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学生当做孩子,教导孩子用发现真善美的眼光看世界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需要我们老师去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德行教育有极大的良性诱导作用,承认性本善就是承认做了错事、坏事甚至恶事的人,他本来也不坏,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这就使得人对那些有过失的人有了宽容甚至伸出帮助之手的前提。长期给孩子这种诱导,他们的心胸就宽广起来。《弟子规》教导人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孩子们真正懂得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慎言谨行,逐渐用发现真善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他的心灵自然就会慢慢走向和谐,他的人生也自然会顺畅如意。
二、.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责任意识,明确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我教育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具备这个思想,我们才有希望,我们学校才有希望,我们国家才有希望。我们学生如果人人都说:班级纪律不好,是我的责任;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所以说,我教育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脏,班主任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这样的学生是要挨批的。他应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管坏了,谁看见了,赶紧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讲桌脏了,赶紧去擦干净,且保持讲桌上的毛巾经常要湿润──教育就是这样,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
三、教导孩子不断反思,感恩一切,做事心安理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明确自省则明,君子进以修身,退以养德。时时反躬自省,自然得失自知。有过则改,无过加勉,兢兢业业。静夜独处,天籁无心,良知随雨露回归,灵性乘星月降临。正是我们透视内心之时,透过喧嚣斑斓的外象,剥去粉饰与伪装,放下为生存而刻意表演的面具,此时扪心自问,平日所行是否无愧于天,无怍于地,无欺于心,无损于人。生活赐予我们的总是如带壳的稗子,只有慢慢地咀嚼与反省,才能有所体味。用这样的道理敦促孩子天天从这些方面去反思,他就会找出自己心灵的污点,并自觉清洗,形成良性循环。教导反思的同时老师要不断给予正面激励,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怎么毛病这样多,我简直一无是处。其实每个人都有毛病,谁越早发现自己有毛病,谁就越能走在别人的前面。“过则无惮改”、“知耻近乎勇”,这样,孩子的心理紧张就得以缓解,并能积极去修正,时日一久,待他蓦然回首,很多坏毛病、坏习惯已荡然无存,他的心灵愉悦不已,前行的路就又开阔了许多。
“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善举,莫找做;找作,莫善举”。教导孩子们明白,施恩善举不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自觉行为,如果念念不忘受恩者的回报,时时极力搜寻做善事,那就成了心灵负担,不仅不因施恩善举而灿烂人生,反而受其所累。这样的教育,会给很多孩子闭塞的心灵打开一扇天窗。有句话叫“事理通达,心平气和”。没有感恩心的人,多认为世道不公,别人都对不起他,他在生活中是受害者。其实这些人多是些没有认真思考过生活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不懂生活的规律,也不了解当你成功或进步的时候,有那样多的人替你高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的心灵再开一扇窗。时间久了,他不再庸人自扰,反而对生活中的一切热情起来,感恩起来。
针对在课堂上睡觉这事,我给孩子们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庸人的本性。沉醉于享乐,消磨的只能是自己的生命,蹉跎的只能是自己有限的岁月。因为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而且是莫名其妙地,什么也没有成就的时候,那时你在奋起就来不及了,日薄西山的感觉是残酷的。白日梦该早点清醒了。放弃了今天,就意味着要失去明天的一切。这样之后,在我的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很少。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了,才能使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加强。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需要我们老师去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德行教育有极大的良性诱导作用,承认性本善就是承认做了错事、坏事甚至恶事的人,他本来也不坏,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这就使得人对那些有过失的人有了宽容甚至伸出帮助之手的前提。长期给孩子这种诱导,他们的心胸就宽广起来。《弟子规》教导人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孩子们真正懂得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慎言谨行,逐渐用发现真善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他的心灵自然就会慢慢走向和谐,他的人生也自然会顺畅如意。
二、.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责任意识,明确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我教育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具备这个思想,我们才有希望,我们学校才有希望,我们国家才有希望。我们学生如果人人都说:班级纪律不好,是我的责任;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所以说,我教育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脏,班主任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这样的学生是要挨批的。他应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管坏了,谁看见了,赶紧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讲桌脏了,赶紧去擦干净,且保持讲桌上的毛巾经常要湿润──教育就是这样,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
三、教导孩子不断反思,感恩一切,做事心安理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明确自省则明,君子进以修身,退以养德。时时反躬自省,自然得失自知。有过则改,无过加勉,兢兢业业。静夜独处,天籁无心,良知随雨露回归,灵性乘星月降临。正是我们透视内心之时,透过喧嚣斑斓的外象,剥去粉饰与伪装,放下为生存而刻意表演的面具,此时扪心自问,平日所行是否无愧于天,无怍于地,无欺于心,无损于人。生活赐予我们的总是如带壳的稗子,只有慢慢地咀嚼与反省,才能有所体味。用这样的道理敦促孩子天天从这些方面去反思,他就会找出自己心灵的污点,并自觉清洗,形成良性循环。教导反思的同时老师要不断给予正面激励,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怎么毛病这样多,我简直一无是处。其实每个人都有毛病,谁越早发现自己有毛病,谁就越能走在别人的前面。“过则无惮改”、“知耻近乎勇”,这样,孩子的心理紧张就得以缓解,并能积极去修正,时日一久,待他蓦然回首,很多坏毛病、坏习惯已荡然无存,他的心灵愉悦不已,前行的路就又开阔了许多。
“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善举,莫找做;找作,莫善举”。教导孩子们明白,施恩善举不是为了求得回报而是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自觉行为,如果念念不忘受恩者的回报,时时极力搜寻做善事,那就成了心灵负担,不仅不因施恩善举而灿烂人生,反而受其所累。这样的教育,会给很多孩子闭塞的心灵打开一扇天窗。有句话叫“事理通达,心平气和”。没有感恩心的人,多认为世道不公,别人都对不起他,他在生活中是受害者。其实这些人多是些没有认真思考过生活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不懂生活的规律,也不了解当你成功或进步的时候,有那样多的人替你高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的心灵再开一扇窗。时间久了,他不再庸人自扰,反而对生活中的一切热情起来,感恩起来。
针对在课堂上睡觉这事,我给孩子们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庸人的本性。沉醉于享乐,消磨的只能是自己的生命,蹉跎的只能是自己有限的岁月。因为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而且是莫名其妙地,什么也没有成就的时候,那时你在奋起就来不及了,日薄西山的感觉是残酷的。白日梦该早点清醒了。放弃了今天,就意味着要失去明天的一切。这样之后,在我的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很少。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了,才能使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