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238-01
【摘要】目的:对两种光线环境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时间的比较。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胎龄及纠正胎龄介于32-34周的早产儿,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昼夜循环光环境,对照组采用持续暗光环境,观察两组在出院前形成昼夜节律的最短时间。结果:实验组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P<0.05)。结论:昼夜循环光环境有利于早产儿昼夜节律更早的形成.
【关键词】早产儿;昼夜节律;昼夜循环光线
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而<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体重一般不足2500克,身长小于50厘米,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早产儿因其生理上的特点,生命的初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早产儿长时间持续暴露于不正确的光照中会造成视网膜损害、睡眠模式的紊乱、影响近日节律的形成及造成早产儿体重不增,因此,医院的环境对他们的早期发育非常重要。光是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所以住院环境中的灯光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近日节律,又称昼夜节律,是指生命活动随着昼夜交替而进行24小时连续的周期性的变化,是生物生命活动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节律,睡眠和醒觉节律就是一例。人类内在的生物钟位于下丘脑的视变叉上核,其内源性的节律周期接近于24小时[1]。为了使内源性的生物钟与外环境昼夜周期相符合,输入信道把从视网膜处获得的光信息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束传递到视交叉上核,使生物钟能与昼夜的节律同步化,输出通道则是对睡眠节律的明显表达[2]。而早产儿的昼夜节律尚未发育成熟,需要外界条件来促其成熟,有研究表明早产儿阶段昼夜节律的形成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在昼夜更替光线的作用下能够逐步发展成熟[3]。对暴露于昼夜循环光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发现循环光有助于早产儿产生有益的睡眠模式及体重的增加[4]。 经对动物及人类的研究发现,为期10天的光照干预足够以诱导昼夜节律的产生。但是当前大多数医院实行持续黑暗环境,这种做法可能基于新生儿在母亲子宫内就是黑暗的环境,因而主张在黑暗的环境中抚育。但是这一方法忽视了另一方面,即胎儿是与母亲一起过上以24小时为周期的规律生活,即建立生物钟。胎儿脉搏、呼吸、血压、新陈代谢及荷尔蒙的分泌均会依据生物钟而变动[5]。如果早产儿持续在黑暗的环境中抚育,这会剥夺他们的昼夜信息的传递。而且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下并不能改善患儿预后或提高早产儿睡眠[6],反而是处于光明-黑暗循环交替的环境下会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和睡眠的增加,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缩短住院天数[4]。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设置昼夜循环的光环境,观察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希望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一、数据与方法
1.资料
1.1 病例收集: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胎龄和纠正胎龄介于32-34周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性别、胎龄、出生时间、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等,无显著差异(均P>O.05)。
1.2 剔除条件:排除严重感染性疾病及畸形,如严重宫内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2. 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持续黑暗光环境,常规护理 :保暖,鸟巢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等。
2.2 实验组运用昼夜循环光交替环境进行护理。昼夜循环光的环境的设置:早7点至晚7点灯光采取亮光线,晚7点至早7点采取暗光线(亮光线采用200 lux~225 1ux,暗光线采用<25 luxL,夜间可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可在暖箱上放置遮光毯或者给早产儿带黑色眼罩)。
2.3 评价方法:记录昼夜节律形成的最短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两组患儿形成昼夜节律所需的时间:对照组平均用18±3天,实验组平均用15±3天,两组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有显著差异(P 三、讨论
早在1986年就有学者提出,住院环境中昼夜不变的灯光、噪声对早产儿存在不良影响。Mann等认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线、噪声的变化能够促进人体固有昼夜节律的改变,而昼夜节律的正常运转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7]。有学者对狒狒的早产儿进行光照试验,并由此推断人类的早产儿在24周时位于下丘脑前部的“生物钟”就能够对光线产生反应,据此证明对24周以后的早产儿进行循环光照将会有实际意义[8]。昼夜循环的灯光比持续的黑暗更有助于早产儿的体重增长,特别是对纠正胎龄32周的早产儿这一作用尤为明显。有研究表明,早产儿如果曾暴露于周期性的光亮和黑暗环境中,其在住院期间的生长发育得到改善;而曾暴露在几近黑暗的早产儿则较易罹病。
本实验通过对早产儿设置昼夜循环的光环境,与持续黑暗环境进行对比,观察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发现昼夜循环的光环境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明显短于黑暗环境,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对早产儿进行循环光照更有利于其昼夜节律的形成。
综上所述,随着对昼夜节律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考虑到其对早产儿健康的影响,昼夜循环光环境的护理必将成为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循环灯光实施方便,也符合节约能源的倡义,可以在新生儿护理单元中广泛应用。目前本研究只涉及到住院期间早产儿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对其出院后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的影响还需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Panda S,Hogenesch J B,Kay g A Circadian rhythms from files to human【J】Nature,2002,417:329—335
[2]金星明. 婴儿24小时生理节奏的发育.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16:74
[3]Rivkees SA.Developing circadian rhythmicity in infants[J].Pediat—ries,2003,112(2):373—381.
[4]Brandon D H,Helditch D D.Belyea M.Pretcrm infants born at less than 31 weeks’gestgtion have improved growth in cycled light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flear darkness【J 】Pediar.2002.140:i92—199
[5]阑辉,杨洁莹,邓莎,颜萍霞,张梅萍.周期性黑暗与光照对早产儿体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6:33-34
[6]Kennaway DJ.Melaton in and development: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J].Semin Perinatol ,2000,24:258-266.
[7]赵 瑛.人体昼夜节律和健康[J].生物学通报,1999,34(8):18—20.
[8]Haiping H,Scott A.Rivkees:The biological clock of very prema—ture primate infants is responsive to light[J].Proe Natl Acad SciUSA。1999,96:2426—2429.
【摘要】目的:对两种光线环境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时间的比较。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胎龄及纠正胎龄介于32-34周的早产儿,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昼夜循环光环境,对照组采用持续暗光环境,观察两组在出院前形成昼夜节律的最短时间。结果:实验组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P<0.05)。结论:昼夜循环光环境有利于早产儿昼夜节律更早的形成.
【关键词】早产儿;昼夜节律;昼夜循环光线
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而<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体重一般不足2500克,身长小于50厘米,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早产儿因其生理上的特点,生命的初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早产儿长时间持续暴露于不正确的光照中会造成视网膜损害、睡眠模式的紊乱、影响近日节律的形成及造成早产儿体重不增,因此,医院的环境对他们的早期发育非常重要。光是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所以住院环境中的灯光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近日节律,又称昼夜节律,是指生命活动随着昼夜交替而进行24小时连续的周期性的变化,是生物生命活动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节律,睡眠和醒觉节律就是一例。人类内在的生物钟位于下丘脑的视变叉上核,其内源性的节律周期接近于24小时[1]。为了使内源性的生物钟与外环境昼夜周期相符合,输入信道把从视网膜处获得的光信息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束传递到视交叉上核,使生物钟能与昼夜的节律同步化,输出通道则是对睡眠节律的明显表达[2]。而早产儿的昼夜节律尚未发育成熟,需要外界条件来促其成熟,有研究表明早产儿阶段昼夜节律的形成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在昼夜更替光线的作用下能够逐步发展成熟[3]。对暴露于昼夜循环光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发现循环光有助于早产儿产生有益的睡眠模式及体重的增加[4]。 经对动物及人类的研究发现,为期10天的光照干预足够以诱导昼夜节律的产生。但是当前大多数医院实行持续黑暗环境,这种做法可能基于新生儿在母亲子宫内就是黑暗的环境,因而主张在黑暗的环境中抚育。但是这一方法忽视了另一方面,即胎儿是与母亲一起过上以24小时为周期的规律生活,即建立生物钟。胎儿脉搏、呼吸、血压、新陈代谢及荷尔蒙的分泌均会依据生物钟而变动[5]。如果早产儿持续在黑暗的环境中抚育,这会剥夺他们的昼夜信息的传递。而且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下并不能改善患儿预后或提高早产儿睡眠[6],反而是处于光明-黑暗循环交替的环境下会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和睡眠的增加,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缩短住院天数[4]。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设置昼夜循环的光环境,观察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希望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一、数据与方法
1.资料
1.1 病例收集: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胎龄和纠正胎龄介于32-34周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性别、胎龄、出生时间、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等,无显著差异(均P>O.05)。
1.2 剔除条件:排除严重感染性疾病及畸形,如严重宫内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2. 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持续黑暗光环境,常规护理 :保暖,鸟巢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等。
2.2 实验组运用昼夜循环光交替环境进行护理。昼夜循环光的环境的设置:早7点至晚7点灯光采取亮光线,晚7点至早7点采取暗光线(亮光线采用200 lux~225 1ux,暗光线采用<25 luxL,夜间可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可在暖箱上放置遮光毯或者给早产儿带黑色眼罩)。
2.3 评价方法:记录昼夜节律形成的最短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两组患儿形成昼夜节律所需的时间:对照组平均用18±3天,实验组平均用15±3天,两组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有显著差异(P
早在1986年就有学者提出,住院环境中昼夜不变的灯光、噪声对早产儿存在不良影响。Mann等认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线、噪声的变化能够促进人体固有昼夜节律的改变,而昼夜节律的正常运转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7]。有学者对狒狒的早产儿进行光照试验,并由此推断人类的早产儿在24周时位于下丘脑前部的“生物钟”就能够对光线产生反应,据此证明对24周以后的早产儿进行循环光照将会有实际意义[8]。昼夜循环的灯光比持续的黑暗更有助于早产儿的体重增长,特别是对纠正胎龄32周的早产儿这一作用尤为明显。有研究表明,早产儿如果曾暴露于周期性的光亮和黑暗环境中,其在住院期间的生长发育得到改善;而曾暴露在几近黑暗的早产儿则较易罹病。
本实验通过对早产儿设置昼夜循环的光环境,与持续黑暗环境进行对比,观察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发现昼夜循环的光环境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形成时间明显短于黑暗环境,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对早产儿进行循环光照更有利于其昼夜节律的形成。
综上所述,随着对昼夜节律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考虑到其对早产儿健康的影响,昼夜循环光环境的护理必将成为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循环灯光实施方便,也符合节约能源的倡义,可以在新生儿护理单元中广泛应用。目前本研究只涉及到住院期间早产儿昼夜节律的形成时间,对其出院后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的影响还需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Panda S,Hogenesch J B,Kay g A Circadian rhythms from files to human【J】Nature,2002,417:329—335
[2]金星明. 婴儿24小时生理节奏的发育.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16:74
[3]Rivkees SA.Developing circadian rhythmicity in infants[J].Pediat—ries,2003,112(2):373—381.
[4]Brandon D H,Helditch D D.Belyea M.Pretcrm infants born at less than 31 weeks’gestgtion have improved growth in cycled light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flear darkness【J 】Pediar.2002.140:i92—199
[5]阑辉,杨洁莹,邓莎,颜萍霞,张梅萍.周期性黑暗与光照对早产儿体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6:33-34
[6]Kennaway DJ.Melaton in and development: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J].Semin Perinatol ,2000,24:258-266.
[7]赵 瑛.人体昼夜节律和健康[J].生物学通报,1999,34(8):18—20.
[8]Haiping H,Scott A.Rivkees:The biological clock of very prema—ture primate infants is responsive to light[J].Proe Natl Acad SciUSA。1999,96:242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