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流放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作者对于犹太民族命运的悲怜以及对于当时时代的愤慨,探讨了人性与民族未来的发展选择。其意义深远持久,很快从奥地利延伸到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卡夫卡和中国的关系似乎相较于西方其他大家来说更有渊源,从他的作品《中国长城建造时》即可见一斑。本文旨在简单探讨卡夫卡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在流放地》这部作品对鲁迅和余华两位大家的影响。
《在流放地》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位旅行者见证了流放地军官实施独特刑罚,最终军官不满刑罚被废除,将自己作为最后一个牺牲品和刑具一同结束。一直以来,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界竞相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作家自身的经历十分独特,他是一个以德语为母语的犹太人,常年生活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自身身份的特殊让其一直追寻归属感;其次,卡夫卡作品的语言和创作特色别具一格,荒诞的内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又大彻大悟,他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让人瞠目结舌。
一、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对鲁迅的影响
(一)“流放地”对犹太民族命运的思考与“铸剑”对民族出路的思考
很多学者包括文学作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在流放地》的主旨是讽刺統治阶级的残暴和无度,揭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痛苦生活。显然,这一理解和卡夫卡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他不是为了揭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愚蠢,也不是为了揭示人性的黑暗和最原始的罪恶。尤其是文末军官无法接受刑罚被废除后选择和刑具一起结束的做法,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将小说的立意明显抬高。同时,通过军官的做法,卡夫卡表达出自己对于犹太民族未来选择的困苦:既无法割舍,同时又想游离出去。卡夫卡作为一个犹太人,又是基督徒,基督教认为犹太人不是自己人,因此他无法在基督徒中获取认同感。同时,作为波西米亚人,卡夫卡又不是奥地利人,他对于自身的认同和归属一直都是探索的主题之一,这对于当时的犹太民族来说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铸剑》是鲁迅在1926-1927完成的作品,讲述眉间尺的父亲为王铸剑,雌剑铸好之后就惨遭杀害,眉间尺的母亲自小就祝福他要带上雄剑为父亲报仇,眉间尺为了给父亲报仇不惜牺牲自己,在复仇无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给敖者,敖者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完成了给眉间尺复仇的计划。这部作品完成之前,鲁迅经历了诸多载入史册的事件,每一个事件都牵扯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走向,借铸剑,鲁迅颂扬了以眉间尺为代表的向社会黑暗发起冲击的年轻人,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拯救中华民族。然而,鲁迅在颂扬革命的同时也保持一颗警醒和怀疑的心。《铸剑》中说到复仇者的头颅和统治者的头颅被摆放在一起,在大众的眼里,这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通过这个描述,鲁迅探讨了国民性的问题,悲壮的复仇故事在民众眼里不过是一场闹剧,民众内心的麻木和不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鲁迅在歌颂革命者的同时,更在为华夏民族的未来深深担忧。
(二)卡夫卡与鲁迅的意向选择——打地洞与铸剑刺苍天
毋庸置疑,卡夫卡对犹太民族充满了热爱和执念,作为犹太人,他深切渴望世人能够看到犹太民族惨遭的迫害,深切期盼未来能够给犹太民族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深切希望犹太人能够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被尊重和被爱戴。但是,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犹太民族的未来似乎不是那么光明。卡夫卡自然也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性,现实的他没有揭竿而起,而是选择一种看似妥协、委婉的方式在恳求这个世界给予犹太民族更多的认可,这种近乎卑微的打地洞的方式在小说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旅行者不赞同军官的做法,同时也拒绝帮助军官完成他的使命,但是在军官选择以自己的生命祭祀刑具后,旅行者还是深受感动的,他埋葬了军官的尸体,去拜访了早已被世人遗忘的老司令的坟墓。
《铸剑》则恰恰相反,鲁迅通过铸剑表达了他对革命者的歌颂和赞扬,通过笔墨他号召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勇敢挑战权威,向黑暗发起深刻的总攻,认为献祭自己生命成就民族未来的都是英雄,是值得流芳百世的。《铸剑》像是鲁迅向黑暗势力发起的一片战斗檄文,文中眉间尺为了完成大业甘心自刎的态度是鲁迅极为认可的民族英雄主义,他认为为民族未来牺牲是每一个壮士的光荣,这种铸剑直指苍天的态度和卡夫卡打地洞式的意向选择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流放地”的“旁观者”与“铸剑”的“国民性”
鲁迅对国民性的描述和讽刺在很多作品中都得以体现,最为著名的就是《药》,民众竟然将革命烈士的血作为药引医治自己。在《铸剑》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鲁迅对于国民麻木不仁一面的批判和讽刺,借用自己笔墨的锋芒来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唤起他们的良知,唤醒他们愚昧的内心。小说结尾,复仇者的头颅和王的头颅被摆放在一起陈列,民众像看热闹一样来观摩这场闹剧,这样的结果让人扼腕叹息,感叹英雄结局的凄凉,同时对于民众的思想和心态,读者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揪心和愤懑。
二、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对余华的影响
(一)细节的巧妙刻画
余华认为,卡夫卡是一个将现实与荒诞融为一体的作家,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现实细节的放大给人似真似假、如梦如幻的错觉,或许正是应了曹雪芹假亦真时真亦假的理论。《在流放地》的故事内容极为荒诞,人们在现实生活里很难找到对应的意象,故事情节也十分紧凑,叙事流畅,但是几乎脱离了理性,全篇都是天马行空。虽然故事情节荒诞,但是作者通过无数渺小的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和故事,刑具具体到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有着具体的作用,就连刑犯嘴里的纱布都有着十分具体的描绘,着实让人信以为真,忘却了这是一个十分荒诞的故事,忘记了他是作者的杜撰,对故事的真实性不再抱有任何的怀疑。
受到卡夫卡《在流放地》的深刻影响,余华在其作品中同样将现实和荒诞、细节和杜撰结合得淋漓尽致。在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他也描绘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漫无目的地往前走,别人问他去哪,他只回答,随便走走,甚至要去哪里他自己可能都不清楚,但是就是一直往前走。现实中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漫无目的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连自己要去哪里都不知道,但是余华又对细节描绘得入木三分,“我知道他的屁股此刻肯定又高高翘起,但上嘴唇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到他的屁股,可我听得到他修车的声音”,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真实可信的,那着实让人背后发凉,原来杜撰可以具体到这种程度。
(二)语言与布局的留白
留白是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叙事方式,作者通过戛然而止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想空间和讨论的素材,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卡夫卡在《在流放地》中将留白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军官和旅行者之间的对话没有交代很多很全面的内容,很多都是需要读者根据细节和描述猜测得出的,这样的留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同时也用较少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余华的作品深受这种留白的影响,无论是在语言还是结构上,人们都能看到这一点,甚至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运用。在《蹦蹦跳跳的游戏》中,余华通过门口小贩的所见所闻,将医生一家的生活和个性描绘得十分全面,很多内容没有描写却又能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作者没有对医生一家进行第一视角的记述,却依然为读者勾勒出极为丰富的写实画面。
三、结语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开始吸收西方思想。卡夫卡的《在流放地》自然也对中国当时的作家以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在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里,人们能够发现《在流放地》的烙印,其对鲁迅和余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曾欣(1983-),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在流放地》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位旅行者见证了流放地军官实施独特刑罚,最终军官不满刑罚被废除,将自己作为最后一个牺牲品和刑具一同结束。一直以来,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界竞相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作家自身的经历十分独特,他是一个以德语为母语的犹太人,常年生活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自身身份的特殊让其一直追寻归属感;其次,卡夫卡作品的语言和创作特色别具一格,荒诞的内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又大彻大悟,他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让人瞠目结舌。
一、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对鲁迅的影响
(一)“流放地”对犹太民族命运的思考与“铸剑”对民族出路的思考
很多学者包括文学作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在流放地》的主旨是讽刺統治阶级的残暴和无度,揭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痛苦生活。显然,这一理解和卡夫卡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他不是为了揭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愚蠢,也不是为了揭示人性的黑暗和最原始的罪恶。尤其是文末军官无法接受刑罚被废除后选择和刑具一起结束的做法,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将小说的立意明显抬高。同时,通过军官的做法,卡夫卡表达出自己对于犹太民族未来选择的困苦:既无法割舍,同时又想游离出去。卡夫卡作为一个犹太人,又是基督徒,基督教认为犹太人不是自己人,因此他无法在基督徒中获取认同感。同时,作为波西米亚人,卡夫卡又不是奥地利人,他对于自身的认同和归属一直都是探索的主题之一,这对于当时的犹太民族来说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铸剑》是鲁迅在1926-1927完成的作品,讲述眉间尺的父亲为王铸剑,雌剑铸好之后就惨遭杀害,眉间尺的母亲自小就祝福他要带上雄剑为父亲报仇,眉间尺为了给父亲报仇不惜牺牲自己,在复仇无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给敖者,敖者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完成了给眉间尺复仇的计划。这部作品完成之前,鲁迅经历了诸多载入史册的事件,每一个事件都牵扯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走向,借铸剑,鲁迅颂扬了以眉间尺为代表的向社会黑暗发起冲击的年轻人,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拯救中华民族。然而,鲁迅在颂扬革命的同时也保持一颗警醒和怀疑的心。《铸剑》中说到复仇者的头颅和统治者的头颅被摆放在一起,在大众的眼里,这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通过这个描述,鲁迅探讨了国民性的问题,悲壮的复仇故事在民众眼里不过是一场闹剧,民众内心的麻木和不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鲁迅在歌颂革命者的同时,更在为华夏民族的未来深深担忧。
(二)卡夫卡与鲁迅的意向选择——打地洞与铸剑刺苍天
毋庸置疑,卡夫卡对犹太民族充满了热爱和执念,作为犹太人,他深切渴望世人能够看到犹太民族惨遭的迫害,深切期盼未来能够给犹太民族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深切希望犹太人能够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被尊重和被爱戴。但是,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犹太民族的未来似乎不是那么光明。卡夫卡自然也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性,现实的他没有揭竿而起,而是选择一种看似妥协、委婉的方式在恳求这个世界给予犹太民族更多的认可,这种近乎卑微的打地洞的方式在小说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旅行者不赞同军官的做法,同时也拒绝帮助军官完成他的使命,但是在军官选择以自己的生命祭祀刑具后,旅行者还是深受感动的,他埋葬了军官的尸体,去拜访了早已被世人遗忘的老司令的坟墓。
《铸剑》则恰恰相反,鲁迅通过铸剑表达了他对革命者的歌颂和赞扬,通过笔墨他号召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勇敢挑战权威,向黑暗发起深刻的总攻,认为献祭自己生命成就民族未来的都是英雄,是值得流芳百世的。《铸剑》像是鲁迅向黑暗势力发起的一片战斗檄文,文中眉间尺为了完成大业甘心自刎的态度是鲁迅极为认可的民族英雄主义,他认为为民族未来牺牲是每一个壮士的光荣,这种铸剑直指苍天的态度和卡夫卡打地洞式的意向选择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流放地”的“旁观者”与“铸剑”的“国民性”
鲁迅对国民性的描述和讽刺在很多作品中都得以体现,最为著名的就是《药》,民众竟然将革命烈士的血作为药引医治自己。在《铸剑》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鲁迅对于国民麻木不仁一面的批判和讽刺,借用自己笔墨的锋芒来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唤起他们的良知,唤醒他们愚昧的内心。小说结尾,复仇者的头颅和王的头颅被摆放在一起陈列,民众像看热闹一样来观摩这场闹剧,这样的结果让人扼腕叹息,感叹英雄结局的凄凉,同时对于民众的思想和心态,读者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揪心和愤懑。
二、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对余华的影响
(一)细节的巧妙刻画
余华认为,卡夫卡是一个将现实与荒诞融为一体的作家,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现实细节的放大给人似真似假、如梦如幻的错觉,或许正是应了曹雪芹假亦真时真亦假的理论。《在流放地》的故事内容极为荒诞,人们在现实生活里很难找到对应的意象,故事情节也十分紧凑,叙事流畅,但是几乎脱离了理性,全篇都是天马行空。虽然故事情节荒诞,但是作者通过无数渺小的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和故事,刑具具体到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有着具体的作用,就连刑犯嘴里的纱布都有着十分具体的描绘,着实让人信以为真,忘却了这是一个十分荒诞的故事,忘记了他是作者的杜撰,对故事的真实性不再抱有任何的怀疑。
受到卡夫卡《在流放地》的深刻影响,余华在其作品中同样将现实和荒诞、细节和杜撰结合得淋漓尽致。在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他也描绘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漫无目的地往前走,别人问他去哪,他只回答,随便走走,甚至要去哪里他自己可能都不清楚,但是就是一直往前走。现实中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漫无目的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连自己要去哪里都不知道,但是余华又对细节描绘得入木三分,“我知道他的屁股此刻肯定又高高翘起,但上嘴唇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到他的屁股,可我听得到他修车的声音”,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真实可信的,那着实让人背后发凉,原来杜撰可以具体到这种程度。
(二)语言与布局的留白
留白是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叙事方式,作者通过戛然而止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想空间和讨论的素材,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卡夫卡在《在流放地》中将留白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军官和旅行者之间的对话没有交代很多很全面的内容,很多都是需要读者根据细节和描述猜测得出的,这样的留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同时也用较少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余华的作品深受这种留白的影响,无论是在语言还是结构上,人们都能看到这一点,甚至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运用。在《蹦蹦跳跳的游戏》中,余华通过门口小贩的所见所闻,将医生一家的生活和个性描绘得十分全面,很多内容没有描写却又能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作者没有对医生一家进行第一视角的记述,却依然为读者勾勒出极为丰富的写实画面。
三、结语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开始吸收西方思想。卡夫卡的《在流放地》自然也对中国当时的作家以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在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里,人们能够发现《在流放地》的烙印,其对鲁迅和余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曾欣(1983-),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