减少历史学习的单调感,也可让教师在课堂上增加拓展,增强学生对反法西斯的深刻感受。
【案例二】
师:1941年6月22日,随着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逐步扩大,美英两国针对反法西斯的战略进一步进行协调商讨。因此,便出现了下图邮票中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的大西洋会议。
师:该邮票中描绘的是哪两位重要人物?
生: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好像在军舰中商量事情。罗斯福的身体微微向左倾斜,丘吉尔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两位手中都执着文件。
师:那么,他们会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邮票小字标注“Atlantic charter 1941”(大西洋宪章1941),应该在1941年会晤,手中文件就是《大西洋宪章》。
师:《大西洋宪章》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该文件的发表,为其后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师,应从学生参与视角开发课程资源,如,可以搜寻课题的相关史料进行拓展,而不是局限于课本教材。如,案例中的对于美英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历史场景邮票,其价值在于让学生体会了处于二战当中,两位强国首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和策略,为本课重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作下铺垫,把教材内容衔接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参与。
四、以史鉴今,深化教学——反思二战的影响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着时代的价值和精神。“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也是如此,二战的爆发是必然的,但是二战爆发后,世界人民对于不义之战的态度尤为重要,不管是往事,还是今朝,历史都是值得去反思的。教师可以借助多方史料,可从邮票图片史料来展示历史场景,时刻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论从史出为原则去研究历史的真相与影响。
【案例三】
师:1941年12月7日,隨着日本帝国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使得美军在爆炸声中落荒逃亡,仓促应战,使得美国损失巨大,美国不得不卷入到二战当中,使得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加速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的步伐。邮票中展示的情景,显而易见就是原子弹的爆炸,那么具体发生于哪一年,具体情况是怎样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重现历史场景。
生:邮票中显示“August 1945”,可见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日本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
生:原子弹的威力如此巨大,破坏性那么强,不仅对当时的人民和生活造成严重摧毁,而且其辐射伤害对后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战后的重建都是难以修复的。
师:同学们,结合该邮票的设计和史实反映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巨大伤害,那么对于全世界,该事件的发生又有何影响呢?
生:该邮票反映出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予以沉重打击,加速日本的投降。同时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因为法西斯势力再不倒下,对整个世界的破坏更是难以想象的。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该要更加合理地应用科学技术,促进世界发展。
邮票上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影响,对于日本还是世界来说,影响都是多面的,教师通过借助邮票史实,论古说今,让学生明白世界和平与发展识和科技恰当使用的重要性。
五、结语
邮票史料的教学应用,其展现了历史课堂的多面性和趣味性,也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该史料应用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初中教学史料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对邮票史料的挖掘与应用,值得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系列研讨活动[J].中学历史教学,2020(5).
[2]李海龙.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建构历 史解释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7(1):76.
【关键词】邮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教学
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我国推行了新课程改革,主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目标。邮票史料的教学应用恰好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目标,贯彻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且有利于学生分析运用邮票图片史料进行理性分析和解答历史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促使学生迸发独立的历史认识。因此,邮票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值得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
一、邮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一)切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邮票作为一种图片史料的应用,是适应其观念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把邮票作为教学史料进行展示,通过观察邮票内容,发生“师生对话”,教师可以先简述邮票背景,提出问题,学生在“师生对话”中学会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升积极情感,从而完成三維目标,践行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重要理念。
(二) 基于历史知识的特征
历史知识有其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尤其是初中历史知识,系统性是主要特征。从邮票的内容角度而言,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其中,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邮票史料价值十分丰富,这对于学生阅读史料创造了无限思考探究的空间。教师针对一个课题,选取合适的相关邮票进行连接,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邮票,可以将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影响、启示连贯突破,突破重难点,完成系统学习。
(三)关注初中生心理特征
1.自主独立意识明显。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因此,邮票史料的应用正好抓住学生此独立思想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历史解释和历史表达,形成独立的历史认识,增强学习历史的自信。
2.好奇心强烈。初中学生表现欲强,求知欲也同样如此。邮票色彩丰富,不同的史实材料给予学生更大的视觉冲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色调的渲染酝酿,可以增加学生对背后历史现实的思考,教师辅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思维活跃,认识却较为表面化。初中生的学习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邮票的史料应用把反映真实的邮票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发掘更多的历史新认识。
二、细察邮绘,灼见史实——重现二战全面爆发的场景
邮票图案的色相纯正鲜丽、线条精细光洁,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二战德军突袭波兰的纪念邮票当中标注的英文解释和年份标注,更有力帮助学生佐证二战当中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场景。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爆发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案例一】
师:同学们,请观察该邮票的描绘和文字提示,表达出你所得出的信息。
生:邮票中呈现出一群士兵骑着白马,手拿长矛勇往直前,背景中还出现坦克,坦克上有十字的标志。
生:邮票左面写着“Marshall Island”,下方还写着一行英文小字“Invasion of Poland 1939”。
师:“Invasion of Poland 1939”是波兰入侵的意思,而背后的坦克是德军的装甲师团,根据时间和邮票,你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历史上什么事件?
生: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师:没错,同学们在邮票中感受到整个画风色调是怎样的?
生:背后的德军坦克部队实力强大,装备高度机械化,而波兰的骑兵部队军事装备落后,实力非常悬殊,从而显露出相对沉重的色调。
师:是的,又因英法继续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宣而不战等其它因素,德军以“闪电战”迅速使波兰的沦陷,使其成为二战爆发伊始的牺牲品。可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德国部队,波兰人民英勇抵抗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该邮票融历史与军事元素为一体,教师通过阐述史实揭露二战全面爆发的场景,通过场景的重现,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该事件爆发的深层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让学生体会对历史史实的真实感受,揭示波兰成为二战中的一个牺牲品,增强反法西斯势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为后面的二战过程发展打下基础。
三、史实拓展,完善衔接——感受反法西斯的精神
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是一个历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很多时候,教材的编排仅仅按板块进行规整,由于初中的历史学习注重基础的巩固,而缺乏部分史实的详细说明。这时候,史料的拓展应用便能解决这个尴尬问题。邮票作为图片史料,不仅能够减少历史学习的单调感,也可让教师在课堂上增加拓展,增强学生对反法西斯的深刻感受。
【案例二】
师:1941年6月22日,随着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逐步扩大,美英两国针对反法西斯的战略进一步进行协调商讨。因此,便出现了下图邮票中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的大西洋会议。
师:该邮票中描绘的是哪两位重要人物?
生: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好像在军舰中商量事情。罗斯福的身体微微向左倾斜,丘吉尔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两位手中都执着文件。
师:那么,他们会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邮票小字标注“Atlantic charter 1941”(大西洋宪章1941),应该在1941年会晤,手中文件就是《大西洋宪章》。
师:《大西洋宪章》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该文件的发表,为其后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师,应从学生参与视角开发课程资源,如,可以搜寻课题的相关史料进行拓展,而不是局限于课本教材。如,案例中的对于美英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历史场景邮票,其价值在于让学生体会了处于二战当中,两位强国首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和策略,为本课重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作下铺垫,把教材内容衔接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参与。
四、以史鉴今,深化教学——反思二战的影响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着时代的价值和精神。“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也是如此,二战的爆发是必然的,但是二战爆发后,世界人民对于不义之战的态度尤为重要,不管是往事,还是今朝,历史都是值得去反思的。教师可以借助多方史料,可从邮票图片史料来展示历史场景,时刻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论从史出为原则去研究历史的真相与影响。
【案例三】
师:1941年12月7日,隨着日本帝国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使得美军在爆炸声中落荒逃亡,仓促应战,使得美国损失巨大,美国不得不卷入到二战当中,使得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加速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的步伐。邮票中展示的情景,显而易见就是原子弹的爆炸,那么具体发生于哪一年,具体情况是怎样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重现历史场景。
生:邮票中显示“August 1945”,可见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日本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
生:原子弹的威力如此巨大,破坏性那么强,不仅对当时的人民和生活造成严重摧毁,而且其辐射伤害对后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战后的重建都是难以修复的。
师:同学们,结合该邮票的设计和史实反映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巨大伤害,那么对于全世界,该事件的发生又有何影响呢?
生:该邮票反映出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予以沉重打击,加速日本的投降。同时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因为法西斯势力再不倒下,对整个世界的破坏更是难以想象的。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该要更加合理地应用科学技术,促进世界发展。
邮票上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影响,对于日本还是世界来说,影响都是多面的,教师通过借助邮票史实,论古说今,让学生明白世界和平与发展识和科技恰当使用的重要性。
五、结语
邮票史料的教学应用,其展现了历史课堂的多面性和趣味性,也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该史料应用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初中教学史料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对邮票史料的挖掘与应用,值得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系列研讨活动[J].中学历史教学,2020(5).
[2]李海龙.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建构历 史解释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