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优化策略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设计优化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开端,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深入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重视对导学案的设计优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政治;优化设计
  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流行”导学案教学,它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导学案”使用的模式过分僵化、问题设计过于呆板,导致教学的活力与张力呈现不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导学案”的设计为出发点,对“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初中政治“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凸显政治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作为人文学科的政治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初中学生健康地成长。但在“导学案”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校不顾学科特点,直接依据考纲的知识点编制学案,一问一答,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渗透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习题解答,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背离的。
  2.简单地设计成练习方案。“导学案”是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在学案的设计中,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导学案”不同于同步练习,它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如果把生动的课本案例知识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的练习,不注重知识结构的梳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方法指导,等于把“导学案”变成“练习方案”,课堂教学气氛势必沉闷。
  3.没能体现每一课的特点。初中政治每一课、每一框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盲目地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没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出不同的目标,设计成有层次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而做一个框架下的填充,必然导致“导学案”和学生学习思维的僵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的导学功能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4.问题设计缺乏深度。在“导学案”设计中,知识点转化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好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不少“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于浅显,缺乏思考的空间,问题的设计不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引起学生思维激烈的碰撞,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不能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优化措施
  1.要符合学生实际,以生为本。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勤于并乐于思考,提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的快速期,求知欲望强。因此,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导学案设计的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生为本。
  2.要对课本知识点进行问题化。对课本知识点进行问题化设计,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它不仅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更起着推动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作用。(1)问题的情境化。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德育点在“导学案”教学中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能力。(2)问题的探索性。“导学案”问题的设置针对性要强,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3)问题的多角度。教师要多角度设计问题,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深入教材,认真思考,通过集体备课与同科教师探讨,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设计问题,避免问题的简单化和重复化。同时,“导学案”的问题还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因受教学时间所限,常使得探究活动不充分、不深入,或是教师不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中的具体体验,出现急于告诉学生结论的现象。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总体把握,认真分析学情,将重点、难点设计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探究,共同提高。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思考:“怎样的问题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清晰?怎样的方法指导才能让学生表达更精彩,思维更有深度?怎样的课后练习才能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
  总之,“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增效”而不“增负”。因此,“导学案”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要注重在教师主导下有效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6日,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浙江杭州召开。发布会宣布,浙江绍兴柯桥区将于2019年9月27—28日举办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
Teijing Frontier公司是日本帝人集团旗下一家集纤维及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公司,其开发出一种新型聚酯材料Solotex(图1),可实现混纺丝毛的外观、质感、美观和舒适性。作为Solote
一、问题的提出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倍加关注的话题。昌邑一中语文教研室根据学校“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施原则,推出了“4+1高效循环学习法”,市教研室也推出了“理念影响到位、课题引导课堂、情境创设多元”的教学模式。但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是否就等同于高效课堂,实施后能否做到由课堂的高效到学习的高效?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有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探究,解开埋藏于他们心中的疑团,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设计有趣的探究性实验,创建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如是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对以上观点深有感触,从教学实践中悟出:说真话、抒真情确实是学生作文打动人心的原动力。  笔者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有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山区中学教师而言,作文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的职责。  一、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是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梳理政府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然后通过构建政府与施工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外生随机变量、风险规避程度及成本系数等因素对
2017年2月1日,德国亚琛大学纺织科技研究所启动了编号为19299N的项目。该项目属德国产业政策(IGF)研究的一部分,获得德国柏林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BMWI)资助。BMWI代表联邦
摘 要:新课程课准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使其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法指导;策略  一、对体育学法指导的认识  (一)体育学法指导的含义  体育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