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46-02
1 揣摩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教材
例一:2009中考49.(4分)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①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判断;
②一位同学用干电池做电源,把L1“2.5 V O.3 A”和L2“3.8 V 0.3 A”两只灯泡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现象及数据得出结论:;
③这位“同学又在原有器材基础上继续探究,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看到小灯泡L1一闪即灭,经检查发现灯丝断了.请你分析原因,说出改进方法.
答案:49.(4分)(1)灯泡亮度(1分);(2)当电流相同时,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1分);(3)L,两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或L。两端电压过大)(1分);在干路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分压(或去掉一节干电池)(1分)。
笔者感悟: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前,教材的编写顺序这是这样的:先交待电功及其计算方式W=UIt,再根据电功概念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得出P=UI.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后,教材的编写顺序这是这样的:先交待电功的概念,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交待电功率的概念,进一步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例二:2010年中考51.(5分)学习浮力知识时,姜萍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并知道其数学表达式为F浮=G排。该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于是她走进实验室,选择了大烧杯(或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这些器材,进行实验。
(1)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她的实验过程;(2)请为她设计出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3)写出利用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的过程。(测量数据用表格中的物理量表示)
笔者感悟:
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前,教材的编写方式这是这样的:通过溢水杯实验,测出溢出的水重G排,测出铁块所受浮力F浮,然后比较F浮与G排的关系,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其表达式为F浮=G排。公式变形之后F浮=mg=ρ液ɡV排.
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后,教材的编写方式这是这样的:先探究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系,和物体的密度没有关系,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没有关系。
在这样的探究共识基础上,利用等效法结合二力平衡进一步理性探究,探究过程如图。
由水袋所受浮力,推广开来,等体积的其他物体所受浮力都是相等的,进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规律。
前者的呈现方式,本质上是对原理的验证,原理的得出过程存在侥幸的成分,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显得突兀,为什么测出溢出的水重G排,为什么测出铁块所受浮力F浮,为什么要比较比较F浮与G排的关系。
在这样的编写方式下,随之而来的训练内容也只能是公式的反复变形,看似变化多端,其本质是题海战术,机械强化。他强调的是知识的累积。
后者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发现式学习,学生经历严谨的探究过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环节设计也非常合理,在此之中学生还能感受的巧妙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感受到逻辑关系的和谐。他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他的课堂充满机智、情趣。
2 深入钻研知识的内涵、外延,才能答好题
哈尔滨市物理中考题只有70分,为什么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呢?就是因为他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思想,他能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他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还以上述两个知识板块为例。为什么能作为中考题出现呢?因为他们有很多知识值得去挖掘,需要老师和学生能叫的准;他们蕴含很多物理思想值得去领悟,进而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他们恰当的使用了物理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感受了巧妙,学会聪明起来。
电功率的得出,新教材与老教材不同,老教材是先得出电功公式,再求出电功率公式,新教材是先给出判断电功率大小的方法,探究出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后总结出电功率公式。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
本题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动手探究,考察学生是否在电学实验时有保护电路元件意识,对于4.5V的电源电压,L1”2.5V 0.3A“和L2”3.8V 0.3A“两只灯泡串联分压都不能烧坏,但要是并联,如果没有调整或保护措施,对L1”2.5V 0.3A“就可能烧坏。
在改进措施中,我们知道可以减少一节干电池,或在干路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分压。但一些学生说“电路接一个滑动变阻器”,接哪里,什么方式节都不清楚,不给分;还有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串哪里呢 ,如果串联在L1“2.5V 0.3A”所在支路,则不能保证两灯泡两端电压相同,不给分。
可见,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有很多可考之处,如果物理教师能够挖掘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就更规范了呢!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2010年哈尔滨市物理中考第51题,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教科版物理教材设计的“阿基米德原理”认知过程,上面已经阐述。作为兼具考察学生初中的学业水平和为上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中考,第51题的出题意图能是什么呢?
我认为,命题者以考察“学生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为载体,第一问实际上考察学生能简明扼要地描述物理实验过程的能力,而描述实验过程既可以用文字语言,也可以用图形语言。本人曾在2009年哈尔滨物理中考题中,命制一道测砖块密度的实验题,其中第二问是“请你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实验过程”。当时的意图让考生知道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描述物理实验过程,对哈尔滨市今后的物理教学起到启示作用。
笔者只是挂一漏万地分析了哈尔滨市2009年、2010年两道中考题,通过对中考题的分析促进我们能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希望能给教师钻研教学时一点启示,希望能给学生刻苦学习时一点引领。实际上教与学的切入点有很多,愿我们的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真正能做到减负增效。
1 揣摩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教材
例一:2009中考49.(4分)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①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判断;
②一位同学用干电池做电源,把L1“2.5 V O.3 A”和L2“3.8 V 0.3 A”两只灯泡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现象及数据得出结论:;
③这位“同学又在原有器材基础上继续探究,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看到小灯泡L1一闪即灭,经检查发现灯丝断了.请你分析原因,说出改进方法.
答案:49.(4分)(1)灯泡亮度(1分);(2)当电流相同时,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1分);(3)L,两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或L。两端电压过大)(1分);在干路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分压(或去掉一节干电池)(1分)。
笔者感悟: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前,教材的编写顺序这是这样的:先交待电功及其计算方式W=UIt,再根据电功概念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得出P=UI.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后,教材的编写顺序这是这样的:先交待电功的概念,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交待电功率的概念,进一步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例二:2010年中考51.(5分)学习浮力知识时,姜萍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并知道其数学表达式为F浮=G排。该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于是她走进实验室,选择了大烧杯(或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这些器材,进行实验。
(1)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她的实验过程;(2)请为她设计出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3)写出利用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的过程。(测量数据用表格中的物理量表示)
笔者感悟:
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前,教材的编写方式这是这样的:通过溢水杯实验,测出溢出的水重G排,测出铁块所受浮力F浮,然后比较F浮与G排的关系,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其表达式为F浮=G排。公式变形之后F浮=mg=ρ液ɡV排.
在使用教科版物理教材之后,教材的编写方式这是这样的:先探究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系,和物体的密度没有关系,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没有关系。
在这样的探究共识基础上,利用等效法结合二力平衡进一步理性探究,探究过程如图。
由水袋所受浮力,推广开来,等体积的其他物体所受浮力都是相等的,进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规律。
前者的呈现方式,本质上是对原理的验证,原理的得出过程存在侥幸的成分,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显得突兀,为什么测出溢出的水重G排,为什么测出铁块所受浮力F浮,为什么要比较比较F浮与G排的关系。
在这样的编写方式下,随之而来的训练内容也只能是公式的反复变形,看似变化多端,其本质是题海战术,机械强化。他强调的是知识的累积。
后者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发现式学习,学生经历严谨的探究过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环节设计也非常合理,在此之中学生还能感受的巧妙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感受到逻辑关系的和谐。他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他的课堂充满机智、情趣。
2 深入钻研知识的内涵、外延,才能答好题
哈尔滨市物理中考题只有70分,为什么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呢?就是因为他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思想,他能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他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还以上述两个知识板块为例。为什么能作为中考题出现呢?因为他们有很多知识值得去挖掘,需要老师和学生能叫的准;他们蕴含很多物理思想值得去领悟,进而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他们恰当的使用了物理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感受了巧妙,学会聪明起来。
电功率的得出,新教材与老教材不同,老教材是先得出电功公式,再求出电功率公式,新教材是先给出判断电功率大小的方法,探究出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后总结出电功率公式。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
本题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动手探究,考察学生是否在电学实验时有保护电路元件意识,对于4.5V的电源电压,L1”2.5V 0.3A“和L2”3.8V 0.3A“两只灯泡串联分压都不能烧坏,但要是并联,如果没有调整或保护措施,对L1”2.5V 0.3A“就可能烧坏。
在改进措施中,我们知道可以减少一节干电池,或在干路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分压。但一些学生说“电路接一个滑动变阻器”,接哪里,什么方式节都不清楚,不给分;还有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串哪里呢 ,如果串联在L1“2.5V 0.3A”所在支路,则不能保证两灯泡两端电压相同,不给分。
可见,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有很多可考之处,如果物理教师能够挖掘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就更规范了呢!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2010年哈尔滨市物理中考第51题,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教科版物理教材设计的“阿基米德原理”认知过程,上面已经阐述。作为兼具考察学生初中的学业水平和为上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中考,第51题的出题意图能是什么呢?
我认为,命题者以考察“学生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为载体,第一问实际上考察学生能简明扼要地描述物理实验过程的能力,而描述实验过程既可以用文字语言,也可以用图形语言。本人曾在2009年哈尔滨物理中考题中,命制一道测砖块密度的实验题,其中第二问是“请你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实验过程”。当时的意图让考生知道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描述物理实验过程,对哈尔滨市今后的物理教学起到启示作用。
笔者只是挂一漏万地分析了哈尔滨市2009年、2010年两道中考题,通过对中考题的分析促进我们能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希望能给教师钻研教学时一点启示,希望能给学生刻苦学习时一点引领。实际上教与学的切入点有很多,愿我们的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真正能做到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