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可以通过优化培育环境,发挥大学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心理教育的催化剂作用,来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心理学;分析
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都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涵上的一致性。所谓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回答的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它由“荣”和“辱”两部分組成。“荣”就是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及人对于这种赞誉的追求;“辱”就是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以及人的灵魂深处形成的羞耻心。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有价值感和荣誉感;当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没有价值感和荣誉感。此外,荣辱观从心理学角度可分析为荣辱认知、荣辱情感、荣辱意志及荣辱行为四个要素,也就是通常讲的知、情、意、行。所以,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在提出背景、教育对象、文字表述上存在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
高校是我国人才成长的基本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故而,高校是否大力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系到当代青年价值观和荣辱观是否得到有效培育的关键环节。在高校中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抓住二者的共性因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达到既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又帮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双重目的。
一、优化培育环境 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互相影响的。对于高中毕业直接跨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其身体、认知、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都处在成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环境,大学生身上才能自发地凝聚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环境的优化,首先是文化环境的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强大的环境优势,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读书演讲、读报评报、新闻评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灯箱、刊出专题墙报、开设专题广播,借助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的熏陶,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树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准备齐全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图书,办好阅览室,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网,方便大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优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还包括朋辈群体环境的优化。这是因为,大学的集体生活使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人、同辈群体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又同时受到高校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环境将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催生恶性循环。大学培育环境这些年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大学培育环境必须优化。
二、发挥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好它。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体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研部门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将大学 www.zhlzw.com 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纳入院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荣辱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利用课堂教学搞好基本政治理论教育,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做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入”工作,即: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和进入头脑。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及课程中增加有关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吃透其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它既是我国优良民族传统的精华,也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结晶;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化。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有效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夯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挥心理学教育的催化剂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其培育都属于大学生认知发展和道德水平发展的内容。故而,针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可以在心理教育中渗透进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如在讲授《教育心理学》时结合柯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确定出的个体从儿童到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其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所以,青少年的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再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标准来判断。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过程,进而帮其认识到个体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是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吻合的。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八荣八耻”以及“忠诚、使命、纪律和求知”,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标准。
大学生理解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教育心理学里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从而有意识地按照这种过程去培养合乎当代大学生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就得到了自发的催化。
构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尽管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交叉学科和多元文化的课题,但是,由于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内涵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结合其与荣辱观教育的共性因素,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浇灌,在大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
[2]李如波,王爽,谢鑫.运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把握四个环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2):21-22.
[3]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心理学;分析
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都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涵上的一致性。所谓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回答的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它由“荣”和“辱”两部分組成。“荣”就是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及人对于这种赞誉的追求;“辱”就是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以及人的灵魂深处形成的羞耻心。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有价值感和荣誉感;当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没有价值感和荣誉感。此外,荣辱观从心理学角度可分析为荣辱认知、荣辱情感、荣辱意志及荣辱行为四个要素,也就是通常讲的知、情、意、行。所以,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在提出背景、教育对象、文字表述上存在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
高校是我国人才成长的基本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故而,高校是否大力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系到当代青年价值观和荣辱观是否得到有效培育的关键环节。在高校中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抓住二者的共性因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达到既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又帮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双重目的。
一、优化培育环境 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互相影响的。对于高中毕业直接跨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其身体、认知、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都处在成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环境,大学生身上才能自发地凝聚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环境的优化,首先是文化环境的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强大的环境优势,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读书演讲、读报评报、新闻评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灯箱、刊出专题墙报、开设专题广播,借助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的熏陶,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树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准备齐全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图书,办好阅览室,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网,方便大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优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还包括朋辈群体环境的优化。这是因为,大学的集体生活使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人、同辈群体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又同时受到高校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环境将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催生恶性循环。大学培育环境这些年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大学培育环境必须优化。
二、发挥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好它。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体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研部门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将大学 www.zhlzw.com 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纳入院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荣辱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利用课堂教学搞好基本政治理论教育,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做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入”工作,即: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和进入头脑。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及课程中增加有关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吃透其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它既是我国优良民族传统的精华,也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结晶;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化。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有效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夯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挥心理学教育的催化剂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其培育都属于大学生认知发展和道德水平发展的内容。故而,针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可以在心理教育中渗透进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如在讲授《教育心理学》时结合柯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确定出的个体从儿童到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其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所以,青少年的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再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标准来判断。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过程,进而帮其认识到个体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是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吻合的。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八荣八耻”以及“忠诚、使命、纪律和求知”,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标准。
大学生理解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教育心理学里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从而有意识地按照这种过程去培养合乎当代大学生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就得到了自发的催化。
构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尽管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交叉学科和多元文化的课题,但是,由于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内涵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结合其与荣辱观教育的共性因素,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浇灌,在大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
[2]李如波,王爽,谢鑫.运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把握四个环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2):21-22.
[3]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