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思维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深度思维的策略运用,会使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关键词】深度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深度在思考力体系中是基础性的,它不但决定着思想高度的提升,也决定着思维广度的延伸,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思维速度。深度思维就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教师是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适时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多阅读。
一、启迪学生思想火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学习,还不如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动力地去主动学习,就会去探索自然和世界的奥秘。
(一)文本中榜样的力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文本中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屈原洞中苦读,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枕着“警枕”睡觉的司马光,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靠着坚强的毅力,成为卓越的社会改革家……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构建学生的思维深度,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多媒体情境再现
情境再现,是教师迅速调动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以文本提供的文字为根据,引导学生展开再造想象,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引发深度思维。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极大地丰富了情境再现的内容和速度。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面对茫茫的宇宙,学生可能觉得神奇,但对文本的理解还是相当有困难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熟悉的影像,出示图表帮助学生归纳地球的优点、火星的缺点,综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学生课堂上碰撞的火花,完成对文本的学习,进行大语文观拓展。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培养学生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果不顾及学生原有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用统一标准去评估其阅读理解的感受力,将会窒息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全面生活化的了解,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因材施教。生活体验是引导学生学阅读的良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麻雀》一文,赞美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的伟大,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的母亲和爱那些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人。文中这样一段内涵丰富:“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她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叫声中包含着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发散性思维,百花齐放,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思维需要时间去铸就,空间去施展。不占用学生课堂上的所有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当中,也能够更加激发自身的思维活力,才有更多的精力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思考,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自主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场所,使语文学习不再呆板、枯燥,使语文学习生活化,让学生轻松学语文。
二、阅读得法,思绪飞翔
阅读不能只看结果,而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阅读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习文本从预习时就开始阅读,到课堂上的精读,以及课后的拓展思维阅读,都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有一定的方法。
(一)古诗词吟诵唱
古诗词的学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姿势进行吟诵,即使摇头晃脑,也不失一种情趣。朗读和吟诵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古诗词。而古诗词当中的唱,则对古诗词的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手段。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以后,播放这首词的歌曲欣赏,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生活的温馨美好。播放作者的另外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清平乐》和《破阵子》对比,使学生能更深地感受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自主对作者其他作品的了解,对作者研究,对中国古诗词的研究。又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朗读和吟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基础上,播放不同的人同唱《如梦令》,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李清照前半生的活泼欢快、后半生的凄苦,进一步体会词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同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进行深度思维。 (二)长文章要读短
树木要结出硕大的果实,就要长期地精心管理,不断地剪枝。语文教学是一场育心的音乐会,不会立竿见影,却要潜移默化。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把长文章读短,就需要精思和略读相结合。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课文比较长,段落也很多,但是课文的脉络却十分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阅读基础上学会巧读,找全文的中心句,找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列小标题,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这篇文章的脉络,阅读就简单多了。
(三)先模仿,后创造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教师要努力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这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也是教材的补充,使学生在补充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升阅读效果。如学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就可以以“课间活动真热闹啊”为题,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学习阅读教学中的人物故事,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作者立传;学习游记类的文 章,可以选用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写我们眼中的景点等等。
(四)阅读的方式要多样
学生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首先要在教室里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督促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对学生进行多鼓励,多表扬,对阅读做得特别好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每一节早读课都安排明确的阅读任务,课前三分钟的阅读特色展示,小组合作阅读,师生同读一本书,分角色阅读,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围绕日常语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对于可以改成剧本演出的文章,放手让学生大胆改编,创造性地排练,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将阅读带入家庭,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
三、结语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一個重要标志。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语文深度思维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兴茂.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深度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深度在思考力体系中是基础性的,它不但决定着思想高度的提升,也决定着思维广度的延伸,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思维速度。深度思维就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教师是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适时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多阅读。
一、启迪学生思想火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学习,还不如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动力地去主动学习,就会去探索自然和世界的奥秘。
(一)文本中榜样的力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文本中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屈原洞中苦读,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枕着“警枕”睡觉的司马光,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靠着坚强的毅力,成为卓越的社会改革家……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构建学生的思维深度,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多媒体情境再现
情境再现,是教师迅速调动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以文本提供的文字为根据,引导学生展开再造想象,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引发深度思维。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极大地丰富了情境再现的内容和速度。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面对茫茫的宇宙,学生可能觉得神奇,但对文本的理解还是相当有困难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熟悉的影像,出示图表帮助学生归纳地球的优点、火星的缺点,综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学生课堂上碰撞的火花,完成对文本的学习,进行大语文观拓展。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培养学生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果不顾及学生原有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用统一标准去评估其阅读理解的感受力,将会窒息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全面生活化的了解,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因材施教。生活体验是引导学生学阅读的良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麻雀》一文,赞美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的伟大,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的母亲和爱那些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人。文中这样一段内涵丰富:“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她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叫声中包含着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发散性思维,百花齐放,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思维需要时间去铸就,空间去施展。不占用学生课堂上的所有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当中,也能够更加激发自身的思维活力,才有更多的精力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思考,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自主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场所,使语文学习不再呆板、枯燥,使语文学习生活化,让学生轻松学语文。
二、阅读得法,思绪飞翔
阅读不能只看结果,而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阅读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习文本从预习时就开始阅读,到课堂上的精读,以及课后的拓展思维阅读,都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有一定的方法。
(一)古诗词吟诵唱
古诗词的学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姿势进行吟诵,即使摇头晃脑,也不失一种情趣。朗读和吟诵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古诗词。而古诗词当中的唱,则对古诗词的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手段。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以后,播放这首词的歌曲欣赏,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生活的温馨美好。播放作者的另外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清平乐》和《破阵子》对比,使学生能更深地感受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自主对作者其他作品的了解,对作者研究,对中国古诗词的研究。又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朗读和吟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基础上,播放不同的人同唱《如梦令》,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李清照前半生的活泼欢快、后半生的凄苦,进一步体会词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同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进行深度思维。 (二)长文章要读短
树木要结出硕大的果实,就要长期地精心管理,不断地剪枝。语文教学是一场育心的音乐会,不会立竿见影,却要潜移默化。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把长文章读短,就需要精思和略读相结合。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课文比较长,段落也很多,但是课文的脉络却十分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阅读基础上学会巧读,找全文的中心句,找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列小标题,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这篇文章的脉络,阅读就简单多了。
(三)先模仿,后创造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教师要努力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这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也是教材的补充,使学生在补充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升阅读效果。如学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就可以以“课间活动真热闹啊”为题,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学习阅读教学中的人物故事,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作者立传;学习游记类的文 章,可以选用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写我们眼中的景点等等。
(四)阅读的方式要多样
学生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首先要在教室里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督促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对学生进行多鼓励,多表扬,对阅读做得特别好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每一节早读课都安排明确的阅读任务,课前三分钟的阅读特色展示,小组合作阅读,师生同读一本书,分角色阅读,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围绕日常语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对于可以改成剧本演出的文章,放手让学生大胆改编,创造性地排练,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将阅读带入家庭,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
三、结语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一個重要标志。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语文深度思维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兴茂.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