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一直关注不同精神疾病的心理机制,在《哀悼与忧郁症》中,他从临床现象出发,在分析普通的哀悼和病理性的忧郁症异同的基础上,探索忧郁症的本质,并阐释了抑郁症与自恋型认同的关系,是一篇在精神分析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
关键词: 哀悼;忧郁;自我批判;自恋型认同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25-01
在“都市病”泛滥的当今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曾受某种缺失带来的哀伤情绪的困扰,而更为严重的忧郁症更是日渐侵蚀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轻者对如行尸走肉,重者彻底对生命失去信心走上绝路,忧郁症早已不是一种被异样眼光看待的个例,而是急需我们自身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弗洛伊德作为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精神病医师,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深远甚至可以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比肩。在本文关注的《哀悼与忧郁症》中,弗洛伊德通过比较分析因“丧失”导致的哀悼和忧郁症的异同,对忧郁症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哀悼与忧郁症》是弗洛伊德于1917年发表的文章,也是他所有著作中唯一一篇关于抑郁症理论的作品。弗洛伊德提出,哀悼与忧郁都是对丧失的反应,当然弗洛伊德也指明,临床病例是复杂多样的,造成抑郁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此处的的忧郁更多针对的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哀悼和忧郁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也拥有同样的表现形式,如主体会出现痛苦的沮丧情绪,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兴趣,甚至失去爱的意愿和能力等等一系列负面的症状,但哀悼和忧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当一个人失去了某种具体事物或者爱的人,甚至是抽象的某种情感,会产生痛苦的情绪,无法正视对方离开的事实,会因为这种失去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迹,引起个人心态的反常,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由于力比多的分离出现了问题,当我们对一个人或事物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事实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力比多贯注到某一对象身上,之后经过类似培养力比多的过程,从而对该对象产生信任,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去珍惜。因此在失去这一对象后,主體会无法接受对方已经不在,继而把力比多持续投射在已经不存在但仍在自己精神世界持续的对象身上,导致无法收回培养和倾注的力比多,从而哀伤的情感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即哀悼。然而,这种哀悼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病症,无需外界手段加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个体便可以走出哀伤,解放被束缚的力比多或者把力比多重新投射到其他对象身上,同时这种哀悼并不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因为他明确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一切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而忧郁症除了负面情绪的表现之外则是深入到了自我的层面。事实上,忧郁症患者最典型的表现是会呈现出严重的自我贬低和自我批评,都是来自道德层面的对自我的不满,“失去”这样一种现状会导致他们彻底否定自我的存在价值,甚至一并否定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同时他对“自我不足”也没有任何的羞愧感,甚至享受自我诋毁的过程。这是由于在患者的心中出现了一种分裂,实际上就是自我分裂出一部分去批判其他部分的自我。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独立的自我看似是在道德层面谴责自己,其实真正指向的是失去的那个对象,也就是实际上是批判“丧失”的那个对象,只是被转移到了患者的自我。关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这同样是由于力比多,当失去所爱之人,个体的力比多应该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而忧郁症患者的力比多则被撤回了自我,从而“对象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这也是哀悼和忧郁症最本质的区别。
而关于被撤回到自我的力比多,弗洛伊德称为自恋,意味把自我当成爱的对象,把自己当成力比多的投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力比多最开始就是贯注于自我的,称为“原始自恋”,之后才会转移到外部对象身上。那么忧郁症患者的力比多被撤回到自我,也就是退化到原始自恋又意味着什么呢?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是一种自恋型认同,如果他人身上有自己爱恋的特征,人就会把自恋扩散到他人身上去,这种爱恋并不基于欣赏对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是寻找与自己拥有相同特征的同类,叫做自恋型认同。因此忧郁症患者在所爱对象遭遇了阻碍之后便会退化到从自我中寻找认同的阶段,即虽然对象已经消失,但爱没有消失,只是被转移了,这也是弗洛伊德提出过的“移情作用”。因此,所爱对象的丧失其实是哀悼与忧郁症的共同前提,而力比多退回到自我才是引发忧郁症的关键所在。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并不是纸上谈兵,了解忧郁症的本质有助于我们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得失,不会沦陷在自我审判的恶性循环中,而在忧郁症患者的世界中,看似是遭遇了对他人的失去,实则是对自我的迷惑和丧失,他们无法正视失去,无法松开对固定对象的力比多投注,他们爱的并不是真正的选择对象,而是理想化的一部分自我,因此这种情感维系是格外脆弱的,导致个体会出现自我批判和甚至自虐、自杀的结果。
结语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的深入分析虽然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了解了二者的共同和差异,认识到因“失去他人”而导致的忧郁症的实质其实是一种“自我丧失”,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对自己的内心,对自我拥有更立体更饱满的认知,从而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得到与失去。
参考文献
[1]Sigmund Freud :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7)
[2]Sigmund Freud : Beyond the Pleasure (1920)
[3]陈静,哀伤还是抑郁,医学与哲学 [J],2015年8月第36卷
作者简介:李玉(1992—),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 哀悼;忧郁;自我批判;自恋型认同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25-01
在“都市病”泛滥的当今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曾受某种缺失带来的哀伤情绪的困扰,而更为严重的忧郁症更是日渐侵蚀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轻者对如行尸走肉,重者彻底对生命失去信心走上绝路,忧郁症早已不是一种被异样眼光看待的个例,而是急需我们自身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弗洛伊德作为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精神病医师,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深远甚至可以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比肩。在本文关注的《哀悼与忧郁症》中,弗洛伊德通过比较分析因“丧失”导致的哀悼和忧郁症的异同,对忧郁症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哀悼与忧郁症》是弗洛伊德于1917年发表的文章,也是他所有著作中唯一一篇关于抑郁症理论的作品。弗洛伊德提出,哀悼与忧郁都是对丧失的反应,当然弗洛伊德也指明,临床病例是复杂多样的,造成抑郁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此处的的忧郁更多针对的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哀悼和忧郁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也拥有同样的表现形式,如主体会出现痛苦的沮丧情绪,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兴趣,甚至失去爱的意愿和能力等等一系列负面的症状,但哀悼和忧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当一个人失去了某种具体事物或者爱的人,甚至是抽象的某种情感,会产生痛苦的情绪,无法正视对方离开的事实,会因为这种失去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迹,引起个人心态的反常,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由于力比多的分离出现了问题,当我们对一个人或事物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事实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力比多贯注到某一对象身上,之后经过类似培养力比多的过程,从而对该对象产生信任,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去珍惜。因此在失去这一对象后,主體会无法接受对方已经不在,继而把力比多持续投射在已经不存在但仍在自己精神世界持续的对象身上,导致无法收回培养和倾注的力比多,从而哀伤的情感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即哀悼。然而,这种哀悼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病症,无需外界手段加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个体便可以走出哀伤,解放被束缚的力比多或者把力比多重新投射到其他对象身上,同时这种哀悼并不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因为他明确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一切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而忧郁症除了负面情绪的表现之外则是深入到了自我的层面。事实上,忧郁症患者最典型的表现是会呈现出严重的自我贬低和自我批评,都是来自道德层面的对自我的不满,“失去”这样一种现状会导致他们彻底否定自我的存在价值,甚至一并否定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同时他对“自我不足”也没有任何的羞愧感,甚至享受自我诋毁的过程。这是由于在患者的心中出现了一种分裂,实际上就是自我分裂出一部分去批判其他部分的自我。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独立的自我看似是在道德层面谴责自己,其实真正指向的是失去的那个对象,也就是实际上是批判“丧失”的那个对象,只是被转移到了患者的自我。关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这同样是由于力比多,当失去所爱之人,个体的力比多应该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而忧郁症患者的力比多则被撤回了自我,从而“对象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这也是哀悼和忧郁症最本质的区别。
而关于被撤回到自我的力比多,弗洛伊德称为自恋,意味把自我当成爱的对象,把自己当成力比多的投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力比多最开始就是贯注于自我的,称为“原始自恋”,之后才会转移到外部对象身上。那么忧郁症患者的力比多被撤回到自我,也就是退化到原始自恋又意味着什么呢?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是一种自恋型认同,如果他人身上有自己爱恋的特征,人就会把自恋扩散到他人身上去,这种爱恋并不基于欣赏对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是寻找与自己拥有相同特征的同类,叫做自恋型认同。因此忧郁症患者在所爱对象遭遇了阻碍之后便会退化到从自我中寻找认同的阶段,即虽然对象已经消失,但爱没有消失,只是被转移了,这也是弗洛伊德提出过的“移情作用”。因此,所爱对象的丧失其实是哀悼与忧郁症的共同前提,而力比多退回到自我才是引发忧郁症的关键所在。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并不是纸上谈兵,了解忧郁症的本质有助于我们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得失,不会沦陷在自我审判的恶性循环中,而在忧郁症患者的世界中,看似是遭遇了对他人的失去,实则是对自我的迷惑和丧失,他们无法正视失去,无法松开对固定对象的力比多投注,他们爱的并不是真正的选择对象,而是理想化的一部分自我,因此这种情感维系是格外脆弱的,导致个体会出现自我批判和甚至自虐、自杀的结果。
结语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的深入分析虽然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了解了二者的共同和差异,认识到因“失去他人”而导致的忧郁症的实质其实是一种“自我丧失”,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对自己的内心,对自我拥有更立体更饱满的认知,从而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得到与失去。
参考文献
[1]Sigmund Freud :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7)
[2]Sigmund Freud : Beyond the Pleasure (1920)
[3]陈静,哀伤还是抑郁,医学与哲学 [J],2015年8月第36卷
作者简介:李玉(1992—),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