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荀子的教育方法就是荀子激励弟子创新并超越老师。弟子可以不拘泥于老师所讲的,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荀子就给他重大的奖励。曾在《荀子·劝学》篇中说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李斯、韩非等人都是荀子的学生,他们和荀子相比,在学问上创新之处,这些创新的基础就是源于荀子独特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荀子育人的智慧,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荀子;教育方法;德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19-01
1由士到圣人的目标教育法
荀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学习礼法、诵读经典。为此他在《劝学》篇提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用荀子的观点看,培养一个士到圣人的种种治术就是教育的目的,他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推崇践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的身份并且擅长治理国家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荀子把从普通人到圣人分为四个层次,或者说是四个阶梯。第一个层次是“民德”。荀子把走近圣人的第二个层次叫做“劲士”。走近圣人的第三个层次,是“笃厚君子”。人的品德到了“笃厚君子”,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笃厚君子有过很多,由笃厚君子再上升一步,进入第四个层次,就是圣人。
2守道养心的自我教育法
在《荀子·修生》篇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命题,其中修身是核心。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虽然不相信人天性有所谓的“良知良能”,但认为“礼义之道”是个人后天学习得来的,需要重视身体力行,就如路再近,不走就不能到,事再小,不做就不能成一样,君子的诞生也是在师生的引导下躬行礼的各种要求,是“化性起伪”的过程。
修身的过程,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己”的空间向度很容易确定:一个人拥有相对固定的、有别于他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即构成了“己”的物理空间存在。
荀子所说的“役于物”“以己为物役”,就可以理解为跨时域的整合自我,被一时一地的外物乃至情欲所役使。对于情欲来说,如果只追求当下的满足而不顾及长远的利害祸福,则是以一时一地的满足役使跨时域的整全自我。荀子所说的“欲恶取舍之权”,其实就是通过“前后”“兼权”等考虑,以整体一生和整全自我的向度,来衡量“欲恶”“利害”,并做出取舍。
3由知到行的实践教育法
实践在于积累,在《荀子·劝学》篇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认为积累的关键因素是“积善成德”,也就是要想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要积累一定的善行。荀子说到:将泥土积累起来就能形成高山,可以带来风云的兴起;将河水累积起来就能形成深渊,可以生长蛟龙;良好品德的养成依靠积累一定的善行,这样就能变得聪慧和睿智,慢慢走向圣人的境界。在《荀子·强国》中说:“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积累是比较简单的、细小的善行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到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长时间能够坚持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由此,荀子又提出:“善日”、“善时”、“敬日”、“敬时”,即每一天、每一时辰、都要珍惜,不能浪费每一天、每一小时。荀子倡导的积累重在“积”的过程,突出“专”。
4因材施教的差异教育法
不一样的学生具有的天赋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年龄不一,出身地区不一,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千人一律,不能采取“大锅烩”的方法,而应当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应该依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差异极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间存在的不同特点采用不相同的教育方法,对其实施相应的教育。
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对于血气比较刚强的人,应该采用和谐、温和的方法来感化他,让他温柔平顺;对于深谋远虑的人,应该采用善良、平易的方法来限制他;对于勇猛残暴的人,应该采用和气、道义来引导他;对于性情急躁的人,应该采用安稳、静止的方法让他有所节制;面对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人,要采用宽大、广博的方法来扩大他;面对一个反应比较迟钝的人,要采用励志的方法让他振奋;面对平常作风相对散漫的人,要帮他寻找督促影响他的人;面对不正确对待生活的人,要提醒他必有灾祸降临;面对相对呆板的人,要用礼乐来陶冶他,并采用思索的方法来与他进行良好的沟通。可见,荀子对道德教育的方法,分析的更透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作用更显著。
5不扶自直的环境教育法
环境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创造一个便于育人的环境,并通过潜移暗化的影响去陶染受教育这的行为,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品德修养的方法。荀子认为:环境不光指的是人生活的环境,还指君子周围的人际关系即君子所交往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和交往的老师、朋友等社会环境。在《荀子·儒效》篇中说行为或者习俗是可以用来改变人之本性的,行为或习俗的改变伴随着人的志向改变。换言之,人们的习俗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在平常的交往中和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充分学习到别人在道德方面的优点,来改正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缺点,使自己能够感悟到作为一个人,要有培养自己道德观念的意识,创造一个较好的道德环境。如何创造一个较好的道德环境,荀子提出了不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而且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在营造物质文化环境美好的同时,荀子还提出不要忘记精神文化的作用,也应该创造人类的精神文化环境。他提出建立太学、兴办学校、让人们接受伦理教育和学习礼仪礼节知识,起到教化和影响人的作用。如果受教育者在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就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如果教育者对他们讲述一些有益的理念或者观点,并且把这种理念和观点同他们的具体生活环境相联系、相结合,受教育者的良好品格一定能形成。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2011.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商务印书馆,2015.
关键词: 荀子;教育方法;德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19-01
1由士到圣人的目标教育法
荀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学习礼法、诵读经典。为此他在《劝学》篇提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用荀子的观点看,培养一个士到圣人的种种治术就是教育的目的,他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推崇践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的身份并且擅长治理国家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荀子把从普通人到圣人分为四个层次,或者说是四个阶梯。第一个层次是“民德”。荀子把走近圣人的第二个层次叫做“劲士”。走近圣人的第三个层次,是“笃厚君子”。人的品德到了“笃厚君子”,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笃厚君子有过很多,由笃厚君子再上升一步,进入第四个层次,就是圣人。
2守道养心的自我教育法
在《荀子·修生》篇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命题,其中修身是核心。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虽然不相信人天性有所谓的“良知良能”,但认为“礼义之道”是个人后天学习得来的,需要重视身体力行,就如路再近,不走就不能到,事再小,不做就不能成一样,君子的诞生也是在师生的引导下躬行礼的各种要求,是“化性起伪”的过程。
修身的过程,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己”的空间向度很容易确定:一个人拥有相对固定的、有别于他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即构成了“己”的物理空间存在。
荀子所说的“役于物”“以己为物役”,就可以理解为跨时域的整合自我,被一时一地的外物乃至情欲所役使。对于情欲来说,如果只追求当下的满足而不顾及长远的利害祸福,则是以一时一地的满足役使跨时域的整全自我。荀子所说的“欲恶取舍之权”,其实就是通过“前后”“兼权”等考虑,以整体一生和整全自我的向度,来衡量“欲恶”“利害”,并做出取舍。
3由知到行的实践教育法
实践在于积累,在《荀子·劝学》篇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认为积累的关键因素是“积善成德”,也就是要想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要积累一定的善行。荀子说到:将泥土积累起来就能形成高山,可以带来风云的兴起;将河水累积起来就能形成深渊,可以生长蛟龙;良好品德的养成依靠积累一定的善行,这样就能变得聪慧和睿智,慢慢走向圣人的境界。在《荀子·强国》中说:“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积累是比较简单的、细小的善行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到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长时间能够坚持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由此,荀子又提出:“善日”、“善时”、“敬日”、“敬时”,即每一天、每一时辰、都要珍惜,不能浪费每一天、每一小时。荀子倡导的积累重在“积”的过程,突出“专”。
4因材施教的差异教育法
不一样的学生具有的天赋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年龄不一,出身地区不一,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千人一律,不能采取“大锅烩”的方法,而应当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应该依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差异极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间存在的不同特点采用不相同的教育方法,对其实施相应的教育。
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对于血气比较刚强的人,应该采用和谐、温和的方法来感化他,让他温柔平顺;对于深谋远虑的人,应该采用善良、平易的方法来限制他;对于勇猛残暴的人,应该采用和气、道义来引导他;对于性情急躁的人,应该采用安稳、静止的方法让他有所节制;面对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人,要采用宽大、广博的方法来扩大他;面对一个反应比较迟钝的人,要采用励志的方法让他振奋;面对平常作风相对散漫的人,要帮他寻找督促影响他的人;面对不正确对待生活的人,要提醒他必有灾祸降临;面对相对呆板的人,要用礼乐来陶冶他,并采用思索的方法来与他进行良好的沟通。可见,荀子对道德教育的方法,分析的更透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作用更显著。
5不扶自直的环境教育法
环境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创造一个便于育人的环境,并通过潜移暗化的影响去陶染受教育这的行为,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品德修养的方法。荀子认为:环境不光指的是人生活的环境,还指君子周围的人际关系即君子所交往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和交往的老师、朋友等社会环境。在《荀子·儒效》篇中说行为或者习俗是可以用来改变人之本性的,行为或习俗的改变伴随着人的志向改变。换言之,人们的习俗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在平常的交往中和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充分学习到别人在道德方面的优点,来改正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缺点,使自己能够感悟到作为一个人,要有培养自己道德观念的意识,创造一个较好的道德环境。如何创造一个较好的道德环境,荀子提出了不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而且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在营造物质文化环境美好的同时,荀子还提出不要忘记精神文化的作用,也应该创造人类的精神文化环境。他提出建立太学、兴办学校、让人们接受伦理教育和学习礼仪礼节知识,起到教化和影响人的作用。如果受教育者在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就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如果教育者对他们讲述一些有益的理念或者观点,并且把这种理念和观点同他们的具体生活环境相联系、相结合,受教育者的良好品格一定能形成。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2011.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商务印书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