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案描述
灵台县独店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75名,经摸底调查,有留守儿童22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6%,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6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8.8%。我们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情况、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二、结论和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有以下特点:
1.生活现状堪忧。留守儿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农村老年人素有节俭的习惯,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低,有啥吃啥,不注意营养搭配;留守儿童的零花钱也比较少。很多留守儿童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2.安全感降低,安全隐患增加。由于36.9%留守儿童是由年龄偏大的祖辈监护,他们中有一部分不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而且还要承担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还有个别儿童无人监护,使得35.9%的留守儿童感到不安全。一些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治疗,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得到帮助,安全隐患增加。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有41.7%的留守儿童有心思谁都不说,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变得孤僻,65.8%的儿童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对父母不满意和无所谓的留守儿童占24.3%,想父母时不做声或偷偷的哭泣的5.2%,34.2%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留守儿童会感到寂寞和孤独,这种孤独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性格、交流、学习和生活。
4.学习成绩降低,行为习惯变坏。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调查结果显示,40.8%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习退步,20.4%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生成绩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调查谈话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坏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讲卫生、不换洗衣服、挑食挑穿、不听监护人的话,顶撞祖辈、不服管理、逆反心理强。个人行为不规时无人约束、无人指导,逐渐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大力宣传,引导支持,政策倾斜,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家长明确家庭发展以孩子的成长为后盾,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留下孩子长期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外出一方应经常通过电话与孩子交流,弥补孩子的亲情缺失。
第二、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第三、家长定期不定期的与孩子对话,至少每周一次。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他们在外打工时不忘与孩子沟通交流:尽可能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联络,在联系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同时要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
第四、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丰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具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职业道德的教师是关键。老师要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来留住学生的人和心,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上,老师应以鼓励为主。
第五,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困惑。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育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全面成长。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让我们携起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困难和困惑,使他们能和一般儿童一样,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尽最大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灵台县独店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75名,经摸底调查,有留守儿童22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6%,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6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8.8%。我们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情况、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二、结论和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有以下特点:
1.生活现状堪忧。留守儿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农村老年人素有节俭的习惯,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低,有啥吃啥,不注意营养搭配;留守儿童的零花钱也比较少。很多留守儿童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2.安全感降低,安全隐患增加。由于36.9%留守儿童是由年龄偏大的祖辈监护,他们中有一部分不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而且还要承担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还有个别儿童无人监护,使得35.9%的留守儿童感到不安全。一些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治疗,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得到帮助,安全隐患增加。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有41.7%的留守儿童有心思谁都不说,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变得孤僻,65.8%的儿童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对父母不满意和无所谓的留守儿童占24.3%,想父母时不做声或偷偷的哭泣的5.2%,34.2%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留守儿童会感到寂寞和孤独,这种孤独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性格、交流、学习和生活。
4.学习成绩降低,行为习惯变坏。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调查结果显示,40.8%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习退步,20.4%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生成绩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调查谈话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坏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讲卫生、不换洗衣服、挑食挑穿、不听监护人的话,顶撞祖辈、不服管理、逆反心理强。个人行为不规时无人约束、无人指导,逐渐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大力宣传,引导支持,政策倾斜,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家长明确家庭发展以孩子的成长为后盾,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留下孩子长期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外出一方应经常通过电话与孩子交流,弥补孩子的亲情缺失。
第二、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第三、家长定期不定期的与孩子对话,至少每周一次。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他们在外打工时不忘与孩子沟通交流:尽可能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联络,在联系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同时要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
第四、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丰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具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职业道德的教师是关键。老师要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来留住学生的人和心,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上,老师应以鼓励为主。
第五,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困惑。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育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全面成长。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让我们携起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困难和困惑,使他们能和一般儿童一样,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尽最大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