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棠:独往独来的职业新闻人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_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第一个10年,始有留美新闻学人归国,从20年代到30年代,是这些人归国的高峰。在抗战时期,很多“密苏里学人” (尤指那些密苏里大学出身的新闻学子)都已在新闻职场崭露头角,当时“在重庆的所有报社,几乎都由密苏里毕业生担任发行人或编辑”,不可谓不壮观。
  吴嘉棠(1934~1936年留美)是留美归国的职业新闻人,早年生活比较浪漫。他在密苏里大学读书时与一位堪萨斯姑娘相遇,堕入情网,因为当地禁止与有色人种通婚,二人遂去美国北部注册登记。1936年夏天,吴嘉棠学成归国,将妻子带回故乡上海,邂逅《大陆报》掌门董显光,其时吴嘉棠刚从美国回来,意气风发,两人又是密苏里同门,董显光大喜。遂聘吴嘉棠到《大陆报》工作,后又提升时年24岁的吴嘉棠为该报总编辑。
  在上海孤岛时期,吴嘉棠曾经在圣约翰大学新闻系任教,所讲授的英美新闻事业使学生大开眼界。后由于外籍教授相继回国,吴嘉棠成为资深教授和系主任,从此声名大振。他还被英文《大美晚报》发行人史带聘为该报总编辑。时任《申报》社长和总主笔的潘公展也很欣赏吴嘉棠,聘他担任《申报》的采访主任,其时,吴嘉棠30岁出头,竟一身三任——新闻系主任、英文报总编辑、《申报》采访主任,成了上海报坛的风云人物。抗战期间,吴嘉棠因反对汪精卫政权而被列入黑名单,遭到通缉,一家人逃难寄居于上海当时的摩天大楼国际饭店。
  吴嘉棠的公子、著名记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吴惠连回忆道,他出生那天,上海在日军攻击下到处起火,做编辑的父亲把临盆的妻子送到医院门前,转身赶去主持采访突发的大新闻。曾是记者的母亲,只好自己步进产房。战争结束了,父母的婚姻也划上了句号。母亲好不容易挤上了去美国的客轮,家人都来码头送行——祖父母、叔叔阿姨、仆人和朋友们,独不见父亲的身影。
  吴惠连回忆说:“当我问父亲在哪里时,有人说他在办公室。他们说他很忙,搞报纸就这样子……对父亲来说,新闻对他太重要了,对妻子、儿子的责任都没关系。”
  吴嘉棠和发妻离异后,不久就与女记者谢宝珠传出了绯闻。谢宝珠乃豪门闺秀,才貌双全,风头压过当时的女记者陈香梅、池廷熹。她与吴嘉棠的恋情,为多家小报追踪。据说二人斥资在上海白赛仲路上买了一幢花园洋房,极尽奢华,被誉为“小皇宫”。
  1949年春,解放军大军压境,直逼沪上,但崇尚自由主义的吴嘉棠匆忙离开上海却未去台湾,而是流亡日本,在东京创办了“泛亚”通讯社,每天向亚洲各地的中外媒体提供新闻特写和新闻图片,最初势头很猛,不久在各国通讯社竞争中风雨飘摇,终于倒闭。1956年,吴嘉棠携妻带女跑到香港创业,任英文《虎报》的总编辑,后感觉香港市场太小,心情郁闷,遂投笔从商,去南美淘金,结果一败涂地,倾家荡产。彼时谢宝珠又雪上加霜,提出离婚,落下吴嘉棠满怀寂寞之心,孑然一身,再回香港,不幸染上癌症,晚年凄风苦雨,于1982年8月郁郁辞世,享年70岁。
  吴嘉棠本质上是个自由新闻人,一生未介入政党纷争,他也并不讨国民党欢迎,所以他在1949年未加入赴台的潮流。但是在政治的社会中,新闻人焉能摆脱政治、独往独来?吴嘉棠的一生是个令人深思的悲剧。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 作者:张威)
其他文献
(引言)康有为全家照。1921年摄于上海。中排右起:五夫人廖定征,四夫人市冈鹤子、元配张云珠、康有为、二夫人梁随觉、六夫人张光。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孤身一人仓皇地登上英国舰船,开始了逃亡生涯。在流亡前,康有为的妻子和儿女都滞留在国内和港澳。康有为极力提倡一夫一妻制,但自己却在流亡生活时先后纳了好几任小妾。何旃理就是康有为的第三位姨太。  康有为逃亡后,曾在日本风景如画的须磨“奋豫园
期刊
著名植物学家胡秀英生前曾对人提起,港督夫人有一年邀请她到家里做客。但门卫打量衣装,认为她是打工农妇,不让进入。最后,港督夫人亲自到门口迎接。  她的学生、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荣誉退休教授毕培曦也记得,1969年1月,他在这所大学读大一,在生物课堂上,“冷不防走进一个女的”,“穿着略嫌过宽的陈年衬衫和毛背心,……腰间还挂了条带灰点的‘祝君早安’毛巾”,学生们猜她是清洁工,只见她二话不说,走到黑板前书“
期刊
(引言)本文作者陈希米为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夫人。  在上一世你就是男的,我也是女的,两个人都是典型的男人和女人,生下来就是,前世就是,而且还是绝对的异性恋。这个肯定没错。你说对吗?  其实,你知道是我瞎编,我真想听你也瞎编,我们怎么会忘记做这件事了呢?  确实,我们俩,我相信我们俩原本不是一体,谁也不是谁的另一半。我们俩的相貌完全没有人们说的夫妻相,真正是南辕北辙,于是只能这样说,越不像,就越能做夫
期刊
(引言)富人的慷慨,让人看到慈善的力量,而一个平凡老百姓的慷慨,则让人看到人性的美德。  她是个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摊贩,50元台币卖3把小白菜是她的专长。她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丑”,不足1.5米的身高,幼年时因被烫伤,右手手指神经受损,五指蜷曲,双足又因为长期站立,压迫脚掌成五角形,同时蜂窝性组织炎长期困扰着她,严重时走路是一跛一跛的。  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妇人,却与姚明、成
期刊
(引言)希拉里的聪慧、美丽、热情,使她像在韦尔斯利学院一样赢得了众多的关注与支持。其中的关注者之一,就是她后来的丈夫、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  1969年秋,刚从韦尔斯利学院毕业的希拉里投考名闻世界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成为被录取的235名学生中仅有的27名女生之一。在这之前,她还接到了另所世界著名的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不过,她不喜欢哈佛大学对女性的轻视,最终选择了耶鲁大学。
期刊
人的资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资产就是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财产”,无形的资产就是你的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等等。有形的资产需要累积才会增加,无形的资产也需要累积。  无形的资产就是对你有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包括:  专业经验 专业知识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但经验却需要累积……你经验越丰富,在专业领域就越有地位。  个人信用 你做事有信用,做人有信用别人自然会相
期刊
美国著名谈判大师荷伯·科恩曾代表一家大公司去购买一座煤矿。公司给荷伯一个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是2400万美元,但矿主长期经营煤矿,对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煤矿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为人十分固执,开口要价便是2600万美元。荷伯还价1500万美元。  矿主坚持2600万美元不变,谈判陷入了僵局。在以后几个月的时间里,荷伯的出价逐渐提高:1800万、2000万、2100万、2150万,但卖主毫不心动。  荷伯
期刊
(引言)在商业的大败局中,盲目扩张往往显得壮烈而悲情。李纯途与其掌舵的“太子奶”,就是在扩张的道路上倒下的“悲剧明星”。  李纯途有着天生的“霸气”,成就了“太子奶”的一时辉煌。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3月,当年年底就一举夺得“香港国际名优新产品及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之后,“太子奶”又连续10年获得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李纯途天生的“赌性”,葬送了“太子奶”的美好前程。  1997年10月,力
期刊
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孙中山起,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在孙中山身边,陪着他出生入死。1907年镇南关之役中,陈粹芬也跟着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一道上了前线,随军作战、送饭,终日忙碌,从不言苦。孙中山到日本和南洋各地为革命奔走时,陈粹芬也一直跟随服侍,给往来的革命同志洗衣做饭,传递信函,甚至参与了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之类的地下工作。大家都十分钦佩这位革命女性,亲切地称她为“陈四姑”。当年胡
期刊
(引言)中国民营企业家每天都面临着“八大关系”,每一层关系都让企业家不堪负重。  政府关系维护 根据广东民营经济报告显示:“44%的民营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跟职能部门跑关系忙公关而耗费精力;高达60%的企业家曾因为有关职能部门效率低、办事拖拉、程序繁杂而丧失发展新项目机遇……”潜规则里,政府反而变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大的客户,企业家如果不能维护好与政府的关系,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如果与政府关系不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